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氢能科技 沙蓬绿色种养产业模式 联源科技 超联科技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贺利氏看好中国可再生能源的广阔前景

   2016-05-26 PV News
56
核心提示:中国上海,2016年5月25日-全球领先的可再生能源技术供应商--贺利氏预测:随着光伏系统的集成化、智能化以及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

中国上海,2016年5月25日-全球领先的可再生能源技术供应商--贺利氏预测:随着光伏系统的集成化、智能化以及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可再生能源在中国会比其他能源更加经济。在上海举办的2016年SNEC国际太阳能产业及光伏工程展览会上,贺利氏分享了对可再生能源发展前景的展望,并认为中国将在可再生能源应用领域中发挥主导作用。

贺利氏光伏全球业务单元总裁李海德(Andreas Liebheit)表示:“中国已成为全球可再生能源发展的主要推动者。无论是在技术上还是在教育上,中国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可以把握未来数几十年的发展大趋势。”这些发展大趋势包括:微电网,智能电力管理和电力储存解决方案,推动可再生能源系统效率并适合在全球各大城市中心运用的创新能力。“通过结合这些大趋势,贺利氏相信未来每五年可再生能源的平均成本将会降低50%。”李海德继续指出。

中国已经在26个省份建成了近300个微电站,确立了在可再生能源实施领域的领导作用。这些非集中化、自给自足的电网系统可以整合可再生资源,产生达到电网质量要求的电力,降低整体的电力传输价格。此外,28个智慧城市试点项目已经在北京和上海率先实施,服务三万个家庭。

贺利氏相信,这些智慧城市的电力部署将为公众和私人领域更多运用可再生能源提供一个蓝图,尤其是在一些新的建筑之上。

此外,贺利氏呼吁,在高等院校和建筑专业中增加可再生能源的课程,增加可再生能源系统的教育和培训。随着可再生能源预计强劲发展,中国准备在“中国制造2025计划”中强化职业资质,中国的可再生能源行业迫切需要一批适应行业发展的“未来员工”。

智慧能源概念将被广泛接受

大数据的发展让能源消费变得可以更加精确预测,从一个单个家庭,到一个城区,到一个工厂。通过结合新的可再生能源的生产(包括家庭、摩天大楼、汽车),智能化的电力消费和贸易使得个人和公司都能成为电力的生产者和贸易商。电力储存领域的创新会让个人和公司都更好地利用或者交易他们通过可再生能源系统生产的过剩能源。

贺利氏相信,到2030年,光伏组件的输出功率将增加60%,届时单个标准的60片光伏电池组件的输出功率将超过500瓦。

随着PERC技术和钙钛矿电池均已进入市场并提高了电池转换率,在不久的将来,新型的透明性导电聚合物将可以把太阳光的各波长都转换为电能,从而促进光伏组件设计方案的创新。这将有利于光伏行业开发出超高效的组件,进而大幅降低光伏电价。贺利氏是支持PERC技术推广和应用的先驱企业之一,同时也是当今领先的PERC导电浆料供应商之一。

在光伏系统的发展过程中,导电聚合物将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导电聚合物是透明的,因此可以融合到窗户、所有的建筑外墙涂料甚至房屋阴影面当中。贺利氏针对导电聚合物的研究显示,该技术带来高达15%的效率增益。而且在引入标准化印刷流程之后,导电聚合物的生产成本将有望大幅下降。

电池和氢基技术会提供新的能量储存方案,大大提升可再生能源的实用性。

从短期来看,电池技术将至关重要。贺利氏预计,在2020年电池的成本每年会下降20%,到2020年降至150美元/每度电以下。电池农场和每座建筑中的电池可以帮助形成整合的区域性和全球性的网络,推动发电。新一代的汽车将利用电池科技,形成巨大的和灵活的电力储存“云”。

贺利氏认为,从长期来看,氢会成为中国和其它发达国家国家能源储备的中坚力量。基于氢燃料电池技术的研究蕴含着巨大的发展机遇,燃料电池将被广泛运用在各种运输工具中,包括轻型、中型、重型卡车,公共汽车、轮船甚至火车上。随着氢作为一种能力来源提高其适用性,燃料电池工厂将成为未来电站的主力,并可以很容易地部分应用现有的汽油设施。

“可再生能源已经非常有竞争力,而且将来会成为最经济有效的能量来源。”贺利氏光伏全球业务单元总裁李海德(Andreas Liebheit)表示。“贺利氏的路线图完全聚焦这一领域,我们可以每年提升能量效率至少0.2个百分点。”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宣传国家科技政策,展示国家科技形象,参与国际科技舆论竞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网文章及图片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