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氢能科技 沙蓬绿色种养产业模式 联源科技 超联科技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许洪华:从多方面判断 可再生能源可以成为未来的主导能源

   2018-08-23 能见APP
69
核心提示:2018 年8 月 21-23 日2018中国可再生能源学术大会在京隆重召开,大会以绿色能源˙ 创新引领为主题。国家能源局,科协等领导,专

2018 年8 月 21-23 日“2018中国可再生能源学术大会”在京隆重召开,大会以“绿色能源˙ 创新引领”为主题。国家能源局,科协等领导,专家,学者,知名企业家及主流媒体超过千人出席开幕式。

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副理事长许洪华出席会议并作发言。

以下为发言实录:

非常高兴做这个演讲,在过去的一年多,我非常有幸除了做能源方面的工作以外,也参与了煤炭2030的重大项目,并且在做的过程中和智能电网的专家组有很多的交集,所以这一年多我是被强化培训,大家有一些共识对于一些具体问题的看法对于可再生能源,智能电网还是有很多不同的看法。

从能源技术的要求来说,要清洁低碳安全高效这个共识。另外为是可再生能源时代,不过多长时间实现可再生能源时代这个有不同的看法。

另外对于未来能源架构有不同的观点,有的是能源互联网全球互联,特别是大电网的互联,还有一种极端的看法不需要大电网,分布式和微网把所有的东西都解决了。还有储能在未来的作用,有的认为很关键,有的认为没那么重要,我总结一下有些共识就是未来智慧能源系统是多能互补然后联动,联网和一体化跨界融合,这个跨界包括各种能源本身以及能源与信息,与材料与互联网一堆的融合。另外一个共识就是可再生能源比例会持续增加,化石能源会持续下降。再有一个未来的能源架构里面智能电网储能会发挥重要的作用。

判断未来是核心能源未来要考虑什么要素,资源量、技术可行性、经济性、环境友好型,能源供应安全性可靠性,实现规模产业的资源保证,包括大规模生产各个方面有没有约束,从这些方面判断,可再生能源可以成为未来的主导能源。并且在所有资源里面,太阳能和风能是未来能源架构中的主要能源。

在可再生能源的发展路径中,下一步逐步作为主要能源,发电成本下降。

我们国家现在的产品性价比在可再生能源方面是国际领先的,特别是在性价比方面在我们行业方面,我用的2017年年底的数据,现在光伏是1.5亿千瓦,风电应该是1.7亿千瓦,像太阳热、地热规模也是第一,部分技术进入国际先进行业。

化石能源向可再生能源时代过渡,我把路径分为三个阶段,目前以化石能源为辅的架构,到未来就是要变为100%可再生能源,中间有过渡期,就是可再生能源和化石能源共存,如果细分一下,现在是可再生能源和化石能源都有,现在存在区别,开始是什么转变,目前所有的可再生能源都要满足现有的电网架构和能源架构,现在现有的能源架构和电网架构要满足可再生能源大规模利用和越来越高的利用。目前多能源互补分为外送能源基地、区域分布式的。

我们国家和一些欧美发达国家不太一样,我们国家资源其实不单是可再生能源,包括煤、油、气都是西部和东部,这个源和荷不平衡的问题,根据我们国家的情况,我个人的观点就是未来应该是这种集中式和分布式不同,尤其是传统能源已有的通道设施要充分利用,我们国家是集中式和分布式两者都可以兼备。

汇报一下可再生能源技术发展现状与趋势。这个也是可再生能源专项里面的说他的趋势,一个是能源转化效率持续上升,再一个发电成本大幅度下降,另外是可再生能源比例大幅度提高,再就是多能互补,深度融合。在过去的10年光伏电池产品效率提高了60%以上,风电机组发电量提高了10%以上。

并且可再生能源在全球能源结构中增速最快。光伏在近十年增长增速应该是最快,另外多种可再生能源深度融合,我这里面前年参观过丹麦的波恩霍姆岛,我去的时候是120MW的装机,100%的再生,是光伏+储电以及电动汽车刚刚开始,那个也是一个欧盟的智能电网的示范点,其实他也是用生物质的热电联供,符合的技术措施就是完全占了100%,并且我们去的时候正好是他对外的唯一一个连接的被刮断了,两个月都没有受供,这两个月没有外部供的电网没有任何区别。特别是现在美欧有30多个城市,包括澳大利亚正在发展100%的能源城市。现在整个趋势来说可再生能源供电、热燃料走向深度融合。

