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氢能科技 沙蓬绿色种养产业模式 联源科技 超联科技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智能电网利于新能源接入 客观看待电动汽车充电

   2012-05-16 亮报
52
核心提示:能源和环境问题是本世纪最具挑战性的问题之一,为了应对这一挑战,开发和利用可再生能源成了世界各国的共同选择。所以近年来,智

能源和环境问题是本世纪最具挑战性的问题之一,为了应对这一挑战,开发和利用可再生能源成了世界各国的共同选择。所以近年来,智能电网技术,尤其是作为智能电网技术重要组成部分的可再生能源发电及并网技术等逐渐成为了业界研究的热点。智能电网技术不论从理论层面看还是从实践层面看,都能更好地让可再生能源接入电网。当前可再生能源接入包括很多技术,智能电网技术里面的储能技术是新技术。此外是需求侧管理或需求侧响应,通过利用通信和信息技术,并采用技术、经济和行政等手段,维持发电侧和需求侧的供需平衡。

客观看待电动汽车充电的影响

我们应该用辩证的眼光看待电动汽车充电的利弊,一方面,如果合理利用和控制电动汽车充电,便可使其削峰填谷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给电网负荷带来积极的调节;另一方面,它给电力系统带来的负面影响同样不容小觑,其中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无计划的临时性快充对电网产生短时性负荷冲击;电动汽车通过逆变向电网供电,不可避免地给电网带来反向潮流、电压变化、电能质量问题和无功功率平衡问题;给电网的规划和调度运行带来新的问题,尤其是配电网规划和运行等。

目前我国汽车保有量约为1亿辆,假设到2030年时我国汽车保有量为3亿辆,而电动汽车为6000万辆,占其中的五分之一,每辆电动汽车充电功率为10千瓦,极端情况下同时充电,则总充电功率将达到6亿千瓦,将占2030年时电网装机总容量24亿千瓦的四分之一,如果不对此加以协调并采用相关技术手段有效控制,而无序地同时充电的话,将会出现“峰上加峰”的情况,从而增大电网调峰难度,加大输配电网建设的压力,降低发电机组和电网的运行效率。因此,在智能电网建设过程中,我们应把对电动汽车充放电运行模式的研究作为一项工作重点,充分利用电动汽车作为时间上可平移负荷的特点,依靠智能电网中所支持的需求侧响应,在一定程度上削峰填谷、平滑负荷曲线,提高设备利用效率、降低系统损耗。

为可再生能源并网创造条件

随着可再生能源产业规模的不断扩大,我国可再生能源发展面临的问题也逐步凸显,尤其在风电等新兴可再生能源发电并网方面,更是困难重重。由过去主要来自技术水平、产业发展能力方面的约束,转变为来自市场机制、发展体制方面的制约,要破解可再生能源的并网难题,需要多方面的协调配合。

首先要有序接入。因为厂网分开之后,当前存在无序发展的情况,有些地方的风电建设超出了高压电网建设的速度。风电等新能源的建设要和线路建设相配合。第二,增加储能。储能技术对智能电网改善电能质量、提高可再生能源接入起着重要作用。具有间歇性、不稳定性的可再生能源发电会影响电网的运行。第三,可再生能源要与常规能源协调发展。要在政府政策基础上,协调好风电等新能源与传统火电能源的关系,双方要形成互补。

风电和光伏发电要坚持分散和集中相结合的原则,尽可能就地消化。当前我国是以集中式的风力发电为主,而国外如日本等则是以分散式的太阳能光伏发电为主。随着未来我国风电所占比例的逐渐上升,尤其是当风力发电和太阳能发电所占比例超过30%时,我们甚至可以考虑利用风能、太阳能通过制作氢,作为燃料电池的燃料,以供发电。这也是国外某些发达国家正在探讨的技术路线之一。

微网技术是发挥分布式发电供能系统效能的最优途径

微网技术是解决分布式发电的最好技术,它可以将对配电网的影响减到最小,同时将对用户自身的供电可靠性提高到最大程度,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现有研究和实践已表明,将分布式发电供能系统以微网的形式接入到大电网并网运行,与大电网互为支撑,是发挥分布式发电供能系统效能的最有效方式。在微网系统中,用户所需电能由风力发电系统、光伏发电系统、燃料电池、以天然气和沼气等为燃料的冷/热/电联供系统,通过微电网来提供,往往可同时满足用户供热、供冷和供电的需求。

目前,由于条件的制约,微网相关工作在我国海岛、乡村边远地区的应用要相对多一些。当然,就微网在城市的发展而言,我国也抱以同样的重视,天津生态城建设就是在这方面很好的探索。随着未来天然气、风能、光伏等清洁能源的分布式发电的并网需求的不断增多,人们对城市微网的需求还将逐渐增大。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宣传国家科技政策,展示国家科技形象,参与国际科技舆论竞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网文章及图片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