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氢能科技 沙蓬绿色种养产业模式 联源科技 超联科技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可再生能源是全球能源结构脱碳的直接方式

   2016-01-07 中国科学报
61
核心提示:近日,国际可再生能源署(IRENA)发布题为《反思能源:可再生能源与气候变化》的报告指出,可再生能源是各国实现气候目标,同时促

近日,国际可再生能源署(IRENA)发布题为《反思能源:可再生能源与气候变化》的报告指出,可再生能源是各国实现气候目标,同时促进经济增长和就业以及支持可持续发展的核心要素。至2030年使可再生能源占全球能源总量的份额加倍,再加上提高能源效率,可以完成全球控温2℃目标的一半。

报告指出,发展可再生能源会促进全球经济增长和可持续发展,并且2030年过渡到可持续能源的未来在技术上和经济上是可行的。有效应对气候变化行动需要加强对可再生能源的投资,报告建议未来需要采取以下5个行动。

(1)加强可再生能源的政策承诺。有利的政策和监管框架可以创建稳定和可预见的投资环境,有助于克服障碍,并确保投资项目带来可预测的收益。制定可再生能源目标和专门的政策工具来实施该目标,可以提供强有力的市场信号,反映出政府对该行业发展的投入。从国家的角度出发,配套措施可以通过引入适当的能源价格体系,为可再生能源创造公平竞争的环境。

(2)促进可再生能源投资。未来仍需增加公共资金投资,但可再生能源大部分的新增投资应该来自私营部门。为动员私人融资,未来战略必须专注于降低风险的手段和结构性金融工具,最终开发丰富的项目,并充分利用项目融资和再融资机会。发展中国家中扩大可再生能源投资需要专门负责降低风险的机构,这些机构要同时利用气候融资和传统的发展资金渠道。

(3)构建制度、技术和人力资源能力,支持可再生能源发展。明确机构的定位,同时透明和简化程序,可以减少交易成本,使项目更具吸引力。从政策和监管设计到项目准备、评估、开发和融资,政府部门、金融机构和监管机构需要提高相关技能。为确保基础设施建设和配套法规与不断加速的可再生能源发展保持同步,不同利益相关者之间必须加强协作。

(4)利用可再生能源对可持续发展的交叉影响。实现能源的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将使能源系统实现转型,同时帮助其他SDGs目标的完成,例如扶贫、水资源和城市。获得可靠的、具有成本效益和环境可持续性的现代能源服务具有多重发展效益。值得强调的是,可再生能源方案可以提高电力的普及水平,提高生产率,创造就业机会,改善水资源安全和促进减贫努力。

(5)加强可再生能源发展的地区参与和国际合作。区域方法和共同计划可以降低成本,带来规模经济,吸引投资,提高融资能力,促进跨境贸易,使全球在加速部署可再生能源方面共同进步。为实现国家目标和雄心,所有国家将从区域和国际合作带来的协调一致的行动中受益。政府应该利用一切机会,参与可再生能源和气候减排并加强合作。

未来一氧化二氮对臭氧层的破坏潜能加倍

《地球物理研究快报》近期发表题为《未来气候中N2O的臭氧耗减潜能变化》的文章,指出未来气候变化将导致到2100年一氧化二氮(N2O)的臭氧耗减潜能加倍。

N2O是目前人为排放的损耗臭氧的主要物质,该物质会在平流层中通过多种化学反应分解成氮氧化物,最终导致臭氧破坏。通常特定化合物的臭氧耗减潜能评价都是针对长寿命的卤化碳。温室气体升高引起的平流层动力学和化学过程的变化势必会影响N2O对未来臭氧层的破坏潜力。瑞士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的研究人员利用未来气候变化的不同情景,分析了N2O的臭氧耗减潜能。研究结果表明,与大气中浓度较高的二氧化碳和甲烷相比,至2100年N2O等物质对臭氧的破坏程度较低。即便如此,到2100年,大气化学、温度和空气环流等的变化仍会使N2O的臭氧消耗潜能比2000年翻一番。

全球变暖或致雾霾增多

大气气溶胶会影响空气质量和改变地球辐射平衡。近日,《自然—气候变化》期刊发表题为《全球变暖下的气溶胶负担和辐射效应的增加》的文章指出,随着全球变暖,大气中气溶胶将会显著增多,未来可能更多地出现雾霾。

来自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埃克森美孚研究和工程所、英国雷丁大学的研究人员利用ACCMIP、CAM4和CAM5等模式,分析在典型排放路径RCP8.5下,自然来源(沙尘气溶胶和海盐气溶胶)和人为来源(如硫酸盐气溶胶、黑碳气溶胶和有机质气溶胶)的气溶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模拟结果表明,到2100年大气中大部分种类的气溶胶都会显著增加,在热带和北半球中纬度地区更明显。人为来源气溶胶的地面浓度和悬浮量明显升高,其中硫酸盐气溶胶悬浮量增加12.5%,黑碳气溶胶和有机质气溶胶增加20%以上,细颗粒物PM2.5也增多。自然来源的沙尘和海盐气溶胶悬浮量分别增加2.9%和5.2%。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宣传国家科技政策,展示国家科技形象,参与国际科技舆论竞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网文章及图片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