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过热 盲目扩张
“十二五”期间以及之后一段时间,新能源将是中国发展重点之一。中国对新能源投资的低息政策正在将其国外的竞争对手挤出市场。但银联信提醒,目前新能源发展已出现投资过热的端倪,银行方面要警惕其面临的信贷风险。
低息贷款促产业发展
据悉,在全球同业难以获得低成本政府贷款之际,中国新能源企业却获得了政府支持,其中多数是大型国有银行提供的低息贷款。
摩根士丹利的一份报告显示,风力发电商龙源电力的贷款利率比人行的指标利率低10%。一位中资银行人士也明确表示:“大多数风电场的业主都是国有电力企业。我们对国企的贷款是有10%的下浮。”
据统计,中国风电开发的前七大省区中,共有风电企业92家,其中中央企业占总数的73%,装机容量达81%。
“相较外资政策性银行和商行,中国国有银行对电力企业的商贷不仅低息,而且节省了很多谈判和获得许可的时间,这对产业的促进作用是很明显的。”上述银行人士表示,“以前我们总说高新技术企业融资要学美国。其实美国的新能源企业现在也羡慕中国企业的融资渠道。”据悉,甚至有些国外的风机企业移居中国或在中国建厂,因为中国本土风电企业的规模化发展大幅削减了风机组件的价格。
低水平重复建设结恶果
新能源企业的快速发展,说明向优先发展的行业提供政府支持的融资的效用已被凸显出来。不过,一些分析师认为,低息融资在短期的确为推动中国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起到了关键性作用,但是绝非保证产业持续增长的长久之计。
国泰君安研究员伍永刚表示,“关键是要得到合适的产品,而且技术要有所突破,否则低息贷款不能确保项目取得成功。”他说,新能源产业本来是一个资本和技术“双密集”的行业,结果很多国内企业只花了大本钱建生产线,却缺乏掌握核心技术的能力与人才,导致产业发展危机四伏。“我们目前在技术研发方面的投入恐怕只占营业额的1%。”一家太阳能热利用企业老板坦言。
银联信最新报告也指出,目前各地新能源产业蓬勃发展,但表面的繁荣却难掩深层的隐忧:不少企业因缺乏核心技术、没有品牌意识等原因,产品同质化严重,很快就陷入了低水平重复建设、盲目开打“价格战”的恶性竞争之中。
同时,在国内市场缺乏充分发育的情况下,欧美等国对中国相关产业贸易摩擦举措迅速增多。银联信总经理符文忠表示,高度依赖这些国家市场的企业将受到重创,国外政策风险高发。
建议:转向海外市场
为此,银联信报告提醒,“十二五”期间银行需警惕相当一部分技术水平不过关的风机企业将被淘汰。
符文忠认为,风电增速放缓是今后一段时期的趋势,必然会对风机制造业产生影响。因此,银行对于风机制造企业增加生产线、扩大产能的贷款申请,应不予支持。同时,对于风机制造厂的建厂贷款也应给予较为严格的贷款条件。总之,就是减小风机的贷款规模。
另外,银行可以支持风机制造企业转向国外和海上风电市场。符文忠说,从短期来看,国外风电市场大于海上风电市场。目前风机产业已基本可以摆脱核心零配件依赖进口,有望成为整个装备产业“标杆”,加上成本上的优势,在海外市场具有一定的竞争力。因此,银行应支持积极进军海外市场的风电设备企业。
符文忠认为,由于技术及风机质量上的制约,中国还没有进入大规模发展海上风电的时期。因此,银行在短期内应采取的策略是支持企业海上风机设备技术的研发及国外技术引进项目贷款,而不建议银行对企业提供大量的海上风电设备生产用贷款。
民营企业受冲击最大
对于明后年的风电大考,受冲击最大的将是民营企业。银联信分析师钟加勇表示,目前国内风机市场的竞争异常激烈,无论是机型还是价格的竞争都已经是白热化,疯狂的价格竞争更是削低了风机行业本已很低的利润率。许多民营企业已经出现亏损的局面,甚至采取少亏钱的模式才能维持生存。
钟加勇说,无论是风电设备制造还是风场建设都需要一笔巨大的资金投入,国有电力企业因为有着良好的政府背景而拥有强大的融资能力,进入了一个良性循环。而民营企业由于自身在资金和技术上的不足,未来面对的竞争压力将非常巨大。很多民营企业现在的情况已经非常尴尬。今后将面临更加严峻的考验。因此,钟加勇说,银行缩小风电设备的贷款规模的同时,建议更进一步缩小民营风电设备制造企业的贷款规模。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宣传国家科技政策,展示国家科技形象,参与国际科技舆论竞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网文章及图片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