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氢能科技 沙蓬绿色种养产业模式 联源科技 超联科技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新能源产业助阜新经济转型

   2012-08-01 enorth
47
核心提示:阜新是国务院确定的唯一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试点市。十二五期间,阜新市坚持优先建设以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生物质能、煤层气、

阜新是国务院确定的唯一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试点市。“十二五”期间,阜新市坚持优先建设以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生物质能、煤层气、地热开发及配套产业为代表的现代新型能源基地,以助推城市经济转型步伐。

截至目前,阜新市风电并网已达到162.5万千瓦,总装机容量180万千瓦,占全省风电总装机容量40%,风电装机容量及发电量居全省各市首位。仅去年风电发电24.22亿度,实现销售收入12亿元,税金8686万元。

与此同时,该市太阳能发电产业异军突起,生物质、煤层气、地热能源开发多点开花。未来几年内,阜新市还将建设1000MW太阳能电站、3个生物质电站、2个煤层气电站、1个光热地热示范电站,同时拉长相关配套的新能源制造业产业链条,实现以亿元为单位的月收入,共同构造阜新新能源基地的基本框架。阜新这座城市将实现“风光互补双两千,生物质、地热、煤层气共发展,经济运行双过亿,新型能源基地在眼前”。

阜新市委、市政府主要负责人深入基层调研。

向千万千瓦目标强势挺进

阜新位于辽宁北部,属温带季风气候区,常年多风。当地流传着“一年刮两次风,一次刮六个月”的谚语。根据我国风能资源分布特征,风能资源丰富区主要集中在两大区域,一个是由西北、华北、东北地区组成的“三北风带”,另一个是由沿海各省海岸线区域组成的“东部沿海风带”。阜新市位于“三北风带”内,属风能资源丰富区,是风能资源网络中的“黄金点”,发展风力资源拥有得天独厚优势。

在我省风能资源丰富带和重点开发区分布图上,阜新地区东部位于康平法库彰武丘陵重点开发区,西部地区属阜新丘陵重点开发区。以阜新高山子风电场、马鬃山风电场为例。在测风塔70米高度年平均风速为7.3米/秒,年发电利用时间为2100小时,风能资源较丰富、稳定,达到国标3级标准,并有多数指标达到国标4级标准,具有良好的开发条件和广阔的开发利用前景。

从2001年起,阜新市开始着手风力发电前期工作。截至目前,阜新已设立测风塔123处,测风点分布密度在全省乃至全国最大,为阜新风能资源评价奠定了基础,也为千万千瓦风电规划编制提供了科学依据。目前,该市已编制完成《阜新1000万千瓦风力发电发展规划(2011年-2020年)》。到2020年,阜新全力打造成我省第一个“千万千瓦级风电示范基地”,完成建设1000万千瓦风电项目目标。

阜新市按照“加快测风速度、加快风场建设、加快基地建设”原则,采取边规划,边测风,边建设。截至目前,该市风电并网已达到162.5万千瓦,总装机容量180万千瓦,占全省风电总装机容量的40%,去年风电发电24.22亿度,实现销售收入12亿元,税金8686万元。风电装机容量及发电量居全省各市首位,百万千瓦风电城目标已经实现。

如今,阜新市已被国家确定为风电设备国产化示范基地。按照“资源换产业”思路,该市坚持用风电资源换风电设备制造业发展。目前,阜新市已成功引进了新疆金风风机总装项目;韩国尤尼深风机总装项目正在建设;辽宁力迅公司风机控制系统项目已进入推广阶段;辽宁大金集团的风机塔筒项目发展良好;阜新龙飞钢构公司的法兰项目已建成投产,风电产业链条正在拉长。 2011年风电产业实现销售收入56亿元,2012年将实现100亿销售收入。

阜新海州露天煤矿国家矿山公园太阳能利用场景

太阳能发电产业风生水起

不仅风能资源丰富,阜新还属太阳能资源丰富区,日照充足,据测算,阜新地区日照百分率全年平均为62%,平均日照在2760小时以上,总辐射量在5080MJ/M2以上,高于全国的平均指数,特别适合于发展太阳能光伏发电产业。

为做好太阳能资源普查工作,阜新市专门在阜新蒙古族自治县和彰武县安装了两台全功能智能太阳能测光仪,对太阳能发电场地基础数据进行采集,对太阳能资源进行评估。据此,该市已编制完成《阜新太阳能发电发展规划》,即打造1000兆瓦太阳能发电项目、打造完整的太阳能产业链,使太阳能装备制造产业年产值达到30亿元,成为全国“千兆瓦级太阳能发电示范基地”和“风光互补”应用示范城市。

太阳能发电产业在阜新已呈风生水起之势。华能、中国风电、华润、大唐、新加坡一能等5家企业目前在阜新市已开始太阳能光伏示范电站和光热示范电站前期工作。其中,华能彰武县阿尔乡镇10MW光伏示范电站项目预计年底前将开工建设;中国风电彰武县大德乡60MW太阳能开发项目已与彰武县政府签约并完成一期20MW光伏示范电站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工作;大唐集团阜新县平安地镇10MW光伏示范电站项目前期工作已经开展;华润集团彰武10MW光伏示范电站项目正在落实建设地点;华阳eSolar太阳能光热项目也正在洽谈推进中。近期,新加坡一能也获得省发改委允许开展前期工作批复。省太阳能协会已将阜新作为试点城市,全力推进太阳能屋顶热水工程。 

