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氢能科技 沙蓬绿色种养产业模式 联源科技 超联科技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新能源变革的征途

   2017-11-10 FT中文网
51
核心提示:人类历史上,通过技术进步和变革,经历了三次工业革命。1770年,瓦特发明蒸汽机,开启第一次工业革命,人类进入了机器动力时代;1

人类历史上,通过技术进步和变革,经历了三次工业革命。1770年,瓦特发明蒸汽机,开启第一次工业革命,人类进入了机器动力时代;1880年,爱迪生发明电灯,开启第二次工业革命,人类进入了电力工业时代;1950年,固态电子元件发明,开启第三次工业革命,人类进入了信息时代。每一次工业革命,背后都有一个巨大的推动力,使人类发展突破了阶段性瓶颈,进入到更宽广的世界。纵观以往,前两次革命的技术突破都来自动力领域,人类分别驾驭了蒸汽动力和电力,工业生产规模和日常活动范围空前扩大。第三次革命的技术突破来自信息通信技术,使人们的信息交换成本极大降低,世界变得扁平。

那么第四次工业革命将以什么条件为突破,又在何时到来?

前三次工业革命所消耗的实体能量,主要来自燃烧煤炭和石油等化石能源。面临气候变化、环境污染等危机,通过新能源替代和引领,倒逼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呼声一直不绝于耳。

那么,新能源的生产和利用真的能够引爆第四次工业革命吗?目前来看还不确定。下面将花点篇幅,对比一下新能源变革的特点和条件,与前三次工业革命质变因素的相同和不同点,以更好地理解和展望新能源变革将走过的征途。

首先是相同点,以新的能源生产和应用技术发展为推动的新能源变革,与前三次工业革命相同,都将对人类社会产生重大战略和变革意义,称得上是彻底的革命。人类的每一次变革都是以新旧生产方式的更替为核心,蒸汽机代替了人力,电气化取代了机械化,微电子开拓了信息时代。每一次生产方式的改变和生产力释放都是革命性的。新能源革命着眼于工业时代的能源变革,旨在以太阳能、风能等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的清洁能源代替煤炭、石油等高能耗、高污染、高排放的传统能源,这不仅仅是能源和减排技术的创新,也是产业结构和制度的创新,更是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转变,其深刻影响力足以与前三次工业革命匹敌。

但是这一场新能源的变革也面临着挑战,且与前三次工业革命存在着显著不同的特点。

首先,被动性与主动性。新能源的变革动力与资源、环境危机累积到一定程度的倒逼压力有很大的关系,换句话说,如果资源、环境压力没有大到不得不改变的程度,还有苟延残喘的空间,或者说出现了暂时的缓解,都会影响到这场变革的持续推动力,倒逼式的压力传导路径决定了这是一场被动的变革。比如,上上下下都说要防污染抓治理,但实际情况往往是只污染不治理、先污染后治理、或者边污染边治理,治理和改变十分滞后。低碳发展和新能源变革,要求我们在前几次工业革命所取得物质积累与生产条件的基础上,对既有的生产、消费方式进行变革,随之而来的将是自我革命和牺牲的“阵痛”,如成本的增加、落后产能的淘汰、消费主义的抑制等等。

而以往的工业革命与之不同,具有主动性的特征,比如蒸汽机革命的爆发,以及电气化变革,都增强了人类社会对煤炭、石油、钢铁、原材料以及土地等资源的利用能力,进而扩大了消耗、增加了排放。这种扩张有利于人类以更快速度从大自然中获取资源,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便利性,从而增加了人类的满足感。信息革命更是如此,通过技术便利,促进互联互通,使得短时间内人类知识呈几何级数增长,世界扁平化,从单点连接到多点互通,改变了人类认知世界的多重维度,扩充了知识半径,增强了人类掌握和运用资源的能力,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生产和生活模式。

其结果是,前三次工业革命正是因为其主动性、增量化和扩张性的特点,使其具有天然的内生推动力,好比多米诺骨牌倒下第一张,其后便会引发连锁反应。

而被动化变革的特点,来自于不得不为之的倒逼式压力传导,新能源变革所对应的外部压力,如气候和环境压力等,都具有显著的外部性特征,“公地悲剧”中,人人嫌弃雾霾和污染,但却没有人愿意为此压抑和改变自身的生产和消费行为。洁净的空气、清洁的能源等成了稀缺的“公共品”,有生产条件的企业供给意愿不足,因为供给这些产品所获得的内在化收益远远小于社会效益。要改变这些“公共品”供给不足的情况,只能依靠政府出场。政府所能利用的,是行政化的政策命令,以及税收或补贴等财税手段。为了实现化石能源的“换血”,国家制定新能源发展规划、明确发展目标、颁布相关促进政策、推出可再生能源配额制、实施考核机制等,同时,还推出系列政策扶持新能源产业的内生竞争力,如可再生能源电价、分布式光伏补贴等。但是,这些政策工具的拿捏和效率往往不好把握。这也是无锡尚德等企业倒下后很多市场声音指责“光伏是政府吹大的泡沫”的原因。而且,依靠持续输血才能存活的行业本质上说并不具有真实的价值,这也将对政府政策实施效率和退出机制提出拷问。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宣传国家科技政策,展示国家科技形象,参与国际科技舆论竞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网文章及图片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