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第一财经技术与创新大会在沪举行,远景能源CEO张雷就能源互联网重构能源未来作主题演讲。
“90后”可再生能源已经
让人类进入可再生能源时代
可再生能源行业在20世纪90年代才开始真正发展,张雷认为我们现在正身处于可再生能源时代,2015年当大家还在抱怨雾霾的时候,全球新增电力装机可再生能源已经超过化石能源,60%的能源投资在可再生能源里。而前一段时间,在德国目前能源方面已经在某个时段实现了100%的能源的供给来自于可再生能源。
张雷认为,可再生能源就像“90后”,需要更有耐心和更包容地被对待。作为“90后”,可再生能源正在成为能源世界的中心,这个中心的地位来自于它的本质,它是一个绝对有经济竞争力的一种能源形式,也是一种对社会成本最低社会成本的能源形式。
而这个“90后”带来的是全球能源系统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真正意义深的重构,“我们在进行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化石能源到可再生能源清洁能源的转变和革命,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而且我们看到在未来十年、二十年,这么一个革命,这么一个转型就会实现。”
在过去的十年、二十年不管光伏、风电,基本上是降低每年80%的成本,而储能电池2020年估计也会降低40%。不久前墨西哥远景参与全球风电光伏的项目中价格已经低到3.5,可见可再生能源已经成了世界最具竞争的成本。
张雷指出可再生能源本质不是能源,由于技术的进步,可再生能源的成本会越来越低,可以让风、光得到更多能效的转化,这是因为技术方面的本质上的不同。张雷认为,如果再给这个“90后”10年、20年的时间,它最终会接近零边际成本。
让人类和互联网成为
可再生能源时代运行机制
张雷认为互联网是服务于某种目的,而在他眼里这个目的就是正在进行的可再生能源的转型。在以可再生能源为中心的时候,完成从需求决定供应到供应决定需求的革命。
想完成这样的转型必须充分利用90%、100%不确定、波动性的、间隙的能源,张雷认为这恰恰是整个互联网最擅长做的事情,能够把数以十亿计的发电、充电网络、储能电池、一系列风力发电设备、智能控制器,一系列的设备能够像一个交响乐团智慧空间一样,有超级的大脑运行这样一个未来能源。
而能源世界的重构在孕育无数机遇的同时,也将带来巨大的挑战。十年前,德国电力90%由传统化石能源的公司提供,但到了去年,德国可再生能源的90%是普通的老百姓在提供,而这些大的化石能源集团他们只提供了10%的可电力。
而今天,可再生能源电力已经占德国30%的能源需求,“我想到90%可能差不多15年的时间,远远比很多公司快。”这是一场普通群众和大型电力集团的博弈,而这个博弈的过程90后扮演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
张雷把全球电力能源分为两部分,恐龙和能源的新星。“这些新星可能看起来非常不引人注目,但是他们恰恰像当初的人类一样,前面已经发生,这是已经发生的未来。”
张雷认为在未来的十年、二十年、三十年,将有上百万亿美元的资金从化石能源领域转移到可再生能源领域,这是人类历史上的一大挑战,也是商业投资的一大机会。“这个领域的机会我想是超过任何的机会。”张雷如此说。
远景致力于打造
整个能源系统Uber的模式
张雷指出未来的能源和成本将接近于零,当技术足够先进的时候,转化成本将会非常低。而因为“90后”的波动性和间歇性,未来在能源领域里面供需的平衡将是最重要的主题。
这一点在Uber身上有很好的体现,当供应有限的时候,Uber可以要求给三倍,掌握整个系统的布局和供需之间的平衡,这是未来一个企业的模式。软件公司和工程层技术公司两者高度结合才能在贷款之间赚取更多利润,张雷说:这是需要非常深刻的领域支持,和对能源系统本身的洞察力,因为这不像送外卖和上门洗车一样简单,而这背后涉及的是能源技术和迭代。
关于未来远景的合作模式,张雷表示可能会实行以第一基金和原始互联网结合来替代传统电力企业的模式。Pattern风电光伏资产从南美到北美到欧洲全部基于远景的windos操控整个风力发电设施、光伏电站。
并成为格林威治和阿波罗的平台,他们依托远景这样数字化的相当于是O2O的平台,从数字化风电里设计。而远景则作为一个整个领域平台运作者和整个生态系统的承载者。
“包括我们在光伏方面有阿波罗评级系统和阿波罗管理平台,目前帮助中国平安如何让基金高速、有效低风险的开发新能源资产,而这背后我们如何通过物联网平台进行全新周期的管控帮他们降低风险,所以这里面看到远景背后布局的理念。”张雷说。
一个多月之前远景还投资全球最大的电动汽车充电网络ChargePoint,成为其最大战略投资伙伴之一,ChargePoint目前控制3万台充电设计,这背后是能源互联网实现的有效的路径。并且最近远景已经成为数字能源大数据公司Autogrit最大的战略投资人。
远景的另一个方向是致力于打造全球能源互联网的生态系统,将与德国能源公司整合三个生态系统公司开创可持续的未来。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宣传国家科技政策,展示国家科技形象,参与国际科技舆论竞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网文章及图片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