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氢能科技 沙蓬绿色种养产业模式 联源科技 超联科技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新能源示范城市助力绿色经济

   2012-09-11 财经界
57
核心提示:伴随着中国经济快速发展,能源短缺已经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尤其是当下的传统能源紧缺,使得步入汽车社会的中国面临着沉重的

伴随着中国经济快速发展,能源短缺已经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尤其是当下的传统能源紧缺,使得步入汽车社会的中国面临着沉重的能源之殇。

人类生态足迹中50%以上是碳足迹,构建新能源城市,应对气候变化,减少碳排放,节能减排的意义非常重大,一方面通过节能可以把短缺能源需求降下来,另一方面还要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出于对未来能源安全和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考虑,国家能源局将新能源城市建设纳入十二五可再生能源规划,未来五年国内将建设100 座新能源城市、200 个绿色能源示范县、1000 座新能源示范区和10000 个新能源示范镇,来推动新能源技术在城市中的规模化应用。在这振奋人心的消息下,众多的城市纷纷投身其中,在新能源示范城市的路径上展开了积极的研究和探索,形成了一股浪潮。

在传统能源面临枯竭的大背景下,寻找更加环保的新型能源,发展新能源城市、实施新型能源战略,无疑是我国一项长期的战略性任务,对解决中国社会经济的薄弱环节、消除经济不安全因素等意义重大。在更大的时空视野中,这其实是一场科技研究的竞赛,是对绿色经济的深谋远虑、是一场看不见硝烟的战争。

新能源城市在中国

低碳经济、节能减排是时代的主题,加之能源危机的日益加重,推动新能源向前发展已显得刻不容缓。城市是人类活动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载体,也是能源终端消费最为集中的区域,城市能源的清洁高效利用对城市可持续发展影响重大。

于是,新能源城市的概念应运而生。所谓新能源示范城市,是指在城市区域能源发展中,充分利用当地丰富的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使可再生能源在能源消费中达到较高比例或较大利用规模的城市。

我国新能源示范城市申报的评价指标要求是:城市的新能源消费量占比3%或不低于10 万吨标准煤,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地热能等指标中需有两项达标;规划期末(2015 年)新能源消费比重达到6%。在此指标之下,假设入围的城市能源消费以8%的速度增长,那么未来5 年新能源消费将有24%的增速,这将提升国内的新能源需求。

根据估算,在具体的新能源消费指标中,光热、光伏、风电、生物质能、地热能的最低指标要求大致对应着20、3、7、4、6亿元的投资。对于光热(主要是太阳能热水器)来说,标准对应着60 万户或者60%的普及率,用户分散、执行难度较大;对于生物质能来说,对应着约50MW 的电站,但秸秆等原料收集有难度。多位专家认为大部分城市不会选择光热和生物质能的指标,而会选择投资较小、相对容易完成的光伏、风电和地热能。

世界自然基金会驻华副首席代表李琳表示,过去四十年,人类对自然需求增长近一倍,如何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绿色经济是必然之路,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路径之一。从长远来看,新能源示范城市的建设对于绿色经济的贡献非常大。

中科院能源研究所研究员李俊峰认为,虽然短期内新能源对于有效解决生产生活中的能源紧缺以及环境保护等问题并不会带来太大贡献,但从长远看,大力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可以逐步改善中国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尤其是电力供应结构,缓解与能源相关的环境污染问题。

我国可再生能源分布广泛,无论是近期还是远期,因地制宜、就地就近地开发可再生能源,将是调整能源结构、保护环境、增强能源安全、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

而新能源技术及产品覆盖面广泛,涉及工业、农业、交通、服务业、公共设施、家庭等几乎所有领域,涵盖能源、材料、装备、日用消费品整个产业链,既能带动传统产业升级更新,又能形成新兴产业。新能源和低碳技术创新已有雄厚积累,具备大规模商业化的条件,只要政府支持政策到位,足以为绿色浪潮兴起提供强大驱动力。

太阳能产业在阵痛中破茧而出

中国是世界太阳能热利用最大的生产国和使用国,据中国太阳能热利用专业委员会统计指出,2009 年太阳能热水器新增面积4200多万平方米,较2008 年的3100 万平方米,增幅达35%。

众所周知,太阳能产业主要有两大分支:光热和光伏。而在新能源示范城市具体的新能源消费指标中,光热、光伏、风电、生物质能、地热能的最低指标要求大致对应着20、3、7、4、6亿元的投资,可见太阳能产业在建立新能源示范城市中会处于主流格局。

根据新能源示范城市的标准、以及在各城市的利用新能源现状不同,对于光热(主要是太阳能热水器等产品)来说,标准对应着60 万户或者60%的普及率,用户分散、执行难度较大,相比之下光伏指标更易完成,所以专家们预计新能源示范城市的推动过程中,多数城市的重心会偏向光伏行业。

