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氢能科技 沙蓬绿色种养产业模式 联源科技 超联科技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摆脱化石能源 听《中国可再生能源发展路线图2050》怎么说

   2014-12-18 能见派微信
46
核心提示:中丹可再生能源发展项目告一段落,其最主要的成果《中国可再生能源发展路线图2050》今日火热出炉。路线图描绘了中国风电,太阳能
        中丹可再生能源发展项目告一段落,其最主要的成果《中国可再生能源发展路线图2050》今日火热出炉。路线图描绘了中国风电,太阳能、生物质能未来发展的路径和趋势。能见派第一时间披露路线图主要内容,顺便听听国家能源局史立山副司长、发改委能源研究所和国家可再生能源中心专家如何解读。

摆脱化石能源

《中国可再生能源发展路线图2050》主要结论

中国风电发展路线图:

中国太阳能发展路线图:

主要观点:

太阳能光伏发电电池技术研发将保持活跃,提高转换效率及降低制造成本仍是未来主要发展方向。

光伏发电成本仍会保持下降趋势,2025年将全面实现光伏平价上网。

分布式光伏在政策导向下将由16%的市场份额逐渐扩大,近中期内将和集中开发持平,中远期看,分布式光伏受建筑资源饱和的限制而趋于市场稳定,而集中式光伏电站将由于足够的荒漠戈壁资源、电网建设和消纳能力的加强而更具强劲开发潜力。

太阳能热发电,中期内作为中间负荷与峰值负荷有望实现与常规能源的价格竞争,并可能通过太阳能碟式热发电及太阳能冷热电联供技术的突破,来推进分布式应用。

太阳能热利用中技术成熟、广泛应用的方式集中在中低温领域。近中期内,太阳能热水三联供(供热水、供暖和供冷)系统的成本将大大降低,可以实现商业化开拓。从中远期看,太阳能中温热利用在工农业领域有望发挥巨大节能减排作用。

中国生物质能发展路线图:

中国生物质能的资源主要来源是社会生产活动过程中产生的剩余物和废弃物。

中国未来生物质能产业发展仍将坚持"不与人争粮、不与粮争地"的基本原则。

到2030年,中国各类生物质能技术提供能源产品的成本均可等于或低于同时期、同类化石能源产品的总成本。

2030年前,生物质能产业主要以发展生物质发电、供热和生物燃气为主。

2030年后,生物液体燃料将进入高速发展时期,原料增量将基本用于生物液体燃料的生产需求。

综合资源、技术和市场容量等因素分析,到2050年,生物质能利用可替代化石能源总量将超过3亿吨标准煤。

到2050年,生物质能资源可获得总量约为6亿吨标准煤,其中能源作物和植物的可获得量约为1.5亿吨标准煤。

发改委能源研究所副所长、中丹可再生能源发展项目执行主任王仲颖:

我个人觉得第一步的研究成果,就是中国2050年高比例可再生能源发展情景暨途径研究。

给大家展示的是第一步研究成果的结果,2050高比例可再生能源方向到底得出什么结果,到2050年终端能源消费量32亿吨标准煤,电力占整个终端能源消费60%以上,直接消费的化石能源为9亿吨标准煤。电力供应中非化石能源发电占比达到91%,可再生能源发电占比占了86%。

2050年一次能源供应量34亿吨标准煤,非化石能源占比达到66%以上。2050年非化石能源产量22.4亿吨标煤,到2050年,国民经济要7倍于2010年的水平,年均增长速度在5%左右。届时人均GDP是3万美元(2005年的美元价值)。

生态环境会达到什么样的效果呢?如果我们能够实现的话,各种污染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重金属的排放量低于中国1980年的排放水平。2050年二氧化碳排放量30亿吨,2010年我们国家二氧化碳排放量是67亿吨,届时人均排放2.17亿吨。我给大家两个数据,2010年世界平均水平人均4.4吨二氧化碳排放量,90年世界平均水平人均3.99吨。电力部门二氧化碳排放量14亿吨,2010年电力部门排放量是32亿吨,下降一半多,这就是91%非化石电力的贡献。所以如果实现这个情景,中国将真正进入生态环境美好美丽中国的时代。

一起探讨一下这个情景的可行性。在我们情景设计里,到2050年中国汽车保有量应该是5亿辆左右,这当中4亿辆是电动车。未来电力将主宰能源系统,风电、太阳能发电将主宰电力系统。能源的供应将依托能源互联网,这4亿辆电动汽车首先就对未来电力市场是一个巨大的支撑。4亿辆电动汽车将支撑电力系统的稳定、可靠,甚至更高效的运行。

为什么?再举一个简单的例子,电动汽车支撑北京电力系统的模拟分析。北京现有汽车保有量接近600万辆,假设2030年发展到1000万辆,如果其中50%,也就是500万辆是电动汽车的话,每辆电动汽车为电网的贡献反馈按照充电的7个千瓦,这辆电动汽车续航能力在100-120公里左右,可以拿出7个千瓦给电网做贡献。届时500万辆电动汽车就可以将北京的电力峰谷差削平。

