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0日,《BP世界能源展望(2017年版)》(以下简称“《展望》”)中文版在京发布。《展望》指出,2015至2035年,全球能源需求预期增长30%左右,年均增长1.3%,明显低于全球GDP年均3.4%的预期增长速度,这反映出能效的提升将抵消能源的增长。《展望》预测,到2035年中国将占世界能源消费总量的26%,占全球净增长量的35%。随着中国能源结构的持续演变,中国的能源强度在2035年前将下降45%,年降幅为3%。
《展望》预测,虽然未来二十年非化石燃料将占能源供应增长量的一半,但石油、天然气和煤炭仍将是拉动世界经济的主要能源来源,占2035年能源供应总量的75%以上,2015年这一比例为85%。
不过,石油的用途将发生急剧变化。到21世纪30年代初,石油的非燃料用途,特别是用于石化产品的生产,将成为石油需求增长的主要来源。BP集团首席经济学家戴思攀称,届时“石油需求最主要的增长来源将不会是汽车、卡车或飞机动力用油,而是塑料和织物等其他物品的生产,这一现象和过去相比的确是一大变化”。
同时,天然气需求的增长速度要快于石油或煤炭,年均增长率为1.6%。到2035年,其作为一次能源的份额将超过煤炭,成为第二大燃料来源。到2035年,液化天然气供应将迅速增长,占到天然气交易量的一半以上。这一增长主要来自于美国、澳大利亚和非洲的供应,可能会出现以美国气价为基准的全球一体化天然气市场。
中国天然气消耗量增长超过国内产量,因而到2035年,进口天然气占总消耗量的比重将从2015年的30%上升至近40%。在欧洲,天然气进口份额将从2015年的约50%上升至2035年的80%以上。
得益于鼓励行业和发电转型的能源政策,煤炭所占份额继续缩小,并向天然气转移。主要增长来自中国、中东和美国。预计到21世纪20年代中期,中国煤炭消耗量将达到峰值。而印度将成为最大的煤炭需求增长市场,其在世界煤炭需求中的份额从2015年的约10%上升至2035年的20%。
《展望》还预计,可再生能源将是增长最快的燃料来源,年均增长率为7.6%,在未来二十年将翻两番。未来20年,中国将是可再生能源增长的最大来源,其可再生能源增量将超过欧盟和美国之和。
总体来说,预计碳排放量将以低于过去20年的1/3的速度增长,年均增长率为0.6%,这反映出能源效率和燃料结构的不断变化。然而,预计在此期间,能源使用中碳排放在基本情景下仍将增长约13%。这远远超过《巴黎气候协定》预期的目标。BP认为,碳定价将在未来发挥重要作用。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宣传国家科技政策,展示国家科技形象,参与国际科技舆论竞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网文章及图片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