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氢能科技 沙蓬绿色种养产业模式 联源科技 超联科技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应用3D技术助力中国能源发展

   2012-10-17 中国能源网
43
核心提示:达索系统(Dassault Systmes)在第七届中国欧盟投资贸易合作洽谈会期间宣布与全球水电工程设计技术的领先者中国水电顾问集团成都

达索系统(Dassault Systèmes)在第七届中国欧盟投资贸易合作洽谈会期间宣布与全球水电工程设计技术的领先者——中国水电顾问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简称中国水电顾问成都院,HydroChinaChengdu)联合创建中国工程数字化创新中心。据称,该创新中心将基于达索系统3D体验平台,立足工程建设与环境、人类社会的协调发展,前瞻性考虑工程全生命周期管理,致力于水电行业最佳数字化解决方案研究,深度推进行业技术创新。

图为欧洽会期间,达索系统与成勘院、成都西蒙联合成立研发中心签约现场

对于达索系统,我们大多数人的印象是它主要面向航空工业、汽车和机械电子等行业,而这次却涉足到了水电领域。对此,中国能源网等多家媒体采访了来华的达索系统能源行业全球副总裁史蒂芬·戴克利(Stéphane Declée)先生。

在他的介绍下我们了解到,达索系统从1986年开始做三维设计软件起家,进入三维领域,开发了3D数字样机技术。在1999年将产品面向工程领域并且全线延伸,关注到全生命周期管理,并于2009年提出了三维全生命周期体验的理念,从此覆盖到了更多的端到端的业务范围。

达索系统公司在2011年做了一个非常重要的战略决策,按照行业划分出了11个行业,基于每一个行业提供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从而更好地帮助客户进行业务支撑并辅助客户在战略上的决策。史蒂芬先生介绍,对于这11个行业,达索系统在全球都建立了相应的团队,转变之前是面向产品的销售模式,而转变之后更多的是面向最终用户的解决方案,能更好地帮助用户提升业务模式的转变。而这些解决方案,能帮助用户对其业务进行转型提供有效的帮助。

达索系统能源行业的主要客户来自于石油天然气行业、新能源行业、电力行业、化工制造行业、流程制造业、公用事业、以及电网和一些市政工程处理等。在每个行业里面,又主要分为业主、EPC公司和设备厂商三大类型。截至目前,达索系统在能源行业的大部分的营业收入都来自于石油天然气和电力这样一些主要的行业,目前已经着重在对其它的行业进行推广应用。比如在新能源领域,就有三个战略性的分支,第一类就是在核能,第二类是水电,第三类是风能。这三个领域对中国能源来说也是比较关注的领域。史蒂芬表示,达索系统目前很多客户都是行业的领头羊,不管是业主、EPC还是装备公司。

史蒂芬在谈到对全球能源市场趋势的理解时表示,像中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国家,一方面表现出能源需求非常强烈的增长,另一方面也不得不正视现在的情况,需要重新来审视一些能源战略,在未来的五到十年里,哪些是主要的发展方向。史蒂芬认为,每一个国家在新能源的领域都设置了一些高于正常增长的目标,实际上这样不光在发展中国家,在美洲和欧洲都是相同的情况,同时新能源领域的增长也是非常迅速的。在全球来看,能够发现在新能源的一些项目里面,全球的数量都是非常惊人的。这就对项目的执行效率和成本的控制带来很大的挑战,而达索系统恰恰能够解决这些方面的问题。

达索系统关注的领域很多,比如三维体验领域、创新性的协同平台、安全管理领域等。达索系统始终在努力,以更好地应用其三维技术来提升从设计、施工到建造,一直到运行、维护的质量等等。通过创新性的协同平台来帮助客户打通业务链条,实现全生命周期的管理。
核能是达索系统在新能源领域的三个重要的战略行业分支之一,未来的十到二十年的时间里面,有很多新建核电厂的项目已经在规划或者建设当中,有一些新的大量投资,也会用于现存的一些核电厂。达索系统在核能领域的用户非常多,史蒂芬说,达索系统已经从全球核能项目中提炼有益的行业经验,来更好地丰富和完善达索系统行业解决方案,从而更好的支撑整个行业的发展。[page]

达索系统已经具有丰富的大型核能行业项目经验。比如为俄罗斯一家核能客户的IT建设项目,这个项目建设周期长,达索系统投入了上百位工作人员,已帮助客户建立整个3D体系技术架构,包括对应用系统进行梳理和整合,将达索系统三维技术全面应用于从工程的设计、建造到采购,为整个EPC工程领域全生命周期管理提供支撑。

