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氢能科技 沙蓬绿色种养产业模式 联源科技 超联科技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可再生能源协同发展的张家口样板:光伏装机规模2020年达到6GW 2030年达到24GW

   2017-10-13 《中国电力企业管理》
66
核心提示:随着低碳奥运2022年北京张家口冬奥会筹备工作快速推进,张家口市可再生能源示范区建设再提速。2015年7月张家口市可再生能源示范

随着“低碳奥运”——2022年北京—张家口冬奥会筹备工作快速推进,张家口市可再生能源示范区建设再提速。2015年7月张家口市可再生能源示范区(以下简称“示范区”)的设立,如蝴蝶效应扇动的翅膀一般在能源产业链上下游和相关交通、互联网产业发展中掀起阵阵飓风。

为深入了解示范区发展成效,借鉴有益经验,推动可再生能源协调发展,记者专访张家口市发展改革委新能源处处长刘峰,请他围绕如何以可再生能源生产、储存、输送、应用全链条推进示范区建设;如何在创新政策机制,促进就地消纳应用方面做到高水平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率推进,以及可再生能源示范区所做的积极探索进行集中阐述。

自示范区获批建设至今2年多的时间里,示范区建设现状如何?

张家口市位于我国“三北”交汇处,是“一带一路”中蒙俄经济走廊重要节点城市,是首都水源涵养功能区、生态环境支撑区和国家规划的新能源基地之一。作为国家级可再生能源示范区,张家口市拥有丰富的可再生能源资源,规划开发量5000万千瓦以上。按照《河北省张家口市可再生能源示范区发展规划》,到2020年,示范区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规模达2000万千瓦,包括风电1300万千瓦、光伏600万千瓦、光热100万千瓦,年发电量达到 400亿千瓦时以上。届时全市55%的电力消费来自可再生能源,全部城市公共交通、40%的城镇居民生活用能、50%的商业及公共建筑用能来自可再生能源,40%的工业企业实现零碳排放,建成国际领先的“低碳奥运专区”;到2030年,全市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规模将达5000万千瓦,其中风电2000万千瓦、光伏2400万千瓦、光热600万千瓦。全市80%的电力消费来自可再生能源,全部城镇公共交通、城乡居民生活用能、商业及公共建筑用能来自可再生能源,全部工业企业实现零碳排放,全面形成以可再生能源为主的能源保障体系。

截至2016年底,张家口市风电装机达805万千瓦,并网754万千瓦,光伏装机251万千瓦,并网122万千瓦,生物质装机2.5万千瓦,可再生能源总装机容量达到1058.5万千瓦,占全部电力装机的70%,已初步建成千万千瓦级可再生能源生产基地。2016年可再生能源发电量167.4亿千瓦时,弃风率为10.6%,弃光率1.4%,已接近预警红线。加快推进清洁能源替代,提高可再生能源就地消纳比例,对于示范区健康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在示范区建设进程中,存在着哪些制约可再生能源协调发展的内部和外部问题?

在努力推动示范区建设的两年多时间里,国家发改委、能源局给予了大力支持,但就目前发电装机规模和未来发展而言,外送困难、网源不协调等问题是掣肘示范区可再生能源协调发展的最大阻碍,仍需关键性、政策性的支持。

可再生能源电力外送困难。目前张家口市有三条外送通道,分别为汗沽太送出通道、张家口万全——北京顺义三回线送出通道,以及张家口南至北京方向(昌平、门头沟)500千伏送出通道的北、中、南三条外送通道,最大容量550万千瓦,但全市可再生能源并网容量已超过980万千瓦,现有通道已严重饱和。按照示范区建设规划目标,现有输电通道远不能满足可再生能源发展需求,已经成为示范区可再生能源消纳的最大障碍。

配电网建设不同步。张家口市正在大力推进低碳奥运专区、低碳城市、低碳特色小镇建设,目前低碳奥运专区规划(初稿)已经编制完成,低碳城市、低碳特色小镇规划正在制定,全市电供暖实施规划编制工作已经正式启动。从现实情况看,张家口市现有配电网难以满足发展需要,必须尽快进行高标准改造。以清洁能源供暖为例,我市今年启动了2000万平方米的清洁能源供暖工程,其中电供暖面积1500万平方米,现有配电网根本不能满足电供暖需求。需要电网公司结合低碳奥运专区、低碳城市、低碳特色小镇、电供暖规划,进一步修订好电网建设规划,加大我市配电网改造的投资力度,加快配电网改造的工程进度,有效保障电供暖等相关项目顺利推进。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宣传国家科技政策,展示国家科技形象,参与国际科技舆论竞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网文章及图片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