从技术方面这个到底应该怎么办,一个是技术创新是关键,另外非技术因素同样重要。可再生能源技术是什么?在这个里面我们把它作为专项技术,就是像光伏风电,或者是各种能源种类造成的系统总体架构的市场化,包括可再生能源这里面的技术空间是非常大的,另外一个还有一种是通用技术,包括材料、储能、电力电子,他们技术的发展可能深入影响这个能源系统和所谓的专项技术的发展。水的能源方面来说最应该做的还是专项技术和系统技术。

十三五的可再生能源专项,今年提一个指南刚发了,从改实施方案最后弄出来一个关于可再生能源与氢能科技专项总体思路,就是要达到1234的技术创新体系,1是围绕可再生能源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两个支撑,产业升级、规模利用,三个替代,发电、供热燃料,然后从基础能源、补充能源、能源载体,能源桥梁四个层次。

可再生能源首先研究什么,可再生能源是有对策的,它研究的是高效低成本,这个要尽快的和化学能源完全能够竞争,另外从系统的角度,一个是可再生能源可以和传统能源的耦合,他里面做的系统的技术,通过耦合实现对电能到燃料的全面的替代,最终实现国家2030年的目标。

可再生能源迫切需求技术支撑,比如说现在是发电成本还是偏高。2020年以前还需要补贴,再有一个弃风弃光以及必须系统创新。这里面说点个人的观点,一说弃风弃光各界都很关注,说从技术的角度怎么解决这个问题,我认为从现在的量从技术上根本不是技术问题,体制一改非常容易解决,我正好是有幸参加了媒的专家组我请教过他们,我说这个一般的技术在能耗不太大的情况下,需要多少调度?煤电告诉我新兴技术可以60%到100%,老技术80%到100%,现在对机组的调度都调度到机组。我说这个问题的空间就很大了,把中间的这70%到100%条件利用起来,我能多装多少的可再生能源,另外增加灵活性,稍微一增加40%到50%的条件没有问题,新型的技术10%到100%没有问题,甚至最后提出来热电只要解决不了,一减耦那更没问题了。这是1千瓦的可再生能源,但是我觉得可能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严重,但是这个产业也面临很大的困难,特别是今年调整也特别大,对于今年国内的形式,对于产业发展来说今年还是比较严峻。这方面越在这个时候越需要着陆。

再就是可再生能源耦合与系统的集成,一个是方向布局,传统能源发电的灵活性改造和可再生能源协同可大大增加可再生能源的介入和消纳比例。我们这一块儿气侯变化和局域生态变化长期的研究这种关系,再一个可再生能源中的互补系统,这一块儿我特别提出来可再生能源不一定是电,就是可再生能源不能不太严重,第三个方向是与化石能源的融合,怎么把化石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真正的耦合起来。这个说白了就是怎么发展这种所谓的化石能源发展互补的这种技术。

不同可再生能源在未来的架构中的角色定位是什么?这个首先太阳光伏、风力发电这一块儿是主要电源,太阳能热发电,包括现在国际上提出来太阳热发电平价上网,我个人的研究实现这个比较难,我认为这个太阳能热发电最重要的地方还是作为基础能源,现在液体燃料,发电引导很多,我们现在认为太阳能发电给个补的电价根本没有发挥他的作用,对系统平衡的作用,所以我觉得这种政策做示范可以,不发挥作用推广是没有产出的。

我们所谓的供应和消耗的平衡,这里面要增加灵活性,原来的角度生物制、光热发电、地车和太阳泵能热利用,当然水电是这个主要电源,另外储能和氢能我认为会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他主要是要发挥储热储冷的技术,发挥重要作用现有的储电技术都要大幅度的提升才可以。

最后我国能源转型发展路线图研究还是说一些我们宏观方面的研究,还是建议要加大,特别是我们可再生能源专项一开始提出来是不是有没有可能很明确的提出来在西部要建100%可再生能源示范城或者是示范城市,最后这个变的把这种字眼基本没了。最后说要做典型情景下100%可再生能源能源的研究示范。最后结合中国的特点这方面也可以讨论,我认为中国的状况,未来西部亿千瓦亿的可再生能源发电基地应该是记得期待和研究的。

最后发展可再生能源是基于其技术和经济性,在2020年以后完全能和常规能源竞争,同时满足生态环境的要求,再就是可再生能源时代已经不可阻挡,化石能源和智能电网要适应高比例可再生能源发展的趋势,充分利用现有的能源架构体系,支撑未来可以可再生能源的能源架构,新能源各国战略弊政的新技术领域,需要明确发展战略和发展路径我国可再生能源产业存在过渡竞争基础研究不足,创新缺乏,技术同质化严重,行业公共支撑体系不健全,需要加大研发力度。

(能见App根据速记整理,未经发言嘉宾审核)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宣传国家科技政策,展示国家科技形象,参与国际科技舆论竞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网文章及图片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