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美国宇航局(NASA)官方网站报道,在其核光谱望远镜阵列(NuSTAR)观测帮助下,科研人员绘制出了仙后座A超新星爆炸后形成的放射性物质分布图,从而揭示了恒星爆炸的机制。这一研究成果发表在2月20日出版的《自然》杂志上。
核光谱望远镜阵列(NuSTAR)于2012年6月发射升空,用于观测来自天体的5keV到80keV(千电子伏)之间的高能X射线,其影像清晰度比观测同光谱区的任何其他望远镜都要高至少10倍,敏感度则提高至少100倍。这是第一个能够观测超新星遗迹中放射性物质分布的天文望远镜装置。在其绘制的仙后座A星遗迹图中,科研人员观测到在中心位置放射性物质钛44聚集成块。钛44是超新星爆炸的产物,其分布的位置揭示了仙后座A爆炸时能量运动的过程。
仙后座A是银河系内中已知的最年轻的超新星遗迹,其爆炸距今仅几百年时间。其形成过程至今有很多未解的疑问,也将进一步鼓励科学家探索宇宙之谜。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站文章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