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氢能科技 沙蓬绿色种养产业模式 联源科技 超联科技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解决“三弃”需强化源网荷协调发展

   2018-03-09 中国电力新闻网
56
核心提示:范超 摄躬耕一线无怨无悔,全国人大代表、国网冀北承德供电公司运检部变电运维室主管祁春风,已在一线电力岗位工作了22年。他提

范超 摄

躬耕一线无怨无悔,全国人大代表、国网冀北承德供电公司运检部变电运维室主管祁春风,已在一线电力岗位工作了22年。他提出的“变电站取暖电锅炉改电暖器”和带头研制的“缩短设备故障诊断时间”均得到有关部门的采纳和推广。此外,他手里还握着7项国家实用新型专利。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分析,祁春风已经积累了丰富的工作经验。“对于电力工作,我的追求是无止境的,只希望能够不断突破,造福百姓。”

“我认为要从加强跨区电网建设、实施全国统一调度、提高系统调峰能力、完善市 场交易机制等多方面入手解决‘三弃’问题。”今年两会,祁春风带来的建议是《强化源网荷协调发展,促进清洁能源消纳》。他提出,要建立能够有效打破省间壁垒、促进清洁能源在全国范围优化配置的合同机制、交易机制、补偿机制和电价机制等,激励送受端省(区)积极参与市场平衡,多发多用清洁能源。

记者:今年两会,您关注清洁能源“三弃”问题。在您看来,“三弃”问题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祁春风:当前制约清洁能源消纳、造成“三弃”问题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方面:一是供需增长不匹配。近5年,全社会用电量年均增长5%,不到此前10年年均增速11%的一半,同期电源装机年均增长近10%,新能源装机年均增长仍高达30%以上。二是网源发展不协调。与大型清洁能源基地开发配套的电网送出项目规划、核准相对滞后。三是系统调节能力不充足。清洁能源特别是新能源发电,具有间歇性、波动性特征,大规模并网对电力系统调峰能力提出很高要求。目前,我国清洁能源、新能源集中的西部和“三北”地区,抽水蓄能、燃气等灵活调节电源比重仅为5%左右,调峰能力严重不足。冬季由于采暖供热需要,煤电供热机组调节能力受到很大限制,系统调峰能力更为不足。四是 市场机制不健全。目前,我国电力供需仍以省内平衡和就地消纳为主。由于缺乏促进清洁能源跨区跨省消纳的强有力政策、合理的电价和辅助服务等必要的补偿机制,省间壁垒突出,跨区跨省调节电力供需难度大,成为当前制约清洁能源消纳的重要因素。

记者:解决“三弃”问题,促进清洁能源消纳,您有什么建议?

祁春风:首先要加快构建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基于大电网、构建大市场,完善市场运营规则,逐步减少发用电计划约束,放开电力用户购电选择权,扩大现货市场交易规模,扩大清洁能源与省外火电的发电权交易规模和清洁能源替代省内燃煤自备电厂的规模;建立能够有效打破省间壁垒、促进清洁能源在全国范围优化配置的合同机制、交易机制、补偿机制和电价机制等,激励送受端省(区)积极参与市场平衡,多发多用清洁能源。

其次,还要推动网源协调发展,同步规划、核准、建设电源和配套电网工程,再启动建设一批确保大电网安全和清洁能源基地电力外送的特高压工程。以京津冀地区为例,重点打造京津冀一体化的特高压骨干网架,特别是以张北柔直示范工程为引领,在此基础上,柔直环网向雄安新区延伸,形成五端甚至更多端的环形柔性直流送受端输 电网络,打造坚强的新能源开发与外送通道,为雄安新区低碳、绿色发展注入新动能。

针对新能源送出瓶颈问题,还需制订差异化接入原则。在政策上引导新增新能源项目在非送出受限区域接入,对于送出受限区域,调整新能源开发模式,结合老旧新能源场站技改、新建新能源场站开发,实现同一场站、相邻区域内常规风电机型与低风速风电机型相结合,提高可再生能源利用率。

此外,大力推进电能替代工程实施。针对清洁能源送出受限区域,优先实施以电代油、以电代煤,提升区域用电需求。做好分布式电源与电能替代工程的融合发展,在电能替代工程集中实施的区域,接入多种形式的分布式电源,增强电能本地平衡能力,避免由于区域负荷激增造成电网的运行压力增大。

加速储能技术的发展应用也很重要。建议积极探索新型电池储能、超导储能等新技术,降低储能成本,提高能量转换效率;加快核准建设抽水蓄能电站,建立健全辅助服务补偿机制,最大程度发挥抽蓄电站的调节作用。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宣传国家科技政策,展示国家科技形象,参与国际科技舆论竞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网文章及图片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