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氢能科技 沙蓬绿色种养产业模式 联源科技 超联科技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西藏发挥高原资源优势 开发利用清洁能源

   2016-05-26 太阳能新闻网
55
核心提示:2016年5月24-26日,西藏能源研究示范中心(以下简称能源中心)、西藏新能源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以下简称联盟)、西藏太阳能学会(

2016年5月24-26日,西藏能源研究示范中心(以下简称能源中心)、西藏新能源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以下简称联盟)、西藏太阳能学会(以下简称学会)组团代表西藏参加在上海举办的第十届(2016)国际太阳能产业及光伏工程展览会(以下简称SNEC)。SNEC是由科技部批准,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亚洲光伏产业协会等16个国际机构和组织联合主办的光伏盛会。展会云集了海内外最新的光伏生产设备、材料、光伏电池、光伏应用产品和组件,以及光伏工程及系统,1500多个参展商携带了数以万计的光伏技术和产品,所展示的技术和产品涵盖了太阳能产业链的每一个环节。SNEC从2007年第一届的1.5万平方米,发展到2015年的16万平方米,来自全球90个国家和地区的机构参展,其中国际展商比例占30%,已经成为在中国、在亚州、在全球最具影响力的国际化、专业化、规模化的光伏盛会。

世界屋脊,阳光普照。西藏,这块离太阳最近的地方,是全世界太阳辐射最强的地区之一,有着得天独厚的太阳能资源优势。全区大部分地区太阳能辐射年均达6000-8000兆焦耳/平方米,超过同纬度平原地区一倍左右。同时,日照时数也是全国的高值中心,全年平均日照时数在3300-3600小时。在当今世界能源紧缺、气候变暖、环境污染严重和世界能源结构革新的局面下,开发利用绿色清洁能源成为全世界关注的热点。世界屋脊是欧亚大陆的生态屏障之一,太阳能资源作为绿色清洁能源在西藏地区的开发利用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和极其深远的意义,太阳能的充分应用不仅能够减轻西藏对化石能源的依赖、保护生态环境,有力地促进西藏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造福百姓,而且能够极大地保护欧亚大陆的生态和气候,为全球生态和气候的改善发挥独特的作用,作出特殊的贡献。这次以能源中心、联盟、学会为代表的西藏团队是第二次参加SNEC,也正好是在联盟刚刚正式成立后,由西藏大学、西藏开发投资公司、华为技术公司、阳光电源等多家联盟成员单位共同参与的一次活动。

此次展会西藏团队向行业内人士、普通观众展示了西藏得天独厚的太阳能资源和多元化的需求,以及由能源中心引进和开发的多种经济、实用、时尚的太阳能产品。展示的产品吸引了众多中外客户和媒体前来咨询、寻求合作,同时也有许多光伏领域专家、学者和企业家们对西藏的太阳能资源、应用环境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于此同时,西藏团队在现场与专家、企业就光伏发展的趋势、技术等各方面进行交流和探讨,为研发适用于高原环境的太阳能产品和探索太阳能新技术寻找途径。

西藏团队成员和能源中心的专业技术人员参观了光伏生产设备和材料、光伏电池、光伏产品和组件以及光伏工程和系统等方面最新技术和产品,并结合自身承担的光伏移动测试车、光伏户用系统、光伏水泵、新能源电动车、太阳能与绿色建筑、国际智能电网与储能技术及装备等项目,使专业技术人员对太阳能领域前沿技术及产品有了更多的认识和了解,对今后在运用太阳能解决西藏地区农牧民群众生产生活用电、用能问题和推进高原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提供技术支撑。

本届光伏展会展示了太阳能产业不同寻常的魅力,反映了当前全球光伏产业的最新动向,为中外光伏企业、机构提供了展示自己创造智慧和技术成果的机会,也是一个交流的平台,更是一个充满合作和机会的平台,让更多从事太阳能行业的有志之士达成共识。与展会同期举行的SNEC光伏大会,会议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精彩纷呈,吸引相关业者聚首上海。

能源中心作为西藏团队的代表之一通过参加此次国际性的光伏行业盛会,向业界人士展示了西藏丰富的太阳能资源和多元化需求,也结识了更多有价值有品质的合作伙伴,为今后在西藏开展太阳能应用提供技术和产品支持,为促进西藏太阳能产业健康有序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随着全球气候的变暖和能源的紧缺,太阳能的利用已经进入全球共同行动时期,让西藏丰富的太阳能资源得到应有的和充分的利用,造福西藏,造福民众,为人类创造了一种新的生活形态,使社会及人类进入一个节约能源减少污染的时代,“日光之域、驭光前行”是一个美丽的愿景,是正在慢慢实现的愿景,这是西藏新能源从业者的时代责任和重大使命,也是不竭的动力源泉,更是不懈的幸福追求。

新能源,新视界。也许不久的将来,我们都可以用上太阳能的手机、电脑,可以开上太阳能充电的汽车,可以用上更多绿色环保的太阳能产品,利用西藏丰富的太阳能资源,建设低排放、低能耗的区域,从根本上解决农牧民群众用电难问题,是西藏新能源从业者奋斗的目标。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宣传国家科技政策,展示国家科技形象,参与国际科技舆论竞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网文章及图片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