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氢能科技 沙蓬绿色种养产业模式 联源科技 超联科技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各方共同推动美国企业可再生能源市场蓬勃发展

   2019-03-08 落基山研究所北京
76
核心提示:编者按:随着美国企业可再生能源采购交易不断创造纪录,更多的跨国企业对国际市场的诉求正日益增长,企业可再生能源中心中国(BR

编者按:随着美国企业可再生能源采购交易不断创造纪录,更多的跨国企业对国际市场的诉求正日益增长,企业可再生能源中心中国(BRCChina)的许多合作伙伴都制定了在中国使用可再生能源、降低碳排放的目标。与此同时,随着中国电力市场化改革的推进,可再生能源配额制、风光平价上网等支持政策的推出,相信企业用户将有更多机会直接参与可再生能源交易,也将在促进可再生能源消纳、推动可再生能源稳定发展的过程中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

2018年企业可再生能源采购装机再创新高

2018年,美国企业可再生能源(RE)采购装机总量再创新高。满足这些空前可再生能源需求的是可再生能源项目开发商和电力公司提供的丰富资源。其中,电力公司也证明了它们有诚意与买家一同在市场中寻找新的解决方案。企业可再生能源中心(BRC)的最新《市场现状》报告对企业可再生能源采购市场在2018年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本文展示了其中的部分亮点。

合作的力量

在当今的可再生能源市场中,商业和工业买家的声音和作用无处不在:数千家企业通过参与企业可再生能源买家原则、RE-100及我们继续前行等行动倡议做出了积极的承诺。这种趋势释放了两个明显信号:

1.可再生能源具备经济可行性

2.私营部门倾向于清洁能源转型

截至2018年12月14日,美国企业可再生能源市场已公布的年度场外项目签约装机量已达6.43吉瓦(GW)(但是,这一数据尚未包括其他未披露的额外交易)。

企业可再生能源中心对过去五年公开交易的签约追踪分析,包括创造纪录的2018年

2018年已公布签约装机量最大的五家企业买家

已公布且透露给企业可再生能源中心的交易类型具有两个共同点:

1.都是电场规模项目——普遍装机规模在5到315兆瓦(MW)之间。

2.都是场外项目——它们不是工厂屋顶安装的发电板,而是向电网提供电力的大型风电和太阳能项目

企业可再生能源交易的不同类型包括场外购电协议(PPA)、非捆绑可再生能源证书、绿色电费、其他电力公司解决方案和完全由企业投资的项目。

超越6吉瓦

在过去三年中,企业可再生能源签约装机量总是在第四季度达到当年的最高水平。不出所料,2018年第四季度的可再生能源签约装机量也达到了本年度最高的1.89吉瓦(截至2018年12月14日)。

企业似乎倾向于在年底完成谈判与签约——把最好的留在最后

迄今为止,41家独立买家在2018年共完成了75笔交易,其中25家企业第一次涉足可再生能源签约。近年里,新晋企业参与可再生能源采购市场成为了一个稳定的市场趋势。自2008年第一笔企业可再生能源项目签约以来,累计参与采购的企业数量已达70家。

柱状图显示每年新增买家数量,线形图显示参与市场的累计买家总数

企业首次签约的案例包括科勒与Enel绿色电力公司签约的15年100兆瓦虚拟购电协议(VPPA)和J.M.Smucker与Lincoln清洁能源公司(现在的Ørsted)签约的60兆瓦购电协议,施耐德电气能源与可持续服务公司在此项目中担任顾问。虽然一些挑战依然存在(比如这些项目都仍需要一整年时间的计划工作),但企业可再生能源中心的会员表示,在过去几年成果积累的帮助下,它们正越来越熟悉签约此类项目。

2018年完成的项目显示,签约项目在装机规模增长上还大有潜力。事实上,近期对可再生能源买家联盟(REBA)100家成员企业的调查显示,市场中买家对超大规模可再生能源采购项目(超过100兆瓦)的需求远高于预期。45%的受访企业在即将进入2019年时仍在发出或收到装机规模超过100兆瓦项目的投标申请书。这些企业中只要有10家最终实现签约,其签约可再生能源项目装机总量就将超过1吉瓦。市场中还有更多的大容量需求和增长需要满足。

2018年10月15日对100家可再生能源买家联盟成员企业的调查结果

行业多样化

企业可再生能源采购市场中的买家正在逐年变得更加多样化,不仅在于企业的规模上(更多小规模企业进入市场),还在于买家的需求上。市场中单独买家的行业领域分布较为平均,而过去的一年中来自电信行业的企业明显发力。服装行业企业也在通过公布可再生能源目标或签约项目的方式提高其在可再生能源市场的参与度。例如耐克在德克萨斯州与Avangrid签约的86兆瓦虚拟购电协议,将足以满足其北美运营的所有用电负荷需求。

