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新华社中国经济信息社和国际能源署在北京联合举办发布会,在全球首次发布了最新研究报告《可再生能源在工业领域的应用:从绿色能源到绿色原料和燃料》。
报告作者即国际能源署可再生能源处高级分析师Cédric Philibert出席发布会,并做报告发布。国际能源署副执行干事保罗·西蒙斯发表视频讲话,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长梁志鹏和中国经济信息社董事、副总裁曹文忠分别致辞。发布会还邀请到十余位来自行业协会、可再生能源企业和相关研究机构的专家就可再生能源在中国工业领域应用的意义和前景进行了深入的讨论。
保罗·西蒙斯说:“在中国发布该报告有特别重要意义。在清洁能源领域,中国是一个引领者,并在很短的时间内在满足新能源需求方面取得很大成就。本报告主题是所有清洁能源领域中最难的一个话题,即降低工业领域的排放。本报告为解决工业领域减排问题提供了一个新的路径,新的视角和不同的技术展望。”
曹文忠说:“中国经济信息社长期高度关注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组建了专业的能源信息服务团队,深入开展绿色能源研究,为国内外能源企业与机构提供专业化的能源信息产品和智库服务。”
据悉,国际能源署还将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波恩会议期间再次进行发布。
减少长期温室气体的排放是工业部门能源转型面临的众多艰巨挑战之一,而工业排放中,则以水泥、钢铁以及化工生产过程中的燃烧排放最为严重。为此,报告提出了众多方案,帮助促进可再生能源利用。
报告认为,使用可再生能源是减少工业部门二氧化碳排放的有效途径。
该报告研究发现,近期光电和风电成本的迅速下降或将为打造绿色工业提供更多新选择,这可以通过利用可再生能源发电,或用可再生能源生产富氢化学品和燃料来实现。同时,电气化水平的提升也为稳定性较差的可再生能源更多并网提供了新的灵活性和选择。
在资源富集地区,水电、光电和风电的成本可以控制在0.03美元/千瓦时以下,用电也可以高负荷运行,尤其是多种形式电能相互结合起来时。非洲之角、澳大利亚、北非、智利北部、秘鲁北部、巴塔哥尼亚、南非、中国部分地区、以及美国中西部都有发展可再生能源的巨大潜力。
在这些地区,通过可再生能源电解水可以生产富氢化学品(比如氨气),成本低廉,仅为400美元/吨。这样的价格与天然气转化、石油裂解、煤炭气化相比,具有一定的竞争力,而且还不会产生二氧化碳,全程只需空气、水、还有电。根据运输距离和运输船只大小的不同,将氨气从这些地区运往别处的成本从40美元/吨到60美元/吨不等,但比起其他地区生产的低质量氨气来说,整体价格还是具有竞争力。此外,以氨气为原料生产的固态化肥,以及其他的成品和半成品(比如尿素),运输成本更低。
如今,氨气被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它被用作氮肥生产原料、炸药、清洁剂、制冷剂等等。天然气生产氨气的成本,根据生产时间和地区的不同,也从200美元/吨到600美元/吨不等。在美国,目前生产1吨氨气的成本只需200美元,在欧洲则需要350美元至400美元,在亚洲则更高。生产1吨的氨气,大约会排放1.7吨的二氧化碳。
除了氨气生产,绿色氢气和氨气的使用还可以降低钢铁制造业的二氧化碳排放水平,每年可减少23亿吨。用铁矿生产生铁的过程中往往需要在电弧炉中加入一些废铁,以减少铁矿石使用量,而此时加入一些绿色氢气则可以大幅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目前,瑞士正在使用这一技术。
在工业锅炉和供电功率平衡上,绿色氨气可以直接当燃料使用,还可以当含氢载体使用。
绿色氢气也可以有其他多种用途,帮助降低产业碳排放。例如,绿色氢气可以作为原料和从空气中回收捕捉的一氧化碳或二氧化碳反应,生产甲醇或其它化学品。绿色氢气还可以提升其他绿色燃料(如生物燃料)的能量密度,从而促进人们对绿色燃料的使用。更广泛地来说,绿色氢气可以和任何碳源燃料反应,生产合成燃料。
目前,水泥行业碳排放量约为22亿吨/年,通过使用太阳能或电力加热,或使用富氢合成燃料,将大大降低水泥生产过程中的碳排放。通过对高浓度二氧化碳进行熔融碳酸盐电解或直接对水溶性石灰石进行电解,或许可以实现碳的零排放或解禁零排放。甲醇、碳纳米管等碳副产品价格如果上涨,届时零排放水泥生产将比传统水泥生产效益更高,不过目前这种技术仍在试验阶段。
按照目前的生产水平(需要数千太瓦时的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如果要应用新型光电和风电技术,那么我们还需要再增加若干太瓦的光电和风电产能。而这些产能尚未被国际能源署此前的长期低碳预测情景所考虑在内。
总的来说,无论是直接电气化,还是使用富氢化学品,还是使用电力生产的燃料,多措并举才是让可再生能源发挥最大潜力的最佳选择。此外,报告还研究了可再生热能,描述了太阳热能在采掘工业中应用的最新进展。
最后,报告还研究了促进可再生能源使用的可行政策,还专门探讨了政府通过哪些途径可以创造公平环境,政府可以藉以更多利用国外的可再生能源以及防止边境调节税或标准等带来的不公平竞争。报告阐明了未来几年,政府和私人采购在推动清洁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的重要作用。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宣传国家科技政策,展示国家科技形象,参与国际科技舆论竞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网文章及图片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