再进一步思考,技术进步。摆在我们面前的就有美国的特斯拉,续航能力在500公里以上,最近看到网上的消息,西班牙石墨烯电池可以使电动汽车续航能力达到一千公里,如果续航能力达到稍微保守的300公里,每一辆电动汽车给电力系统贡献就可以从7千瓦增加到20千瓦。那时候仅电动汽车这一项,200万辆最多不超过300万辆电动汽车,就可以使北京的电力系统没有峰谷差。

电动汽车只是未来众多支撑电力系统的技术之一,未来还会有各种储能技术,智能信息传递和控制技术等等。

国家可再生能源中心副主任高虎:

总的来看我们国家风能资源足够支撑我们大规模风能发展的目标。国家也制定了九个千万千瓦级的风电级别,布局在三北和沿海地区。我们对七大基地各个时间节点发展做了研究,具体结论是七个基地经济可开发量可以达到10亿千瓦以上。

我们国家太阳能资源也是非常丰富,即使中东部资源不是特别好的地方也远远比欧洲好得多。太阳能利用技术很多,包括热发电,在这些技术路线之中也都存在自我相互竞争的关系,所以做路线图是非常难以很准确描述各个技术未来发展方向。但是不管怎么样,成本不断下降,技术的不断创新,使光伏发电,光热发电,太阳能热利用主要的发展驱动力。

生物质能技术比太阳能利用技术还要复杂。总的来看生物质能潜力非常大,可以达到三亿吨总的规模,目前来讲利用量不大,只有10%。针对废弃物、种植类作物,农林剩余物做了未来可获得量的研究,不同时间节点,现在来看纤维素类农业废弃物总量来说还是最大的。

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司副司长史立山:

丹麦是全球风电占全部发电量占比最高的国家,13年发电量占到全部发电量32%,丹麦生物质能在全部能源消费中的比重也达到了18%,目前丹麦已经是典型的分布式能源系统,具有未来电力系统的典型特征。过去是有限的几座大电站,现在已经变成了几百座分布式电站,除风电外,大部分以天然气和生物质能为燃料。丹麦50%电力是热电联产的电厂生产的,特别时期运行非常合理。丹麦热电联产普遍都有储热设施,把多余的热能存储起来,存满了就可以发电,这样的能源效率是非常高的。即使是丹麦火电机组也具有非常高的灵活性,最低的处理丹麦多次给我们介绍,可以达到最大负荷的最高处理的10%,这在我们这里是难以想象的,就不用说做了。

我们想的不是技术问题,更多的应该是利益问题,这就表明丹麦不仅具有先进的清洁能源技术的生产能力,更重要的是已经建立了一套科学的实验清洁能源运行的管理体系。丹麦所以能够做到这一点最重要的是形成了历史增长的发展理念,2009年就制定了到2050年完全摆脱化石能源消费的宏伟战略,并且在脚踏实地的进行实施,不是空谈。2020年他们的目标是风电占到全部发电的50%,可再生能源要占到全部能源消费的35%,这为全球可持续发展和能源转型做出了表率,也是需要我们去很好学习和借鉴的。

近年来,我国可再生能源发展很快,特别是风电和光伏发电规模增加。与丹麦相比,我国能源供应主要是煤炭,非水电可再生能源在能源电力消费比重都比较低。特别近几年北方可再生能源丰富的地区,一方面大量燃烧煤炭,另一方面许多清洁电力无法并网的不合理现象普遍存在,这在丹麦专家看来是难以理解的,这也表明我们还没有建立起适应可再生能源特点的电力运行管理体系,还没有建立起优先利用可再生能源的理念和意识。

通过中丹项目合作,我们既认识到了我们与丹麦之间存在的巨大差距,也通过了解丹麦高比例情景能源方面的成功经验,更认识到了我们国家未来清洁能源空间和潜力是巨大的,必须下更大的力气做好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工作。总书记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六次会议上明确提出,我们要着力推动能源生产消费革命,在中美应对气候变化的联合声明中已经提出中国将在2030年碳排放达到峰值,非化石能源在一次能源消费中的比重达到20%,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转变思路,在努力提高利用效率的同时必须要着力推动可再生能源的规模化发展,丹麦的成功经验也坚定了我们发展可再生能源的信心和决心。

我们应该看到全球所有的发达国家,没有一个是以煤为主的,大部分都是石油天然气为主,而且都在实现能源转型,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很多国家都已经有了明确的目标。所以我想以煤炭为主的能源体系是支撑不了国家现代化的,这可能是一个国际的经验,要想真正实现国家的现代化必须要转变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我们可以开发更多的天然气,可以建设更多的核电,但不可以依靠煤炭,这应该是一个国家发展的规律。

目前我国的煤炭产量已经超过40亿吨,不仅带来生产安全问题,还造成了大量的采空区土地塌陷,也带来了严重的地下水资源的破坏,大气和土壤的污染等生态问题。铁路近60%是运输煤炭,无论如何实现煤炭清洁利用,开采和运输带来环境和社会问题都是无法避免的。因此,要实现国家现代化必须改变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最终摆脱对煤的依赖,这是经济社会发展所必要的。我们必须有这样的认识,有认识才会有行动。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宣传国家科技政策,展示国家科技形象,参与国际科技舆论竞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网文章及图片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