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氢能科技 沙蓬绿色种养产业模式 联源科技 超联科技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城镇可再生能源比达11.5% 深度影响能源格局

   2016-05-09 中电新闻网
43
核心提示:2月份,国务院发布《关于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若干意见》,提出进一步促进新型城镇化健康有序发展。4月份,国家发展改革委发

2月份,国务院发布《关于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若干意见》,提出进一步促进新型城镇化健康有序发展。

4月份,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国家新型城镇化报告》,集中介绍了新型城镇化的探索和进展。

5月份,《成渝城市群发展规划》印发实施,成为继哈长城市群后今年以来第二个获批的城市群发展规划。

“十三五”开局以来,我国推进新型城镇化动作不断。在诸多规划中,能源建设是重要一环。我国提出把生态文明理念全面融入其中,意味着新型城镇化的进程必将伴随着能源生产消费方式的转变。那么新型城镇化对我国能源发展有何影响?在这一过程中能源将如何布局?

城镇化将伴随能耗持续增长

《国家新型城镇化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显示,截至2015年,我国城镇人口总量达到7.71亿人,城镇化率达到56.1%,已高于世界平均水平。

城镇化率挂钩着很多经济指标,1996年以来的数据显示,城镇化率每提高0.14个百分点,需要经济增长提高1个百分点。而城镇化率每提升一个百分点,将拉动能源消费8000万吨标准煤。

城镇化会增加能源消费总量,这一点在业内已成共识。根据规划,到2020年,我国城镇化率将达到60%。这意味着未来5年,仅城镇化率提升这一个动因就将使我国能源消费总量增加3.2亿吨标准煤。

《报告》还透露出一个信息,当前我国城市数量总体偏少,我国也提出培育发展一批中小城市。这意味着未来我国城市数量将显著增加,而能源的供应将更加集中。根据“十三五”规划,我国预期到2020年能耗总量控制在50亿吨标准煤以内,还是有不小的压力。

数据显示,当前我国城乡人均用能差距约为1.4:1,大量人口进入城镇意味着生活用能的大幅提升。

国家气候战略中心副主任邹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和发达国家相比,城乡二元结构特征明显,仍有近一半人口在农村,还有相当数量的贫困人口和低收入人口,中产阶级太少。未来将形成大量城镇人口,对能源消费意味着什么,值得关注。

这些因素决定了我国未来发展路径。

城镇可再生能源比重已达11.5%

在能耗总量增加难以逆转的情况下,

如何优化能源结构就成为新型城镇化过程中的重要课题。

在我国新型城镇化规划中,城镇可再生能源消费比重是一个重要指标。规划提出到2020年这一比重将达到13%。

《报告》透露,截至2015年,我国城镇可再生能源消费比重已达11.5%。同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2%。

我们看到,加上核电,城镇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略高于全国总体水平,客观上表明新型城镇化有助于能源消费结构的改善。

2014年发布的《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提出,将生态文明理念全面融入城市发展。严格控制高耗能、高排放行业发展。加快建设可再生能源体系,推动分布式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地热能多元化、规模化应用,提高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利用比例。

近年来,我国城市基础设施水平提升明显,城市绿色可持续发展平稳推进,2015年水电、风电、核电、天然气等清洁能源消费量占能源消费总量的17.9%。全国万元GDP能耗下降5.6%,绿色建筑总建筑面积达到4.4亿平方米。

“新型城镇化的过程中,在基础设施建设上要避免高碳效应”,邹骥表示,从一开始的城市规划和基础设施规划,如交通设施、电力设施以及人口分布,甚至城市群的布局,要尽量减少交通需求,以后发优势避免高碳锁定效应。在消费型经济背景下,能源需求侧管理也要加强,在建筑、交通和工业部门推广高能效技术。

《报告》显示,伴随着城镇化,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比将会逐步提高。相比第二产业,服务业对资源环境影响较小,能源消耗较少,服务业占比提高,使我国能耗强度持续下降。我国服务业发展水平仍比同等发展水平国家低约10%,比发达国家低约30%,还有较大发展空间。

绿色基础设施建设持续发力

《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提出大幅提高绿色建筑的比例,2020年新建比例要超过50%。各地在绿色城市发展模式上进行了大量探索,此外,绿色基础设施建设也获得推进,如绿色交通、绿色建筑、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等。

《报告》显示,目前全国绿色建筑总面积超4.4亿平方米,占新建建筑比例超20%。

建成分布式光伏发电装机750万千瓦,新增地热能供暖(制冷)面积1亿平方米。

中国建筑金属结构协会光电建筑应用委员会副主任章放向记者表示,作为绿色建筑的重要分支,我国将发布分布式光电建筑发展“十三五”规划。当前,在4318万千瓦的光伏装机中,建筑光伏占比可能都不足6.5%,这是巨大的不平衡。未来建筑光伏占比应当达到1/3左右。

在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建设方面,我国提出到2020年建成能够满足500万辆电动汽车需求的充电基础设施。其中,在北京、天津等12个省份加快发展,预计到2020年,这12个省份电动汽车将达266万辆。

近期,多地发布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建设规划或意见,提出到2020年建设目标。北京市预期2020年推广电动汽车60万辆,建设充电桩达到45.6万个。在私人自用领域,基本实现“一车一桩”,满足私人小客车基本充电需求。上海届时将推广电动汽车26.3万辆,充电设施规模将达21.1万个。河北将推广电动汽车20万辆,建设充电站1970座,充电桩超过6.5万个。

在全国经济增速总体下滑的形势下,城镇基础社会投资对稳增长起到了重要作用,按照2020年我国城镇化率达到60%的目标测算,仅基础设施投资的需求就达40多万亿元。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宣传国家科技政策,展示国家科技形象,参与国际科技舆论竞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网文章及图片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