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力报:2017年,“一带一路”战略进一步向更深更远发展,您认为“一带一路”为中国与丹麦两国能源合作带来了哪些机遇?
熊强:“一带一路”是具有推动周边能源系统之间互联互通,以及使用清洁高效能源的创举性倡议。“一带一路”战略是长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引擎,我认为中丹合作的意义不仅体现在分享能源政策以及长期规划,还有两国企业之间的金融投资合作。
中国电力报:随着《巴黎协定》正式生效,中国制定了应对气候变化的相关目标和举措。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2016年我国优化能源结构,清洁能源消费比重提高1.7个百分点,煤炭消费比重下降2个百分点。您如何看待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动?
熊强:中国通过调整经济结构,适应发展新常态,并结合加强发展可再生能源,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做出了巨大贡献。然而挑战依然存在,特别是提高可再生能源发电利用小时数,仍是未来几年 的主要挑战之一。
中国电力报:2016年中丹能源合作方面取得了哪些令人瞩目的成果?
熊强:回首2016年,中丹合作有两个备受瞩目成果。首先是在2016年1月,丹麦能源气候大臣拉尔斯˙克里斯蒂安˙利勒霍特与中国国家能源局副局长郑栅洁共同签署了 《关于建立中丹火电灵活性合作伙伴关系的谅解备忘录》。这为丹麦能源机构与电力与规划工程研究所(EPPEI)共同促进的研讨、分析工作以及学术交流项目奠定了基础。我们了解到“去产能”是“十三五”期间中国能源工作的重点,而这个项目的运行对推进“去产能”具有很大的积极作用。
另一个重大成果是在苏州 “2016国际能源变革论坛”上发布的《中国可再生能源展望2016》,这是由中国国家可再生能源中心(CNREC)牵头,与拥有多位丹麦专家的能源研究所(ERI)共同实施的“可再生能源推动中国能源革命研究”项目的年度重要成果。该研究成果是基于利用最先进的技术进行的情景模拟并通过综合分析所得出的,它显示出,在中国发展高比例可再生能源情景是具有技术保障和经济可行性的。
2017年,我期待与中国国家可再生能源中心的合作可以顺利进行,共同推动中国“十三五”规划的完成。
中国电力报:2017年中国与丹麦能源电力领域将有哪些合作值得关注?您对中丹未来能源合作有何期待?
熊强:2017年,丹麦将会完善与中国国家能源局在可再生能源领域合作谅解备忘录,我期待两国在可再生能源领域的合作重点聚焦在可再生能源供暖等方面。能源清洁化和高效供热对改善中国空气质量的意义举足轻重。
以丹麦采用区域供热的办法为例,我们主张通过与国家节能中心合作建立试点项目,国家节能中心可以提供许多实践经验、先进技术作为参考,通过合作更好地对区域供暖项目进行规划、评估。希望这个项目可以为中国未来进行区域供热建设提供经验和教训。
丹麦非常支持中国积极参与国际能源合作。值得一提的是,我们支持中国与国际能源署合作,并赞助100万美元在北京建设国际能源署研究中心(IEA-centre)。
对于应对全球范围内能源消费增长主要集中在经合组织以外的国家的挑战,中国发挥着关键、不可替代的作用。
我们期待着即将在今年6月举办的第八届清洁能源部长级会议。对中国而言,这将是展示众多成就的好机会,同时也可以我们也可以共同与探讨如何应对能源发展未来的挑战。我相信,进一步加强丹麦和中国企业之间的合作,将使两国共同开发先进的技术拥有更大潜力。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宣传国家科技政策,展示国家科技形象,参与国际科技舆论竞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网文章及图片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