光伏行业从诞生之日起,就被冠以新能源、高科技等美丽的光环,得到政府部门、行业协会的大力支持,致使很多企业纷纷盲目上马光伏行业。但由于高科技专利技术目前主要掌握在欧美等发达国家手中,中国的光伏行业具有原材料和市场两头在外的特质,在国内实则是一个高能耗、劳动密集型的行业,中国在整个产业链中,只能赚取低廉的加工费。由于光伏行业的市场主要在国际上一些发达国家,该行业不得不暂时面临窘境,无论是上游的多晶硅,还是下游的光伏电池,目前都面临着市场萎缩,需求下滑的风险。多位专家告诉记者,新能源示范城市的建立应对此种局面引起重视,并需要光伏行业的专家大力度开展高新技术的研发与运用,扭转中国光伏行业在整个国际产业链中的弱势地位,这是一个极大的挑战也是一个转折点。

对于以太阳能热水器为代表的光热行业,市场主要定位在国内农村市场,由于农村市场受金融危机的影响比较小,加上2009 年国家商务部、财政部将太阳能热水器也纳入到家电下乡政策中,直接补贴13%的政策,进一步挖掘了中国内需市场。中国家电协会秘书长姜风指出,如果农村地区的太阳能热水器普及率达到20%,将会给全行业带来1200亿元以上的销售额。专家预测:预计2020 年,中国农村太阳能应用量将达到60%以上,销售额达3600亿元以上。

我国光热行业(主要是太阳能热水器产品)的出口国家主要是以发展中国家以及发达国家的农村市场为主,这一部分地区受金融危机的影响程度相对比较小,加上新能源示范城市对光伏行业形成的助推效应,这一切都预示着太阳能产业将在“十二五”中迎来一个新的转折发展。

风电发展又见契机

风能作为可再生的二次能源较之电能更为大众青睐。据部分数据统计,风能资源量大质优,根据维基资料显示,到达地球2%的太阳能可转化成风能,只需要地面风力的1%就能满足全球发电能量需求。根据新能源城市发展的指标,无论是从新能源的角度考虑、还是从电力的角度考虑,风电都位居考虑的前三甲,换言之,此次新能源示范城市的推广无疑是风电的又一个发展契机。

风电和水电一样,都是一次能源开发和建设同时完工的项目,没有火电所需要的开采和运输煤炭,石油所需要的投资。风电的优点是蕴藏能量大、可再生、无污染、不淹地、占地少、建设周期短、投资灵活、自动控制水平高、运行管理人员少等,缺点是它是一种密度小的的随机性能源。我国许多地方,冬春季枯水期间水电出力不足,正是风力强劲的季节,风电和水电配合使用,尤为可取。

中国风力机的发展,在50 年代末是各种木结构的布篷式风车,1959 年仅江苏省就有木风车20多万台。到60 年代中期主要是发展风力提水机。70 年代中期以后风能开发利用列入“六五”国家重点项目,得到迅速发展。进入80 年代中期以后,中国先后从丹麦、比利时、瑞典、美国、德国引进一批中、大型风力发电机组。在新疆、内蒙古的风口及山东、浙江、福建、广东的岛屿建立了8 座示范性风力发电场。1992年装机容量已达8MW。至1990年底全国风力提水的灌溉面积已达2.58万亩。1997年新增风力发电10万kw。目前中国已研制出100多种不同型式、不同容量的风力发电机组,并初步形成了风力机产业。尽管如此,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风能的开发利用还相当落后。在进入21世纪时,中国应在风能的开发利用上加大投入力度,使高效清洁的风能能在中国新能源的格局中占有半壁江山。

2011年我国开工建设甘肃酒泉二期500万千瓦、新疆哈密200万千瓦、内蒙古开鲁200万千瓦、吉林通榆150万千瓦风电项目;启动江苏新的100万千瓦海上风电项目,推动河北、山东、浙江、福建等地海上风电发展,建设上海东海大桥海上风电项目二期工程。

从现阶段纵向看来,我国的风能发电还处在一个初级阶段,风能产业的很多问题也亟待解决。据了解,我国国内的智能电网建设尚处于起步阶段,部分已实现电网接入的风电场,被限制发电的情况时有发生,部分风电场损失电量高达30%。

尽管存在诸多问题,但由于风能产业的巨大潜力,以及我们国家对于新能源产业的关注与建设,这些瓶颈正在得到有效的解决。

地热行业迎来复苏的春天

地热是重要的可再生能源,具有资源潜力大、技术较为成熟、发展前景广阔的特点,并已在许多国家得到广泛应用,在能源结构调整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我国地热能开发利用起步较晚,最初主要在旅游和养殖等方面进行应用,近年来在供暖制冷领域也得到积极推广,目前供暖制冷面积已达2亿平方米。此外,还建成西藏羊八井地热发电装机2.4万千瓦,在西藏电力供应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总体来看,我国地热资源开发利用还处于起步阶段,存在资源勘察评价程度低、关键技术有待突破、地热开发利用缺乏统一规划、开发利用管理分散等问题。

