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氢能科技 沙蓬绿色种养产业模式 联源科技 超联科技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危机凸显 中国新能源困局何解?

   2011-02-15 太阳能光伏网
48
核心提示:截至2010年底,中国风电并网容量达3107万千瓦,连续5年实现翻番。中国光伏发电规模获得较大突破,达60万千瓦。表面上看来发展如

截至2010年底,中国风电并网容量达3107万千瓦,连续5年实现翻番。中国光伏发电规模获得较大突破,达60万千瓦。表面上看来发展如火如荼的中国新能源产业,2011年的发展又将如何?中国储能网从并网这一核心概念出发,谈2011年的中国新能源市场,与广大读者朋友共同探讨。

新能源电力 何时可成电网主力

新能源发展的核心在于为我们提供源源不断的绿色电力,而中国的风电一直以来未能突破并网之忧。国家能源局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长史立山前段时间曾公开表示,“风电运行不稳定,不能作为电网的主要支持力量,只能是适当参与电网调峰。”

中国的光伏发电市场更是如此,迟迟未曾真正启动。国内仅有的光伏电站被打上了示范电站的标签,商业化运营的电站屈指可数。把污染留在国内,把绿色输入他国的光伏企业市场格局一度持续至今。

发展新能源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摆脱对传统能源的依赖,打造绿色清洁的现代化国家。新能源绿色电力成为电网的主要支持力量无疑是不可改变的发展目标。国家能源局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长史立山的一席话或许也透露出了对当前我国风电市场的无奈,如何解决风电运行不稳定这一问题,储能调峰电源的建设必须跟上。当前储能技术发展不成熟,成本过高的问题尚未解决,商业化前景未知,国内政策支持信号不明,储能问题不解,新能源电力也只能充当电网的配角,如此,实现我国对外承诺的减排目标也将无解。

并网之殇 风电概念或失宠资本市场

国内一位知名基金经理说,“风电看起来很赚钱,但龙源风电从上市以来就很少有基金经理在这只股票上挣过钱,伤了很多基金经理的心。”2007年12月26日,风电设备制造商金风科技在A股上市首日,就以138元的价格强势开盘,以131元的价格收盘,较其36元的发行价,上市当日涨幅超过250%。但同是风电设备巨头,并后来居上的华锐风电虽以90元的发行价创下最贵IPO纪录,但在2011年1月13日交易首日就破发,跌幅达到9.59%。

三年时间里,资本市场似乎对风电概念失去了耐心。一位基金经理表示,“国内的风电已经经历了高速发展期,而且风电上网问题没有解决,现在盈利主要依靠的是政府补贴。”

风电上网问题的确是行业发展的瓶颈所在,2008年一项统计数据就显示,国内有三分之一的风机处于空转状态。也就是说由于电网公司的电网输送建设滞后于发电厂的建设,一些风电厂在装机后,所发的电能无法输送给电网,因此发电企业也就无法实现有效发电,从而实现盈利。

电网公司的一位专家则表示,风电运行并不平稳,并不能作为电网的主要支撑力量,因此同样规模的风电还要配备相当的火力或者水电资源,换句话说,解决风电上网问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并不是有了电网就可以上。

对风电失去信心的不仅是A股投资者。2009年底,国电集团旗下的龙源电力集团以亚洲最大的风力发电商的头衔在香港上市,以每股8.16港元的发行价筹资171.36亿。在龙源风电的带动下,其他两大央企发电集团华能集团和大唐集团旗下的新能源公司相继计划在去年底赴港上市,但因市场低迷华能集团最终放弃了如期在香港上市,盘子较小的大唐新能源虽如期上市,但上市首日就破发。截至2011年1月28日,龙源电力港股报收7.02港元,上市一年来其股价下挫了14%。

新能源配额制疗效存疑 期待储能产业崛起

已明确列入“十二五”规划之中的“新能源配额制”是否能在政策层面解决新能源电力并网之困?业内对此一直争论不休。针对新能源发电的配额制有两种形式:一种是配给电网公司,要求其在收购的电力中有一定比例的电量来自可再生的新能源;另一种是配给发电企业,要求其全部发电量中有一定比例的新能源电量。

某海外上市光伏企业相关负责人就直言不讳地告诉记者,“目前,真正能够解救风电、光伏产业的不是配额制而是储能技术的突破。比如,风能、光能的发电不稳定,这对电网会产生一定不良影响。也正因为此,电网才对风、光发电较为排斥。此外,就目前电网来看,从我国东部传送至西部发电量会有20%的损耗,这对本来总体规模就不大的风、光发电来讲也是难以承受的。”

银星能源总经理任育杰认为,“风、光资源较为丰富的地区多处偏远,电网传输也却有损耗,但这不仅针对新能源发电,也包括传统发电。储能产业的迅速崛起及我国智能电网的加速建设,都将大大提升我国电力的调度能力。”

此前,国家财政给予新能源的补助仅限于高出上网电价部分,这造成风电、光伏一直被喻为“不赚钱的行业”,而今“新能源配额制”有望出台,任育杰告诉记者,“未来,在发电、电网两端,都规定要有一定比例的新能源发电,这将有效扭转行业不赚钱的局面。”

编后语:中国新能源发展的困局首先在于储能技术的突破,在储能商业化的基础上辅以合理的电网建设,方可解此并网瓶颈。而在此期间,政府需要给予相关的支持政策来激励企业的投资信心,只有政府和企业携手推进,储能的商业化才能尽早到来,如此才可盘活我国的新能源发展困局。在此方面,美国加州在推动储能发展上所作出的努力值得我们借鉴。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宣传国家科技政策,展示国家科技形象,参与国际科技舆论竞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网文章及图片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