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氢能科技 沙蓬绿色种养产业模式 联源科技 超联科技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我国将建首个南极永久机场,难度不亚于建考察站

   2018-10-29 科技日报社-中国科技网
84
核心提示:(记者陈瑜)记者28日从有关方面获悉,我国第35次南极考察队队员将于11月2日搭乘雪龙号前往南极。本次考察

(记者陈瑜)记者28日从有关方面获悉,我国第35次南极考察队队员将于11月2日搭乘“雪龙”号前往南极。本次考察的一项重要任务是在距离南极中山站28公里的冰盖上,建设我国第一个南极永久机场。

在业内人士看来,其难度并不亚于建设一座考察站。

首先是位置特殊。备选位置位于冰盖。冰盖好比盖在南极大陆上的一床“被子”,但它是运动的。要建永久机场,首先要找到冰盖运动比较均一、运动幅度小的地方。为解决这个问题,一年前我国已在备选地址进行了为期一年的冰流场观测。

其次,冰盖上覆盖的几十米厚的松软积雪无法满足起降要求,需要对积雪进行“改造”。改造流程大概是这样的:先用雪铲、吹雪机对积雪进行初步处理,然后用压雪机压实,再辅以雪犁,将积雪变成摩擦力大的粒雪表面。如此反复,难度可想而知。

与国内机场相比,计划建造的这个机场规模不算大。但它对系统导航、通讯系统、气象保障系统的要求并不低。比如为解决气象保障问题,3年前,我国已在备选位置架设自动气象观测站,积累气象相关信息。

在业内人士看来,作为南极科考大国,我国必须确保自主开展南极活动的后勤保障能力,正因如此,新机场建设意义重大:它连接着我国南极战略需求、科考需求,也能为我国在南极拥有空域管理发言权提供必要条件。

新机场的建设,意味着我国首架极地固定翼飞机“雪鹰601”将拥有南极母港机场,将为我国熟悉南极机场运行体系、构建南极航空网体系、未来我国大型飞机以及多架飞机机队运行提供保障。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站文章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