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氢能科技 沙蓬绿色种养产业模式 联源科技 超联科技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以史为鉴:中国能源结构必将走向清洁化

   2015-12-07 太阳能新闻网
42
核心提示:落后的、粗放的化石能源发展方式终将被替代,中国和世界能源发展必须走向清洁、高效、安全开发利用之路。近一段时间以来,中国经

落后的、粗放的化石能源发展方式终将被替代,中国和世界能源发展必须走向清洁、高效、安全开发利用之路。

近一段时间以来,中国经济“泡沫说”甚嚣尘上,有外国研究机构认为,中国正处于“信贷泡沫”“投资泡沫”和“房地产泡沫”这“三重泡沫”之中,看空中国的声音不绝于耳。与之相对,国内乐观派认为,中国仍有潜能维持20年左右8%~9%的增速。

过分悲观和过分乐观都不是经济正处在“十字路口”的中国应有的心态。中国经济能否进入适应国内国际形势的“新常态”,能否保持不影响就业、维持内外大抵平衡、提升国民福利水平的经济增速,是决策层和学者们亟须思考和探索的重大问题。笔者认为,能源是这些问题的关键方面,将扮演重要角色,发挥关键作用。

迫在眉睫的能源革命

“能源”是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看得见、摸得着的直接强大动力。虽然目前中国经济面临“保增长”与“治污染”的巨大挑战,但我们已经看到了党中央、国务院进一步提升、完善和践行“科学发展观”的决心,高能耗、高污染、高成本治理的发展老路很难维系。

中国必须出台和实施既能支撑一定经济增速以助力全国总体上跳出中等收入陷阱又将保持环境友好能给后世子孙留下美丽山河的能源发展战略。

2013年,中国城镇化率已经达到53.73%,这标志着中国已进入工业化和城镇化加速发展阶段。据世界银行的研究,中国城镇人口年均消耗能源约为农村人口的3~4倍。

因此,在可预见的将来,随着中国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GDP翻番的进程中,人均能源消费需求无疑将继续增加,中国能源消费总量也将继续增长,以往粗放式的能源利用方式不可持续,能源清洁高效发展之路迫在眉睫。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审时度势,高屋建瓴,首次提出能源消费革命、能源供给革命、能源技术革命、能源体制革命和国际能源合作的“四革命、一合作”能源发展战略,为中国能源清洁发展指明了方向。

但是,具体而言,中国能源结构如何调整,如何才能走清洁高效发展之路呢?笔者认为,应首先以史为鉴,通过了解能源演化的历史及其与人类进步的相互关系来理清思路和找到中国能源结构转型升级和清洁高效的发展模式。

资源服从边际收益递减规律

发生在英国的第一次能源革命使人类文明从有机能源时代走向化石能源时代,煤炭成为人类能源消费结构中的主体能源,促使人类摆脱有机能源的束缚,进而推动了人类工业文明和促进了人类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14世纪到18世纪,人类总体上还处于农业或使用有机能源的时代,城镇化率很低。

然而,随着人口数量指数般的增长,以木材为代表的有机能源受到资源边际收益递减规律的影响,已经无法满足英国的能源需求。英国率先开启了能源革命,煤炭为代表的化石能源逐渐替代了以木材为代表的有机能源,真正成为了人类能源消费结构中的主体能源。与16世纪60年代相比较,英国木材占总能源比例从33%降到了19世纪中叶的0.1%,而煤炭占比则从11%上升到92%,煤炭等化石能源责无旁贷地托起了人类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任。

到1890年,英格兰和威尔士的城镇化水平已经达到61.9%,而苏格兰也提高到50.3%,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从5.5%增长到27.5%,超过20万人的城市数从只有伦敦市迅猛增加到至少30个城市。

随着蒸汽机等技术创新和煤炭的广泛使用,西欧其他国家也相继大范围地使用煤炭,进而又辐射到美洲地区,这是人类社会的第一次能源革命,它导致了工业革命、产业结构变革、农业革命、人口结构变革、职业结构变革和城市发展等一系列深刻的社会经济变革,从而拉开了全球经济持续增长的大幕。但同时也要看到,煤炭粗放式使用也造就了诸如伦敦“雾都”式的环境污染等的负面影响。

英国第一次能源革命以来,人类社会进入化石能源时代,随后石油在很多方面代替了煤炭在人类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包括石油和煤炭在内的化石能源仍在世界一次能源结构中占据重要位置。无论石油还是煤炭都是高碳类能源,大量的粗放式使用对环境和大气都会产生负面影响。

同时,资源的边际收益递减规律是客观法则,在经济增长模式变革中有机能源的资源边际收益递减规律由于煤炭的替代作用而有所缓解,但是该规律仍然存在而不会消失。从长期来看,化石能源存量是有限的,在未来一定时期内也会受到资源边际收益递减规律的影响。同时也必须看到高碳化石能源目前的利用方式仍然是粗放型的。

可见,落后的、粗放的化石能源发展方式终将被替代,中国和世界能源发展必须走向清洁、高效、安全开发利用之路。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宣传国家科技政策,展示国家科技形象,参与国际科技舆论竞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网文章及图片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