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氢能科技 沙蓬绿色种养产业模式 联源科技 超联科技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国网新闻发言人谈新能源消纳的三驾马车

   2017-07-14 《国家电网》
58
核心提示:新能源消纳的三驾马车 访国家电网公司新闻发言人、发展策划部副主任张正陵记者:我国风电和太阳能发电发展迅猛,装机均居世界首

新能源消纳的三驾马车 ——访国家电网公司新闻发言人、发展策划部副主任张正陵

记者:我国风电和太阳能发电发展迅猛,装机均居世界首位。请您简要介绍一下国家电网调度范围内风电、太阳能发电的现状。

张正陵:截至 2016 年底,全国风电装机 14864 万千瓦,太阳能发电装机 7742 万千瓦,2011 年以来年均分别增长 26%、105%。国家电网调度范围内风电、太阳能发电装机分别占全国的 89%、93%。风电装机主要集中在“三北”地区,占 77%,其中内蒙风电装机超过 2000 万千瓦,新疆、甘肃、河北 3 个省份风电装机超过 1000 万千瓦。太阳能发电装机主要集中在西北地区,占 41%,新疆等 6 个省份太阳能发电装机超过 500 万千瓦。甘肃等 16 个省份新能源成为第二大电源。2016 年,全国风电发电量 2410 亿千瓦时,同比增长 30%,风电发电量相当于北京市全年用电量的 2 倍。太阳能发电量 662 亿千瓦时,同比增长 72%。国家电网调度范围内风电、太阳能发电量分别占全国的 88%、95%。

总体看,2016 年国家电网调度范围内 16 个省区基本不弃风,22 个省区基本不弃光。但受多种因素影响,局部地区弃风弃光问题突出。 2016 年弃风 396 亿千瓦时,弃光 69 亿千瓦时。弃风主要集中在西北、东北,占全网的 90%,弃光主要集中在西北 , 占全网的 99%。西北弃风弃光主要集中在新疆、甘肃两省区。新疆、甘肃合计弃风电量占全网总弃风电量的 61%,弃光电量占全网总弃光电量的 80%。

记者:缓解弃风、弃光,加强清洁能源消纳,您认为应该从何处着手?

张正陵:要解决清洁能源消纳难题,机制和技术缺一不可,单纯依靠哪一方都不行,二者需要协调配合。这里所说的机制应该是两只手,一只是政府之手,一只是市场之手。

以新能源消纳的配额制为例,我国政府承诺到 2020 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比例达 15%。国家要对这一目标进行分解,根据各省经特别策划 Special Report 2017/07 总第 168 期 051 济发展和能源消费情况,细化落实目标责任,并将目标落实的情况和考核挂钩,将 GDP 和绿色发展综合考虑。否则笼而统之,完成目标就总是“别人的事”。通过政府之手,刺激各地提高清洁能源消纳的意愿和积极性。清洁能源消纳比例达不到目标要求,就需要从省(区)外购入,这时就需要市场之手发挥作用,通过建立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在更大范围内实现清洁能源的配置。

在更大范围内消纳清洁能源,这也是欧洲清洁能源发展的经验,具体来说,就是大电网加上大市场。一个硬件一个软件,一个是技术一个是机制。机制要在促进清洁能源消纳中发挥作用,统一规划是前提条件。

什么是统一规划?就是全国一盘棋。要在全国范围内对电源发展进行统筹考虑,如果在西部电力输送端大力发展清洁能源,同时又在中东部电力受端再发展火电,不论从市场容量的角度看,还是从消纳外来电力意愿的角度看,都是不可取的。

统一规划、有序开发,并且要增强规划的约束力。如此,才能解决清洁能源边建变弃、边弃边建的现象。

首先,要统筹资源开发和市场需求。也就是在清洁能源开发前期,就要充分考虑目标市场以及市场容量。尤其是大的风电基地、水电基地,不能光讲开发不谈市场。

其次,对新能源来说,要统筹新能源和常规电源。在进行新能源开发时,就要考虑到系统调峰的问题。不光要有配套的调峰电源,对已有的常规电源也要进行灵活性改造,还要有相应的市场机制。如目前东北正在实施的辅助调峰市场机制,通过市场手段鼓励常规电源参与调峰。

最后,还要统筹电源和电网建设。清洁能源资源远离负荷中心,这是我国的基本国情。因此,我国的清洁能源走的是大规模开发远距离输送之路。清洁能源的开发是集中式还是分布式,这两种理念并不矛盾,应该综合考虑资源条件、转换效率、环境容量等因素,双管齐下,并举开发。

因此,要做好规划,有序开发,按需开发,做到资源和市场、新能源和常规电源、电源和电网的平衡。

总之,要解决清洁能源消纳难的问题,统一规划是基础,机制是关键,政府之手实行配额制,市场之手建立全国统一电力市场。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宣传国家科技政策,展示国家科技形象,参与国际科技舆论竞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网文章及图片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