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氢能科技 沙蓬绿色种养产业模式 联源科技 超联科技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史立山:构建中国能源低碳格局

   2011-12-16 中国智能电网在线
61
核心提示:新世纪以来,能源问题正在变得越来越重要,从全球角度看,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化石能源的有限性和人类能源需求的无限之间

新世纪以来,能源问题正在变得越来越重要,从全球角度看,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化石能源的有限性和人类能源需求的无限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在过去发达国家发展过程中,能源限制远没有我国现在面临的大。全球每年有160多亿吨标煤能源的消费量,包括煤炭、石油、天然气,能源供应压力是非常大的。

第二,化石能源消费带来的环境问题。这包括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温室气体的排放带来的气候变化问题。与能源消耗直接相关的是二氧化碳的排放,虽然农业等其他方面也都有很多排放。但是能源在这中间占了很大比例,这给全球的能源消费都带来了压力,这需要全球共同来面对。

事实上,气候变暖问题必须要考虑人类工业化或者是大多数发达国家进入工业化的100多年来消费的过程,今天,发展中国家所面临的压力将会更大。

所以,化石能源消费对于我国可能问题更加艰巨一些,我国人口众多,资源相对比较少,能源效率需要进一步提高,能源体制需要完善,尤其是在发达国家能源效率已经非常高的情况下,应该说压力是非常大的。

我国现在已经是全球能源消费最大的国家,今年可能要达到34亿多吨标煤的消耗。如我国的GDP是美国的1/3,但是能源消费已经与美国接近。这个绝对量是很大的,从人均来讲我国还不到世界的平均水平,发达国家至少人均能源消费都在5吨标煤,美国达到了12吨标煤,我国单位效率最高的人均也达到了5吨标煤。如果从发电装机看,所有发达国家人均装机都在两千瓦以上,现在我国还不到一千瓦。

可以说,我国能源的消费还远远没有饱和,无论从哪个方面来比较我国都没有饱和。从绝对量和人均量来讲将来的发展也是必须的,因此我国未来能源发展的压力与发达国家相比要大得多。

能源新格局带来的挑战

从目前的能源新格局来看,我国能源发展面临着几个挑战。

第一个挑战就是气候问题带来的全球新能源的发展问题。进入新世纪以来在全球已经形成了减排温室气体的氛围,我国也提出了很多很具体的应对气候变化行动。目前,我国单位能源电力已经约30%是可再生能源了。一些国家提出2050年要完全摆脱化石能源,还有一些国家提出了其他的具体目标,这给能源技术的进步和管理制度的革新带来很大压力。

第二个挑战是传统能源合理利用的挑战。这些年来,我国能源建设满足能源需要已经没有太大问题,但是能源利用效率所面临的挑战越来越大。

能源效率低是由很多问题造成的,如电力、天然气、供热、供电等不同能源之间的协调就存在问题。虽然目前有很多能源管理部门,但由于缺乏一个总体的能源发展战略来指导能源工作的发展,各部门的工作没有形成合力,能源管理工作放任自流,地方发展能源各自为政,因此一些高效的能源技术应用得不到推广,能源之间不能协调发展。

以热电联产为例,目前丹麦已经有80%的供热和50%的电力来自于热电联产,在全国形成了分布式能源,从1990年到现在丹麦的GDP增长了90%,能源消耗却在下降。可以说,丹麦在节能减排方面或者在提高能源效率方面,是全球的楷模,也是我国学习的榜样。

第三个挑战是体制问题给我国所带来的冲击或者影响。市场经济已经成为我国资源配置的基本手段,但是市场经济在能源领域中配置资源的作用,应该说没有发挥它应有的作用。我国在电力领域适度引入了市场经济,但是市场管理几乎没有起到作用。

西方国家的电力市场是完全竞争的,英国从上世纪90年代撒切尔夫人建立现有的电力制度以来,现在已经非常成熟,非常有序,价格自动调节供需,不会出现电荒也不会出现电力过多,因为电力价格每天都在波动进行调节。

我国现在能源所面临的时多时少、特别是装机不发电的状况,都是目前电力体制所带来的问题。这是我国面临的新挑战。

总体来讲,全球的能源在转型,特别是发达国家的能源在转型,转型的方向就是要以现在的化石能源为主,转向更多地依靠可再生能源、或者摆脱化石能源;对于我国而言,真正摆脱化石能源可能要到2100年之后,但是从发展规律来看,我国应该按照这样一个目标来努力。

构建以碳为载体的公平社会

我国能源消费有3种形式:电力、热能、交通燃料在未来能源转型中,电力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功能,成为能源技术的核心,并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

这种增长是一种正常趋势,我们应该剖析它产生的原因。丹麦发展能源的思路对于我国调整能源战略或者加强能源管理都是非常重要的借鉴。

如果要求所有人过上现代化的生活,我国能源消费量可能要到2030-2040年达到顶峰,那么我国该如何构建未来的电力系统?

我认为,是否可以以核电为基础,以水电为调节,以新能源为主,以煤电为补充,提供未来的30亿吨标准煤的能源。同时要着眼于构建智能电网,这将给我国电力管理体制带来革命。

而新能源的发展将会对中国构建更加公平社会提供非常好的载体。全球现在已经在构建低碳经济,这将是以碳为基本度量的经济。现在很多人在研究,是否可以以碳载体来衡量每个人的收入或者是支出,据此来确定每个人应当付出的成本。如城市居民消耗大量的能源住豪华房子,那么他们就应该交更多碳的成本。我国农村居民消耗的能源少,就少支付成本。

构建以碳为载体的公平社会是一个非常好的出路,对于经济社会发展和公平合理都有利,所以新能源发展不仅仅是解决能源问题,它还解决了社会问题。

这种设想变成现实存在障碍。但是我们应该有这样一种理想,特别是我国电力系统的人,应该有这样一个目标。我国应该从长远利益出发谋划我国的未来,而不应该仅仅站在行业的利益、部门的利益来考虑问题。怎么来破解这样的利益机制需要下很大的功夫。

过去我们风电供给是设备制造问题,我们现在面临的问题就是电脑并网运行,资源分布和地区利益、部门利益在制约着产业的发展。解决方法一是扩大资源的范围,二是要破解一些利益,这也会带来一系列技术、制度、管理上问题。

总之,未来电力的发展要围绕新能源的接受、利用以及分布式能源的要求,来构建新的管理体系和市场机制,这也是一个革命性的改革。我国未来新能源的发展需要所有人的努力,使新能源在未来能源中真正发挥它应有的作用。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宣传国家科技政策,展示国家科技形象,参与国际科技舆论竞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网文章及图片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