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氢能科技 沙蓬绿色种养产业模式 联源科技 超联科技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要突出先发战略

   2010-11-02 学习时报
63
核心提示: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对“十二五”期间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提出了明确要求。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具有战略地位,对经济社会发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对“十二五”期间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提出了明确要求。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具有战略地位,对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具有重大和长远的影响,它是以新能源为动力,以新材料为原料,使用智能技术或生物技术的产业,可成为一个国家未来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从目前经济发展实际出发,我国确定战略性新兴产业范围是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和新能源汽车七大产业。

先发战略: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战略

“先发战略”是指先发国家通过领先战略产生的有利条件,包括要素先发优势、技术先发优势、制度先发优势等,创造发展先机,形成竞争优势及带来超垄断利益。后发国家的产业发展,一般从后发优势出发,采取后发战略。后发战略有其历史贡献,它是一种特殊的比较优势,目前我国需要把比较优势转化为现实优势,改变按照技术和市场两头在外、加工环节在内的模式承接国际加工制造业,改变核心技术主要是从先发国家引进的模仿创新的技术路线现状。若采取先发战略,我国在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中将实现跨越,因为在传统产业上我国与发达国家有较大差距,但在战略性新兴产业上,世界各国都起步不久,双方距离尚在可及范围。我国采用先发战略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具备以下优势。

其一,指导思想与产业环境适应采取先发战略。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后,党中央、国务院多次明确提出要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抢占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制高点。十七届五中全会要求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列入我国“十二五”规划。国务院做出了关于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国家各部门正在制定相关的发展产业政策,全国上下对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认识高度一致,各级政府出台了一系列发展措施,为我国率先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创造了良好环境。

其二,我国部分战略性新兴产业已率先启动发展。我国已形成规模较大、体系相对完善的新能源产业;全球规模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应用试验示范计划启动实施。特别是在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方面,与美国提出“智慧地球”的同时,我国提出了“感知中国”,物联网产业在许多领域已经开展应用。在新一代通信网络上,我国一大批企业走在了世界前列,中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准4G”TD―LTE网络,进入欧洲部分发达国家通讯系统,中国TD―LTE标准国际领先。

其三,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资源的比较优势明显。如在生物产业发展上,我国是世界上生物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在新能源产业发展上,水能资源技术可开发装机容量世界排名第一,我国太阳能资源、陆地可利用风能资源加上近岸海域可利用风能资源都非常丰富。电动汽车的关键零部件所需的原材料,如锰、铁、钒、磷、稀土等在我国是富产资源,同时电力来源广泛等将支撑新能源电动车的发展。

以上优势使我国在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方面,可以乘势而上,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走在世界的前列。

抢占先机: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的时间选择

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创新既依赖于创新技术的发明,也依赖于创新技术采用的最优时间选择。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发明的时机,面临专利竞赛问题,如果先发企业首先做出创新发明,它就可以成为市场的垄断者,从而掌握着市场与战略的制高点。

国际金融危机正在催生新的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随着对经济周期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认识的不断深入,人们意识到新兴产业的科技革命可以成为经济增长引擎时,各国都在从被动的顺应产业发展趋势,变为主动的有意识引导战略性新兴产业前进,并以此作为应对经济危机、缩小经济周期影响、培育新经济增长点的主要措施。以新能源和低碳经济为例:第一,新能源符合人类减少对地球资源过度消耗和环保的需求,只要全球对此达成共识,人类就愿意投资和消费新能源,即使在初期要承担比使用传统能源更高的成本;第二,新能源可以改变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通过节能就可以大大提高生产效率;第三,新能源可以形成很大的产业链,由于人类生产和生活已经离不开能源,因此新能源将不仅仅局限于新型能源生产过程,还将渗透到很多传统产业中,如汽车业和建筑业等,形成新能源技术产业,从而创造更多的就业。因此,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增强国际竞争能力、抢占科技制高点的重要契机。目前战略性新兴产业多处于发展的起步阶段,由于市场潜力巨大,已成为各国角逐的重点,谁抢先掌握了核心关键技术,谁就会在竞争中处于主动。

自主创新+战略联盟: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模式

迄今为止,以重大原始创新为基础的新兴产业大都首先出现在欧美等发达国家,我国依靠引进实现产业化,但核心技术无法引进,即使从发达国家引进的新兴产业,不依靠原始创新也无法实现高端化,实际上引进的新兴产业也是引进的临界区域,即非核心技术和非基础研究。在这个区域,必须要把临界线向上推进,加强原始创新能力,提高核心竞争力。否则,高端区域就可能变成中低端区域,陷入低水平引进、重复引进、高耗能引进。因此,在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创新方面,我国必须由跟随者变为领先者,创新模式由技术跟进向技术领先转变,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只能缩小差距,自主知识产权和始发性技术创新才真正是竞争力的源泉。

战略联盟是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市场主导力量。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与企业家、发明家个人相比,大企业虽然拥有一定的寡占性市场支配力,是保证研究开发诱因存在的不可或缺的手段。然而大企业在新兴产业的创新方面存在着某些缺失。首先,大企业具有市场创新的“替代效应”。由于市场在位大企业进行技术创新是一种“自我替代”,在位垄断者总是容易“吃老本”,这一“替代效应”会延缓大企业创新的速度。其次,大企业面临采用成本问题。市场上的垄断大企业期望创新的产品需求增长,不愿意在未形成足够的需求之前,就沉淀其创新过程必须投入的采用成本,即产业化与市场化过程中的支出费用,而且大企业期望市场的需求增长采用成本下降,因而对采用新技术往往迟疑。因此,目前一些国家特别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大“共性关键技术”,作为产业政策(技术政策)的重要内容,引导各方面力量实施突破。

其一,在政府层面,就突破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共性关键技术”,针对由于单个企业缺乏解决产业共性问题的积极性或能力,由政府组织产、学、研力量形成联盟加以解决。政府政策与产业联盟相结合已成重要趋势,由政府通过专利政策、保护知识产权来维护本国产业,成为国家扩展市场的主要竞争手段,政府的“第一推动”作用往往不可或缺。

其二,在产业层面,国家的竞争优势越来越体现为产业集群竞争优势的发展。产业集群化发展使产业内部的合作越来越紧密;技术的融合推动产业间的融合,即产业间出现技术共享、业务交叉、产品融合的趋势。如新能源汽车产业一般带动系数较大,产业链比较长,所以,其产业发展要考虑联动开发,形成产业链和产业集群。

其三,在企业层面,随着科学技术的日益交叉和融合,技术与市场的复杂性与不确定性不断提高,技术创新的复杂性、艰巨性、长期性在增大;企业为应对全球化和产业结构的变化,在战略上越来越专注于核心业务与核心竞争力,企业的专业化发展趋势使企业在战略上表现出越来越强的外部化特征,内部研发不再是唯一的技术源,在内部研发能力基础上,有效吸收和利用外部技术源,可以实现低成本与高收益的创新。如日本在高级存储器领域大幅超越美国的成功秘诀在于,其“官产学”组建联盟,日本称其为“研究组合”,政府研发补助,形成的大量专利、实用新型、商业秘诀,参加企业均可无偿使用,对企业整体技术水准的提升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宣传国家科技政策,展示国家科技形象,参与国际科技舆论竞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网文章及图片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