2014年以来买家行业部门分布及各行业企业数量

供应侧的变化与适应

新买家市场的出现自然会带来新供应商的参与。显然,我们共同的目标是帮助买家从可再生能源承诺发展到实际行动。然而,最终在历年中不断创造装机记录的仍然是开发商和电力公司,是他们开发的项目不断以购电协议的形式与企业买家签约。更重要的是,一套完整的市场机制意味着供求两侧都不断有新的参与者加入,提高产品多样性和流动性,这也是市场健康发展的信号。

柱状图显示每年新增开发商数量,线形图显示开发商累计总数

新近加入企业购电协议市场的并不是新的或未知的开发商。他们是经验丰富的能源企业,不但了解新能源的转型,其中很多还每年都在提供和测试新的解决方案。当一家开发商的签约项目既涉及风电与太阳能发电,并包括电池储能技术,这也是市场进步的积极表现,正如NextEra能源资源公司帮助凯撒医疗实现碳中和目标的项目。

电力公司开始满足用户需求

2018年,企业可再生能源市场的真正变化在于绿色电费交易,其中电力公司通过开发新型解决方案满足其商业和工业客户的需求。下方的动态地图显示了每年绿色电费随时间推移在美国各州普及的范围逐渐扩大。世界资源研究所(WRI)和世界自然基金会(WWF)密切追踪着监管市场,并持续与监管部门合作确保每一项绿色电费或电力公司解决方案都能够真正有助于市场为主要企业买家提供可再生能源。

截至2018年12月,全美17个州中的16个不同电力公司共通过或提议了23项绿色电费方案,此外2项提案被委员会否决。更多的电力公司正在与他们的客户合作,希望为后者提供更多的服务选项,这是具有开创性意义的谈判过程。世界资源研究所的绿色电费数据显示最早的签约发生在2013年。我们看到越来越多的电力公司将可再生能源纳入了他们的长期规划,并正在探索绿色电费之外的新型解决方案来更好地服务于现有用户的负荷与需求,包括解决低负荷面临的挑战。

动态地图显示美国截至2018年的绿色电费发展情况。

来源:世界资源研究所

电力公司寻求变化

我们还看到管制电力市场的电力公司也在适应这种趋势,努力减少他们自身的发电排放并自愿承诺到2030年实现最高达80%的减排幅度。科罗拉多州的Xcel能源最近就宣布将在2050年实现100%零碳发电的目标。甚至中西部地区75%的私营电力公司都设置了超过各州要求的自愿减排承诺。这为企业用户提供了更多的机遇来与电力公司合作开发下一代解决方案,并推动整个电网的减排进程。

支持市场发展的政策环境

以上的一切市场成果都离不开政策的支持。全美26个州都为企业可再生能源用户制定了正确的政策环境。每个州都有不同类型的非政府组织在与地方和地区性监管部门合作。下一步,州立政策即将成为2019年需要解决的一大主要问题。

2018年与可再生能源买家联盟开展可再生能源州立政策方面合作的组织

来源:世界自然基金会

全美范围内,随着投资税(ITC)与生产税(PTC)减免政策的逐步退出,我们必须了解这将对企业可再生能源采购时间安排的影响。在调查中,几乎一半的受访买家都表示他们将加速完成他们的采购项目以应对税收减免政策的逐渐退出。然而仍有17%的受访企业尚未对此做出明确决定,意味着一部分市场仍未确定签约的完成时间。市场对购电协议完成时间的不确定性表明后税收减免时期的市场仍具有潜在的波动可能,同时也显示了供应商在可再生能源价格不断下降的同时可能会寻求其他的方式来保证融资资金。

合作的力量

各方合作的力量使2018年成为了创纪录的一年。随着年签约装机量超过6吉瓦标杆,我们相信按照这样的速度发展下去,可再生能源企业买家能够在2025年完成累计签约装机量达到60吉瓦的关键目标。创纪录的买家数量和买家的行业多样性也标志着市场的健康发展。相应地,可再生能源供应商也展示了足够的诚意聆听企业用户的需求,并做出相应改变和调整。与此同时,电力公司与政策方面也在通过不断发展来满足用户的需求。

事实上购电协议并不复杂,购电协议能够完成的最重要因素就在于各方达成“协议”。

每一个市场参与者,包括买家和卖家都是这些签约协议背后的“动力”。虽然围绕购电协议签约的主要工作在于条款与条件的协商,然而推动这些签约完成最大的促成因素仍是各利益相关方针对市场发展方向所达成的一致共识。在项目签约的整个过程中,从最初的买家企业内部共识到最终签约价格和风险情况的确定,无不需要各方达成的协议。最终,电力公司和项目开发商在传统“一刀切”行事风格基础上对扩展各自商业模式所展现出的开放态度将成为2019年市场发展的下一个重要趋势。随着企业可再生能源采购市场的不断成长、多元化并走向成熟,我们所有人都将对接下来的五年充满希望。

作者:Lily Donge,AlexanderKlonick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宣传国家科技政策,展示国家科技形象,参与国际科技舆论竞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网文章及图片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