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氢能科技 沙蓬绿色种养产业模式 联源科技 超联科技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云南西电东送电量破5000亿!清洁能源发电占比达75%

   2016-09-19 北京市电力需求侧管理
49
核心提示:自1993年8月,云南省首次通过220千伏线路向广东送电,截至2016年8月30日,云南西电东送累计电量突破5000亿千瓦时,达5104亿千瓦

自1993年8月,云南省首次通过220千伏线路向广东送电,截至2016年8月30日,云南西电东送累计电量突破5000亿千瓦时,达5104亿千瓦时,其中约75%为水电等清洁能源,相当于节约标煤1.22亿吨,减少排放二氧化碳3亿吨、二氧化硫234万吨。

从2010年突破1000亿千瓦时、2012年突破2000亿千瓦时,再到现今突破5000亿千瓦时,云南电网公司为促进云南水电从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实现东西部资源优化配置、互利共赢作出了积极贡献。

电源结构显著优化 清洁能源发电占比突破90%

南方区域东西部能源资源(尤其是云南大批水电的开发)和经济发展交叉不平衡的格局,决定了实施西电东送战略是一个必然选择。1993年8月3日,云南省通过220千伏鲁布革—天生桥输电线路,开启了云南“西电东送”第一送,此后,云南“西电东送”一路突飞猛进。

2000年国家启动西部大开发战略,西电东送上升为国家战略。2001年底,云南省首次打出“电力强省”之梦:要把电力培育成继烟草之后的又一大支柱产业,初步形成云南省以水电为主的电力支柱产业。坐拥全国第二的水电资源开发容量,云南抓住了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和调整能源结构的大好机遇,积极发展省内电源建设。

2006年~2015年,9年的时间,云南全省水电开发进入黄金时代,完成了数十座电站开工、掘进、浇筑、安装、投运等一连串动作。云南电网统调装机从2006年突破1000万千瓦,再到现在近8000万千瓦。一连串数据变化的主角,当推以水电为主的清洁能源。

据云南电力调度控制中心数据显示

截至2016年8月23日,云南电网统调装机7984万千瓦,其中水电6050万千瓦、火电1402万千瓦、风电662万千瓦、太阳能190万千瓦,清洁能源装机容量突破了总装机容量的80%,达到82.4%,远高于全国31%的平均水平。

截至8月24日,云南电网统调装机系统发电量达到历史最高值7.9亿千瓦时,其中,水电发电量达 到7.48亿千瓦时,水电发电占比首次突破90%,达到94.6%,云南电源结构显著优化,而“西电东送”主要送出的水电,汛期电量占全年的70%左右,促进了云南汛期富余水电的消纳,对云南电力生产供应起到了较好的调节作用,缓解了云南省电力丰盈枯缺的矛盾。

异步联网通道提速 西电东送能力增至2520万千瓦

电源装机的迅猛增长加快了外送通道建设的步伐。云南电网公司积极推进西电东送输电通道建设,云南西电东送电量、西电东送能力大幅增长,特别是“十二五”以来,随着云南省内澜沧江、金沙江流域梯级水电站大规模投产,云南西电东送能力由2010年的930万千瓦增长到2520万千瓦,增长2.7倍,占南方电网西电东送总规模的59%。

今年7月1日,云南电网与南方电网正式实现异步联网之后,将原来“四条直流四条交流”的电力外送主通道升级为楚穗直流、牛从双回直流、普侨直流、金中直流、永富直流和鲁西背靠背直流7条直流大通道,大大强化了西电东送的能力。

实现异步联网有效解决了云南境内水电送出通道“卡脖子”问题,促进云南优质水电在广东、广西的消纳。近期,云南电网西电东送电量连续刷新纪录,日西电东送电量已经超过5亿千瓦时,于8月24日,达到历史最高的5.33亿千瓦时;最大西电东送能力达到2466万千瓦,第14次刷新纪录。目前,云南占南方电网西电东送日送电量已经超过60%。

从2010年,云南西电东送电量历时18年突破了1000亿千瓦时,之后仅用两年就突破了2000亿千瓦时,不到4年就突破了5000亿千瓦时,云电送粤真正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据了解,“十三五”期间,云南电网公司还将新建±800千伏滇西北送广东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扩建±500千伏鲁西背靠背直流异步联网工程二期,新增送电规模600万千瓦,云南西电东送能力将增至3120万千瓦。届时,云南电网外送能力和水电消纳能力将进一步得到增强。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宣传国家科技政策,展示国家科技形象,参与国际科技舆论竞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网文章及图片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