与中国地热能开发利用现状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地热能在能源性质方面的巨大优势和中国近乎无限的地热资源储量。据统计,我国287个地级以上城市浅层地热能资源量相当于95亿吨标准煤。每年浅层地热能可利用资源量相当于3.56亿吨标准煤。扣除开发消耗电量,每年节能折合标准煤2.48亿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6.52亿吨。我国大陆3000米—10000米深处干热岩资源总计相当于860万亿吨标准煤;若能采出2%,相当于我国2010年全国一次性能耗总量的5300倍。

国家能源局副局长刘琦指出,地热是我国最具有发展潜力的可再生能源之一,为实现我国政府承诺的到2020 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15%的目标,“十二五”期间,要加快推动地热能产业的发展。国家能源局已委托中石化公司成立了国家地热能源开发利用研究及应用技术推广中心,开展地热能开发利用战略规划政策研究、应用技术研发和推广以及国际合作等工作。为促进我国地热能产业发展,国家能源局将加强地热能开发利用的产业指导,重点在地热资源详查和评价、开发利用规划、集中利用示范项目、关键技术研发、环境保护工作以及标准规范等方面加大工作力度。

汪集旸院士认为,中国地热开发目前的状态是机遇与挑战并存,但挑战大于机遇。国内从资源评价到勘探技术,再到发电技术,都与国际先进水平有着很大的差距。同时,未来的地热开发要突破“产学研”结合的常规模式,做到“政产学研用”五结合,即在企业、学校、研究三方面外,更要争得国家层面的重视和应用层面的支持。

中国地质大学教授李克文表示,我国油田区具有丰富的中低温伴生地热资源。其开发和利用有着先天的优势,大有可为。油田企业不具备油气开发价值的废弃井,采取一定的措施后就能成为地热井,甚至起死回生成为采油井,实现油热电联产。同时,地热开发所需要的配套基础设施,油田也基本完备,从而大幅度降低油田区伴生地热资源开发的成本,显著提高油田的整体经济效益。

多位专家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均表示,新能源示范城市对于行业的拉动程度为地热>风电>光地热的市场规模拉动在2GW、10GW和3亿平米。4GW对于国内外向型的光伏企业来说,杯水车薪,拉动贡献不大;约2GW/年的分布式风电对行业的拉动贡献约在11%;而3亿平米的地热利用相对2015年5亿平米的目标来说,拉动贡献达到80%。因此,新能源示范城市发展的最大受益行业将是地热利用。

中国工程院多位等专家在接受采访时均表示,中深层地热资源潜力巨大,开发利用地热能,对节能减排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而目前是中国地热开发利用的战略机遇期,可以从国家层面予以足够的政策保障和科研投入。此次新能源示范城市对地热能行业的拉动将达80%,这意味着中国地热行业的发展将迎来复兴的春天。

新能源之路值得期待

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又是一个经济迅速发展的国家,21世纪将面临着经济增长和环境保护的双重压力。因此改变能源生产和消费方式,开发利用生物质能等可再生的清洁能源资源对建立可持续的能源系统,促进国民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具有重大意义。

虽然太阳能产业、风电项目近几年遍地开花,地热能也成为新能源示范城市大力拉动的新宠。对比而言,生物质能和海洋能会显得较为落寞,但是发展前景还是非常诱人。

中国拥有丰富的生物质能资源,中国理论生物质能资源50亿吨左右。现阶段可供利用开发的资源主要为生物质废弃物,包括农作物秸秆、薪柴、禽畜粪便、工业有机废弃物和城市固体有机垃圾等。根据最新发布的新能源规划显示,到2015年,全国生物质能利用量相当于替代化石能源5000万吨标煤。其中,生物质发电装机容量达到1300万千瓦,沼气年利用量220亿立方米,生物质成型燃料年利用量1000万吨,生物燃料乙醇年利用量350—400万吨,生物柴油和航空生物燃料年利用量100万吨。

在海洋能方面,我国海洋能开发已有近40年的历史,迄今建成的潮汐电站8座,80年代以来浙江、福建等地对若干个大中型潮汐电站,进行了考察、勘测和规化设计、可行性研究等大量的前期准备工作。总之,我国的海洋发电技术已有较好的基础和丰富的经验,小型潮汐发电技术基本成熟,已具备开发中型潮汐电站的技术条件。根据中国海洋能开发的最新规划,到2020年,我国将建成潮汐电站10万千瓦。

我国潮汐能资源理论蕴藏量占世界各国的3.7%,而可开发潮汐能资源按年发电量计算占世界各国的34%~44%。可见我国潮汐能资源的可开发程度很高,开发条件比较好。相信不久的将来咆哮的海潮将会被人类充分利用,从而得到电力和其它好处。

随着新能源示范城市的推进、政策支持力度加大,可再生能源领域的前景变得越来越令人憧憬。不管最初的出发点是“解决传统能源短缺问题”,还是后来追逐的绿色经济,最大的吸引力在于走上可持续发展的良性道路。对于政府和公众来说,城市的新能源之路已经开始,通过新能源的开发利用我们将与可持续发展的目标越来越近。无论如何,新能源示范城市的未来都是值得我们期待和祝愿的。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宣传国家科技政策,展示国家科技形象,参与国际科技舆论竞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网文章及图片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