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氢能科技 沙蓬绿色种养产业模式 联源科技 超联科技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张国宝:中国需要什么样的新能源才能缓解雾霾?

   2014-04-24 新浪专栏
57
核心提示:因为雾霾,新能源汽车比任何时候都引人关注,不仅社会关注,政府也很关注。人们必然要找到替代汽车传统能源的新能源,这可能是关

因为雾霾,新能源汽车比任何时候都引人关注,不仅社会关注,政府也很关注。人们必然要找到替代汽车传统能源的新能源,这可能是关系到汽车厂家未来生死存亡的问题。现在可能除了传统的化石能源以外,还找不到非常明显可以替代化石能源燃料的能源。

中国现在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汽车生产国,去年生产了2212万辆汽车,比前年增加了14.8%,其中乘用车1808万辆,增长幅度比整个汽车的增速还要高,达到16.5%。中国人除了买房子,最重要还是买车,有的年轻人甚至把买车摆在买房子前面,汽车消费一直非常旺盛,尽管经济一位数增长,汽车还是两位数增长。

这对我们搞能源的来讲,造成了很大压力,光是汽车增长这一块每年增加的油品消耗需要三千万吨。平均一年一辆车一吨多,我们过去算过,一辆车一年大概1.5吨油,这样对我们的原油压力非常大,这是造成中国原油对外依存度持续增加的重要原因。

另外,就是排放的压力,北京的雾霾问题其实远不止北京有,包括上海等地区现在也有雾霾,经济发达地区或多或少都有雾霾。我们的压力非常大,所以新能源汽车比任何时候都引人关注,不仅社会关注,可能政府也很关注。

去年电动汽车的生产量实际上增长很快,中国生产17533万辆电动汽车,增幅高达39.7%,速度还是不低的,但总量不是很大。今后新能源汽车到底向什么技术方向发展?实际上无论产业界还是科技界都还是有争论的。

现在议论比较多的电动汽车有美国的特斯拉,攻势很厉害,也可以说叫特斯拉冲击,但是纯电动汽车是不是将来一定是汽车技术的革新方向?事实上产业界、汽车界还是有争议的。

现在电动汽车分为充电式和插电式,这两种电动汽车都需要高性能的储能电池,但是储能电池还没有真正技术上的突破,无论我们国内的比亚迪也好,还是美国的特斯拉也好,我和他们老板当面谈过,他不跟我主动讲电池有多重。我问电池多重?他才说六百公斤,我们的比亚迪也是六百公斤,都是在这个水平上,但是储能电池的研究也很活跃。

在汽车领域当中,用的基本上都是锂电池,我们国内比亚迪用的磷酸铁锂电池,特斯拉用的是松下的镍钴铝锂电池。现在又出现了“锂空气电池”,还有储能更大“?电池”,这些新型电池崭露头角,至少研发非常迅速。另外还有国际上还有一个观点认为电动汽车所用的锂电池很难在短期内技术上有所突破,所以日本的汽车厂家共同联合起来又转去搞燃料电池去了,他们认为燃料电池可能将来还是方向。

另外,国内采取最简单易行的办法就是柴油汽油改为天然气加注,特别卡车的加注非常盛行,深圳的中集公司、陕西重型汽车都在做改装汽车,就是改成可以加注天然气,或者双燃料汽车,两种都可以加。

汽车燃料方面我们过去搞过乙醇汽油,我在位时在东北三省和河南、安徽推广乙醇汽油,每辆车加的油里面都有10%的乙醇。但是过去拿玉米做,后来温总理对于粮食安全很重视,不让用玉米做,现在发明了用植物秸秆来做。还有生物柴油用废弃的食物油来做,当然地沟油进入餐桌不可以的,可以变成柴油加在里面。

有些国家制定汽油标准,必须有5%的废弃油在里面。这样一些新的产业出现了。甚至上海世博会上出现超级电容器,就是迅速充电,汽车停站时候鞭子升上去和电网接触,可以几秒钟马上充上电,然后跑一公里,汽车到下一站旅客上下车时马上又充上电。

这就是使用了超级电容器,这个研发也非常快。围绕着汽车能源五花八门,但是最后哪个胜出不好说,包括特斯拉有人赞扬也有人说不是很好,各种各样的议论都有。

但是不管怎么雾霾是坏事,它也促进了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从辩证意义讲任何坏事也能变成好事。要促进汽车产业产生革命性的变化,现在汽车已经成为人们生活当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中国人现在慢慢也离不开汽车了,我们这几年建设起来庞大的高速公路网,与汽车相关的社会系统,驾驶员、维修工人,据说每六个人就业就有一个人跟汽车有关系。你很难想像有朝一日汽车不开了怎么办?那么多高速公路趴在那里怎么能行?很难设想。

所以,人们必然要找到替代汽车传统能源的新能源,这可能是关系到汽车厂家未来生死存亡的问题。无论是谁都躲不开这一点。现在小轿车有了很多的替代方法在研究,卡车的突破更难,现在可能除了传统的化石能源以外,还找不到非常明显可以替代化石能源燃料的能源,现在只能在节油上下更大功夫。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宣传国家科技政策,展示国家科技形象,参与国际科技舆论竞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网文章及图片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