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氢能科技 沙蓬绿色种养产业模式 联源科技 超联科技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新能源规划新政助推传统节能技术竞争升级

   2012-08-23 腾讯汽车
62
核心提示:在经历了一场电动车的大跃进式发展之后,有些被忽视的传统汽车节能技术再次被提到了重要的位置。上个月出台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

在经历了一场电动车的“大跃进”式发展之后,有些被“忽视”的传统汽车节能技术再次被提到了重要的位置。上个月出台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下简称《规划》)明确指出:大力推广普及节能汽车,建立完善的汽车节能管理制度。并强调将在今年内开始逐步对在中国境内销售的国产、进口汽车实施燃料消耗量管理,开展相关测试和评价考核工作。

鉴于电动车技术瓶颈短期内难以突破、充电配套设施不完善的现状,内燃机在很长一段时期内仍将作为主流力量。从市场层面来说,大力推广非插电式混合动力产品、深挖内燃机的节油潜能,相对于使用电力替代而言显得更实际一些。从企业层面来讲,无论是大众的“蓝驱技术”战略,还是丰田的“云动计划”,可能都将更快递地被推进,车企间节能技术的竞争将更趋白热化。 

大众验证传统节能技术仍大有可为

这几年业内对内燃机的节能技术研究工作有些忽视,大家都把注意力放在新能源汽车上了。而此次《规划》的出台,则表明国家开始重新重视传统汽车节能技术的挖掘。 

当国内车企正在如火如荼开展电动车“研发”的时候,大众汽车却依靠TSI+DSG(涡轮增加+双离合变速器)动力总成技术在中国赚了个盆满钵满。如今,该动力系统已经搭载到一汽大众和上海大众几乎所有的主流车型上,这些车型也几乎款款热销。大众在中国的成功有力地验证了着力于传统汽车节能技术研发的必要性。据了解,大众的TSI+DSG只是一个开始,下一步大众将全面致力于“蓝驱技术”的应用。所谓“蓝驱技术”,是以大众汽车技术成熟的动力总成技术为基础(包括TSI、TDI和DSG),结合了包括启动停车、再生制动能量回收等可进一步降低能耗的技术,以及电力驱动、混合动力等新型驱动技术在内的一系列节能、环保、面向未来的汽车技术的集合。除了TSI+DSG动力总成,“蓝驱技术”对传统汽车节能方案还有更多的诠释。例如启动停车技术,该技术旨在消除发动机怠速时的燃油消耗。当车辆遇到红灯停车的时候,发动机会自动熄火,起步时发动机瞬间启动,能使驾驶者在不经意间省去怠速时的燃油消耗。再如制动能量回收技术,它的作用就是最大限度地回收利用原本可能浪费的多余能量,从而节约燃油。当驾驶者释放油门踏板或施加制动,车辆减速时,能量回收系统将多余的能量进行回收,给电池系统充电,将多余的能量以电能的形式回收储存。 

一汽大众首款搭载蓝驱技术的车型高尔夫蓝驱今年初已经上市,还将陆续推出速腾、迈腾版蓝驱车型。据了解,高尔夫1.4TSI 蓝驱车型售价为15.98万元,仅比高尔夫1.4TSI 自动舒适型高出9000元。而丰田混合动力产品经过不断降低成本后,和同排量汽油版车型相比差价也仍有3万多元。这也是传统节能技术的另一大优势所在。 

丰田执着混动终等来“云开”

毫无疑问,节能和新能源是汽车企业生存和发展必须要面对的课题。相对于一些国内企业近两年在新能源“发展”方面简单追求“政府补贴”的短视,外资车企要显得要长远和理性许多。更具市场化眼光的跨国企业们在迎合政策导向开展电动车等新能源车技术研发的同时,依然有着自己的节能和新能源发展重心,例如大众的“蓝驱技术”、丰田的“云动计划”、奔驰的“蓝色效能”和宝马的“高效动力”等。 

以丰田来说,尽管其混合动力车型在中国并不受消费者待见,也尚未得到政策补贴,但丰田依然执着于此,不仅对普锐斯的换代与全球同步,还推出了最新的凯美瑞混合动力版。今年3月,丰田在中国启动了“云动计划”,该计划在环保技术方面,明确了从“节油”和“摆脱石油”两个角度,推行“节能的传统汽车和新能源汽车”并驾齐驱的全方位战略。近日,丰田汽车宣布将在江苏常熟正式成立新的零部件有限公司投产CVT无级变速箱,年产能达24万台。这无疑是丰田推进其“云动计划”的有力一步。 

在一些业内人士看来,此举不仅将有助于丰田挑战以大众为首的欧美车企的变速箱技术,还将有助于提升其混合动力产品的性价比。 

非插电式混合动力技术在国际上被普遍视作最为现实的节能方案,因为它不必改变消费者的驾驶习惯。此次《规划》的出台,让业界普遍看好混合动力汽车的发展。丰田的执着或将离“收获”不远了。 

关于节能技术,人们提起大众会想到TSI+DSG动力总成,提起丰田会想到混合动力,提起奔驰会想到机械增压。但国内很多车企并没有在消费者心目中树立起自己的优势技术。提起比亚迪倒是很多人会想到电动汽车,但是受制于配套设施等因素,至今尚未真正实现市场化。从大众和丰田的经验可以看出,以市场为导向,同时着眼于企业自身的特点和优势才是长远发展之道。近两年一些自主品牌企业之所以走下坡路,在很大程度上源自对政策扶持的依赖。在节能和新能源发展方面,尽管国家对自主企业有政府采购等方面的政策倾斜,但企业却不能全依靠于此。毕竟更大的市场还在于私家车领域,只有真正在该领域具备与跨 

国企业对抗的能力,自主企业才能谈“超车”。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宣传国家科技政策,展示国家科技形象,参与国际科技舆论竞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网文章及图片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