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氢能科技 沙蓬绿色种养产业模式 联源科技 超联科技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IEA:全球能源投资正持续减少并转向清洁

   2016-09-21 中国电力报
64
核心提示:日前,由IEA发布的世界能源投资展望报告在京发布。2015年由于低油价、油气行业持续亏损,我国油气行业投资额大幅下降,炼油产能

日前,由IEA发布的世界能源投资展望报告在京发布。“2015年由于低油价、油气行业持续亏损,我国油气行业投资额大幅下降,炼油产能过剩超过一亿吨,天然气正逐渐成为清洁低碳的过度能源。预计2016年,我国将新增电力装机1.3亿千瓦。”针对我国去年、今年的能源投资状况,国家能源局法制与体制改革司司长丁志敏在发布会上做出了上述说明。

该报告详细阐述了当今全球能源领域的投资状况。报告指出,2015年,全球能源投资总额为1.8万亿美元,较之2014年下降了8%,主要是由于上游油气投资的急剧下降。由于在电力行业巨大规模的投资,中国在2015年成为全球最大的能源投资国和最大投资目的地。随着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和增速放缓,对于石油、天然气、煤的需求增速正在下降,对于全球能源投资产生了重大影响。

全球能源投资向低碳发电资源倾斜

IEA表示,在油气上游领域投资额持续减少的情况下,可再生能源、电网、能效、储能领域的投资在全球范围内实现了持续强势增长。2015年新增的可再生能源、核能等低碳发电容量已经超过了该年全年的新增电力需求。由于可再生能源和电网的扩展,2015年电力行业投资超过了6900亿美元,超过总投资的37%。

数据显示,2015年全年可再生能源投资额接近2950亿美元,约占该年全年电力投资的二分之一。主要集中在风电、太阳能光伏、以及水电。受到气候政策以及技术成本不断下降的影响,可再生能源投资相对稳定,生产不断加速扩张,低碳能源正逐渐重塑电力系统。

除此之外,储能领域的发展也是一大亮点。2015年,全球电力储能投资超过100亿美元,是2010年的10倍。分布式可再生能源发电的重要性逐渐增强,但目前储能投资仅相当于电网投资的0.4%,从中期看来,储能领域的发展未来将还需吸引更大规模的投资。

尽管目前清洁能源投资情况乐观,IEA也提出了警告,“要实现巴黎气候协议所提出的不超过2摄氏度的目标,能源安全问题不容忽视,并且清洁能源技术需要更多的投资。在此过程中,各国持续稳定的政策能够为投资创造良好的环境。”

油气领域投资持续下降

与清洁能源投资的火热相比,近两年油气领域投资显得有些“惨淡”。据IEA首席经济学家LasloVARRO介绍,尽管去年油气投资下降,但仍占比46%。2014年底以来油价的猛跌以及可再生能源的高速扩张等因素都导致了油气领域上游、运输以及基础设施投资的削减。IEA作出预测称,接下来油气投资将逐渐进入稳定期,未来一年不会进一步减少。

油气领域投资带来的行业低迷在中国也十分明显。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8月份原油产量继续下降,进口保持快速增长,规模以上工业原油产量同比下降9.9%,为2003年以来单月最大降幅,延续了年初以来的下降趋势。主要受国际油价低迷影响,企业计划减产比较明显。今年年初以来,受国际原油价格持续低迷和民营炼油企业逐步获得进口原油配额的影响,原油进口量基本保持两位数增长。

中国煤电显现过度投资迹象

报告显示,在世界范围内,2015年煤炭开采和交通设施只吸引了4%的全球能源投资,但煤炭仍然满足了全球能源一次需求的28%。由于成本较低,用电需求的大幅增长等因素,印度以及东盟地区对煤电进行了大规模投资。

在中国,尽管可再生能源以及核能装机容量的投资已经覆盖了用电需求的增幅,煤电也显现出了过度投资的迹象。尽管燃煤发电厂的平均利用率正在下降,2015年仍有超过70吉瓦的煤电项目上马。2016年上半年,有奖金200吉瓦的容量开工建设。一些煤电厂由于运行时间进一步缩减,收回资金成本面临着更大的困难。为此,管理部门出台了许多措施以避免过度投资。今年4月,中国国家发改委、能源局连发3份文件,提出将严格控制煤电新增规模,并要在13个省份全面限制规划煤电项目。而印度电力部则在6月发布评估报告称,今后3年内将不再新建电厂,并特别强调“所有热电厂项目都将推迟批准建设”。

那么,过剩的煤电产能应该何去何从?中电联专职副理事长王志轩曾表示,煤电去产能要从三个方面着手:一是要加大电能替代力度,从需求端扩大电力消费市场,消化过多电力产能;二是要通过“等待”,靠时间或市场的恢复消化产能;三是采取法律的、行政的可行手段严格限制新建设燃煤机组。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宣传国家科技政策,展示国家科技形象,参与国际科技舆论竞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网文章及图片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