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氢能科技 沙蓬绿色种养产业模式 联源科技 超联科技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新能源电池产业重镇添新军

   2012-01-17 深圳特区报
53
核心提示:作为全国新能源电池产业重镇的深圳,一直因为检测缺失,很难实现产业重大突破。不过,这样的格局正在改变。16日,在市政府办公厅

作为全国新能源电池产业重镇的深圳,一直因为检测缺失,很难实现产业重大突破。不过,这样的格局正在改变。16日,在市政府办公厅经济处获悉,契合深圳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储能材料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和国家轻工业电池及储能材料质量监督检测中心,相继落户深圳,为新能源电池产业注入全新的力量,深圳可望获得更多行业话语权,助推产业转型升级。

产业“短腿”

深圳新能源电池产业,领跑全国。目前,深圳电池产业链完整,拥有170多家规模生产的电池企业,为全国最大的二次电池产业化基地。

产值可以代表规模,但并不代表地位。深圳电池产业缺乏统一规划,产品质量参差不齐,大部分小厂商技术创新能力不强,产品同质化严重。

更重要的是,在庞大的产业集群背后,没有一家有国家权威资质的电池监测评价机构。研发薄弱、检测技术缺失,成为深圳新能源电池产业最短的那根“木板”。目前,国家级储能电池检测机构主要在北方。

格局改写

不过,这样的格局很快就要打破。

前不久,国家轻工业电池及储能材料质量监督检测中心正式落户深圳,使中国南方有了首家国家级的储能电池检测机构。加之此前落户的先进储能材料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深圳在新能源电池行业有了更高的技术研发、成果转化以及电池检测的国家级平台。

这样的挺进,正好契合深圳产业战略。

刚刚结束的深圳“两会”明确提出,深圳将构建充满活力的创新生态体系,加强创新载体建设,力争在今年新增各级重点实验室、工程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和企业技术中心100家以上,构筑“高新软优”的现代产业体系,做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提升现代服务业。

两大中心的落户,正好踩上了深圳创新发展的强力节奏。先进储能材料(深圳)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总经理陈杰说,该工程研究中心将建设成为国内一流、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专门从事先进储能材料产品新工艺、新技术研究、开发、推广于一体的科研机构,为先进储能材料产品规模化生产,提供成熟的先进技术、工艺及其技术产品和装备。

目前,先进储能材料(深圳)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已申请发明专利3项,实用新型5项,软件著作权2项,发布了研究成果“微网分布式新能源储能系统”。预计到2015年,将孵化出新能源材料企业15家、新型能源企业10家,拉动产业3年内实现年销售收入200亿元、5年内实现年销售收入1000亿元以上的产业群。

高端挺进

低端制造,只能挣取少量代工费,只有不断迈向产业链高端,才能摆脱被控制的命运。

两大国家级中心的落户,从不同方向实现产业突破。其中,依托先进储能材料(深圳)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的国家轻工业电池及储能材料质量监督检测中心,将建设成具有国际水准的一流的电池检测评价中心、国家电池权威检测评价中心。“这一检测中心具备CMA资质,而拥有该资质的电池检测机构全国仅有两家,是国家对电池检测行业在中国南方地区的重要布局。”陈杰说。

目前,检测中心项目已被列入深圳重大项目计划,将为各类民用、军用及工业用储能电池及其材料专业检测及评价、产品质量监督抽查、产品认证与体系认证服务、第三方验货服务、能力验证、计量标准、标准服务、培训、电池评价及失效分析等服务。检测中心规划建设面积为50000平方米,设备投入近1亿,拥有电池材料检测、电池检测、储能检测、标准研究、资质开发、计量、应用评价等职能,具备综合性的技术研究功能及技术交易功能。

两大中心的落地不可小看,它将吸引推动整个产业迈向高端。目前,先进电池研发机构和企业向深圳集聚。其中,跻身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的“先进电池与材料省部产学研创新联盟”,其9家科研机构的创新成果,正驱动20多家骨干企业近200亿元的产值,高速行进在先进电池和材料产业的快速路上,并凭借自主创新在全球新能源领域谋求更多的话语权。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宣传国家科技政策,展示国家科技形象,参与国际科技舆论竞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网文章及图片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