1000万千瓦风电规划图。

生物质、煤层气、地热能源开发多点开花

除了风能和太阳能资源开发外,阜新还坚持多点开花,积极开发利用生物质、煤层气、地热能源。

在生物质能源开发方面:阜新土壤、气候十分适合种植甜高粱、文冠果等能源作物。阜新玉米等农作物年产秸秆300多万吨,已建成文冠果采种基地3000亩、育苗基地2万亩。该市正积极利用秸秆、甜高粱、文冠果等经济作物作为发电、生产柴油原料。按照规划,阜新县和彰武县将分别建设一座30兆瓦秸秆发电厂,将用3年时间建成100万亩文冠果种植基地,建设20万吨/年生物柴油加工项目;用5至10年时间,甜高粱种植面积达到100至150万亩,年产甜高粱茎秆550至825万吨,以加快生物质能源开发利用。

目前,阜新盛明热电厂秸秆发电项目已获省批,北京国能公司正在筹建彰武秸秆发电厂。美国LKG生物能源公司、深圳博林化工公司开始在阜新谋划开发10万吨甜高粱秸秆燃料乙醇项目。阜新隆昌生物能源有限公司已开始加工生产秸秆颗粒机械设备,并生产出各种秸秆颗粒。

在煤层气开发利用方面:阜新矿区(五龙矿、海州立井、王营矿、艾友矿、清河门矿等)有着丰富的煤层气资源,其总量为116.06亿立方米,且存量稳定,其中可控制资源为65.30亿立方米。此外,阜新将进一步加大页岩气勘探开采力度,目前仅刘家地区已初步探明页岩气储量87.34亿立方米。该市正加快推进大唐LNG,香港华鼎LNG项目前期工作,力争年底前开工建设。

目前,在阜新市从事煤层气开采的企业有阜新宏地勘新能源有限公司、中石油长城钻探煤层气开发公司、阜矿集团煤层气开发公司3家,日生产能力分别为4万立方米、5万立方米、4万立方米。供气分为加气站、居民及工业用气两部分。成为全国第一个煤层气商用的城市。

在地热能开发利用方面:阜新地热资源蕴藏丰富、质量高。在经济开发区与东梁地区之间,已成功打出两口出水地热井,完井井深1720米,日出水量1380立方米,出水温度始终维持在71.1℃。目前,该市正充分开发利用地热资源,建成辽宁乃至东北第一个太阳能地热低温发电示范基地。结合太阳能光热发电及地热应用,正在筹划启动建设阜新东北第一座低温太阳能地热示范电站。

居民家中用上煤层气

全力打造新能源示范基地

为加快推进新能源产业发展,阜新市专门成立了新能源局。新能源局的成立主要是落实市委、市政府“资源换产业、风场换工厂”精神而进行的体制上创新。其主要职能是测资源、争项目、做基地、保运行。测资源,勘探风力、太阳能资源是原气象局的职能;争项目,风电、光伏电站前期核准是原发改委的职能;做基地,在建工程协调是原项目落户县区负责;保运行,风电场建成后的各项经济运行是原经信委的职能。新能源局成立,充分利用阜新的“资源条件好、电网损失小、发电价格高、政策环境好”的优势,科学规划,合理布局,不断加大新能源基地建设力度,把阜新新能源产业推向了多元化开发的新阶段。

以前,阜新新能源产业建设只是单一的风电,新能源局成立后,在做强风电开发产业基础上,又开始了太阳能、生物质、地热能开发利用。通过“资源换产业、风场换工厂”,成功引进新疆金凤北京厂风力发电机项目落户阜新,扶植大金公司风电塔筒项目做大做强,促进韩国尤尼森风机厂到阜新落户。

阜新素有“煤电之城”之称,新能源基地建设使阜新实现了由传统能源发展方式向新型能源发展方式转变。阜新对新能源开发利用方面的探索,对全国其他类似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来说都具有借鉴意义,起到了明显示范作用。我省新能源并网电站目前在全国居于前列,阜新并网在我省排名第一,并网电站达到180万千瓦远高于其他城市,在数量上,在全国范围内具备新能源建设的示范性。在发展风电的同时,阜新大力发展太阳能,生物质能,地热能,形成百花齐放的新结构框架,在全国范围内具备新能源建设的示范性。此外,阜新建设新能源基地,在建设风电电站、太阳能电站时不牺牲环境,不与百姓争利,不与农民争地,节地又环保,而且新能源资源开发具有的“条件好,网损小,价格高,政策好”的特点,可实现可持续发展。

目前,阜新正全力打造新能源建设示范基地。 “十二五”期间,风电装机总容量将达到1000万千瓦,实现“千万千瓦级风电示范基地”目标;太阳能发电1000MW,称为“千兆瓦级太阳能发电示范基地”和“风光互补”应用示范城市;生物质电站每县一个,地热电站创建全国低温光热地热示范电站,煤层气电站大力推广,风电以50万高压送出和电力本地存贮消耗为主线,太阳能实现五个一工程:1万个太阳能热水器,1000个太阳能路灯,100MW太阳能电站,10个太阳能美化亮化工程,1个太阳能主题公园。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宣传国家科技政策,展示国家科技形象,参与国际科技舆论竞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网文章及图片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