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能源的人需要有基础的学问,这个学问就是能量的学问,简称能量学。能量学就是研究“变”的学问,解决怎么“变”的问题。
做传统能源的,要让能源变换更高效,排放变得更环保,就是现在强调的节能减排。
做太阳能的,想让太阳变化为热能、电能更高效,成本变得更低。
做新能源汽车的,期望动力电池变得容量大,更环保,更低价。
要解决这些“变”的问题,就要知道:用什么变,变成什么,得到什么。
做传统能源的,知道用石油,变成汽油,得到热能;做太阳能的,知道用阳光,变成电荷运动,得到电能。做电动汽车的知道,知道用锂电池储电,得到一种新型汽车。这些学问成为了专业常识。做学问,要找到新意。
做学问,就是在常识的基础上,找到研究的新内容。通常有两种起心动念。一种是以物为本,另一种是以人为本。以物为本考虑资源,以人为本思想需求。
从石油我们考虑有什么可以替代石油。在石油中起作用的是碳,可替代碳做能源的还有氢,核能元素(铀、钚、钍),金属元素(铝、镁、锌)。
从阳光我们考虑在宇宙中还有什么能源可以利用,想到暗能量能否转换成电能,难度高,但机遇与挑战并存。如能解决暗能源利用的问题,这学问就做大了。
电动汽车为什么要在锂电池这“一棵树”树上吊死?还有超级电容,金属电堆可以选择。
以人为本主要思与想民众的能源需求。现在,做饭、热水需要的热能有固定天然气网来供,办公、家用的电能有固定电网来供。开电动汽车所需要的移动电能现在供不应求,还存在安全、环保、便利等方面的问题。
我们考虑用铝元素做能源,制造铝模块电源,以满足移动电能的需求。做两方面的工作,第一是实现,第二是优化。当然,会遇到许多问题。解决问题,深入思考,就构成了能量学的一些内容。
进一步思考,会发现,能量广泛的存在,甚至是构成万物、万事的基础。用图形工具来表达能量的运动规律,将中国的易经、太极的思想与现代科学认识相变通,创新出一种能量学,为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相融合提供新工具。
目前,能量学才形成雏形,应用于新能源战略研究,提供新视角,新观点,新方案。例如,为一带一路能源战略,军民融合新能源战略提供系统化的实现方案。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宣传国家科技政策,展示国家科技形象,参与国际科技舆论竞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网文章及图片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