在达索系统参与的国际核能合作项目ITER中,达索系统的三维数据模型将时间和资源进行有效集成,如针对不同时间段,项目所运用的不同设备和人力,进行4D乃至多维信息的整体管理。据史蒂芬介绍,该项目整体三维CAD设计过程中,涉及了一千多万的业务用量,这充分说明了达索系统的可扩展性和支撑大型行业应用的能力。ITER项目中运用了达索系统多维数据管理,使三维模型与施工周期进行有效结合。在工厂没有实际建立之前,可通过达索系统三维模型进行施工过程模拟,人员通过自身视角进行施工测试,以此判断施工人员是否有足够的空间进行物理操作,如果没有,如何从设计方面进行调整。

水电是达索系统的重点领域之一,在与成勘院的合作中,史蒂芬表示,成勘院是达索系统在全球水电领域的一个重要客户,成勘院采用了达索系统的众多产品,包括大坝设计和施工管理,运用达索系统的产品和技术,对水电厂部件、厂房、管路、装备等进行设计和管理,同时为后续施工管理提供有效的帮助并进行有效沟通。三维模型也可用于企业后续对水电站运营环节的维护和施工,达索系统三维模型所带来的价值必定远远大于查找困难、人工绘制的上百万张图纸。实际上,在中国水电领域,达索系统还与电建集团、水利部下属的流域管理委员会都有深入合作。

达索系统风电领域也有大量客户。随着风机叶片宽度、长度不断增加,如何通过新技术尤其是复合材料的应用来满足产品要求,达索系统借鉴在航空航天行业的先进的三维技术能够为客户提供有效的解决方案。据介绍,全球像通用电器GE这样的大公司,均采用了达索系统的整体解决方案。达索系统在中国风能领域仍处于起步阶段,不过已经与风能领域国内潜在客户进行了密切的接触。

目前,中国核电将要重启,中国已经拥有自主研发的仿真系统,并且已经投入使用。中国未来规划的主要堆型是AP1000,并要求实现自主化,其中或许也包括模拟机的自主化。史蒂芬对此表示,达索系统拥有相当长的产品线,其中包括仿真产品,但并不局限于仿真,如果中国要求强制使用国产软件,达索系统有能力将技术和产品集成到统一平台上,从而更好地为用户提供三维体验,其他国家已有类似的应用。史蒂芬希望中国在能源领域取得更大的进步,非常希望帮助中国客户迅速汲取其他国家行业发展的有益经验,这是达索系统独有的行业价值。

实际上,达索系统涉足的领域确实很多,在石油天然气这个大行业,客户目前主要集中在北美、北欧、印度,针对该领域达索系统十大品牌产品中针对仿真的SIMULIA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全球前十名的石油天然气行业企业都运用了达索系统产品,包括美孚,BP,雪佛龙,壳牌,及意大利国家石油等。中国客户如中石油、中石化也在应用达索系统仿真产品SIMULIA,更多运用于企业安全运营管理,如设备的压力容器防爆仿真,尤其针对石油上游企业海上的钻井平台。北美大型国际石油公司运用达索系统仿真产品在钻井平台上面进行仿真的运用和培训,当实际场景的培训无法实现时,通过达索系统三维模型可以非常便捷地对新员工进行技能培训,通过三维手段,对项目各环节的问题进行及时有效的处理,如现场事故应急处理,相关应用也已经在法国石油公司道达尔得以实现。

在新能源领域,虽然风电是重头戏,目前光伏发电占能源比重相对较小,但其实达索系统在全球范围内已经有光伏发电方面的业务合作,比如正在帮助瑞士客户进行光伏发电厂应用。

电网在发电各个环节都需要周密的规划,达索系统产品与电网结合度同样比较高,史蒂芬表示,虽然目前在中国还没有智能电网方面的案例应用,但是很希望将来在中国国内能够有智能电网方面的案例,目前达索系统在法国、印度、新加坡有相关项目案例。

智能电网是在将电力进行智能调节,而三维体验城市或许更体现智能。这是通过三维技术帮助城市做出有效的前期规划,重点关注城市规划对环境的影响,同时也可对城市进行全方位三维用户体验,三维体验城市不仅是三维数字模型,也是通过三维技术对城市进行智能化管理,在混合数据中与其他三维模型进行有机的关联,比如管理交通,电力传输,智能仿真应用,判断哪些是电力消耗大户,哪些会有潜在的电力缺口等等。

史蒂芬说,针对中国市场,达索系统在四年前主要应用在核能和水电领域,当时达索系统通过与业内合作伙伴共同提供解决方案,通过分销的方式为客户提供解决方案,今年达索系统做了面向本土市场的调整——引入直销模式,针对关键客户如石油行业客户、核能领域客户。达索系统今后将采用直销模式,同时保留分销模式,通过两种业务渠道共同应对业务增长。史蒂芬透露,今年,达索系统已投入独立面向能源行业的团队,独立推动具体行业的事务。过去四年,达索系统在中国核能和水电领域,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未来两到三年,达索系统会在中国继续加大投入和投资,运用其领先的3D技术及三维全生命周期解决方案等优势,助力中国能源行业向前发展。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宣传国家科技政策,展示国家科技形象,参与国际科技舆论竞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网文章及图片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