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行业包括三大部分:一是上游资源端,二是中游制造端,三是下游场景端或者叫应用端。
上游资源端具有一定的周期属性或者大宗商品属性,中游制造端比拼技术、产能和成本,下游场景端则强调产品、品牌和渠道。
在新能源行业从1到N的推广普及过程中,场景端正在渗透到不同角落……,我们看到很多基于场景的产品创新或者基于产品的场景拓展,百花齐放。
“整县推进”开启光伏长尾效应
去年6月,国家能源局下发《关于报送整县(市、区)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试点方案的通知》,开启了“整县推进”的政策东风,后来确定全国676个县(市、区)作为试点。
其中要求,试点区域党政机关建筑屋顶总面积光伏可安装比例不低于50%,学校、医院等不低于40%,工商业分布式地不低于30%,农村居民屋顶不低于20%。
“整县推进”政策,系统性地刺激了我国分布式光伏的纵深发展,启动了极具想象力的场景空间。
户用光伏飞入寻常百姓家
2021年,我国户用光伏装机21.6GW,占同期光伏总装机的39%,同比增长超过116%,是去年我国光伏新增装机的主力。
截至2021年底,我国户用光伏累计装机超过41GW,如果按平均每户15KW测算,已经覆盖超过270万用户。
户用光伏主要包括品牌销售模式和合作开发模式,前者直接2C(消费者出资),后者2B2C(能源央企或者金融机构出资),尤其是后者拓宽了资金来源。
如今,在正泰、天合、中来等光伏企业的推动下,户用光伏商业模式不断完善,创维、TCL等传统家电企业也积极介入,渗透率不断提高。
户用光伏,正在成为寻常百姓参与和体验“双碳”目标的重要实践。
大型风光基地踏进大漠戈壁
大型风光基地针对我国沙漠、戈壁、荒漠等场景,在高层的亲自推动下,去年开建首期100GW,后来又增加二期100GW,主要涉及内蒙、陕西、青海、甘肃、新疆等地。
与之配套的是,我国特高压建设的提速,“西电东送”容量不断增加,加大了对沙漠、戈壁、荒漠等区域风光发电的消纳。
近日,国家发改委主任表示,大型风光基地的规模为450GW,这在我们国家历史上是最大规模的。
大型风光基地,有望成为十四五期间我国风电和光伏装机的压舱石。
BIPV引领“光伏+建筑”
去年,在《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等政策文件中,均对“光伏+建筑”的推广作出了要求,各地也纷纷推出了建筑节能、绿色建筑或分布式光伏等方面的扶持政策。
而BIPV作为建筑节能增效、降低碳排放的基础工具,有望成为未来“光伏+建筑”的主流形式。
目前,全国存量工商业及公共建筑用地面积约346亿平方米,过去5年每年新增工商业及公共建筑用地面积约20亿平方米。在新建筑物强制安装太阳能系统的政策要求下,每年新增容量预计可达20GW,存量建筑的改造空间更大。
这些存量及增量建筑空间,为光伏装机及BIPV的推广提供了广阔场景。
“新能源+储能”相互成就
去年开始,我国在新型储能领域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同时随着大型风光项目的增加以及对电力稳定性要求的提高,各地“新能源+储能”项目迅速增加。
目前,山西、山东、宁夏、青海、内蒙古、新疆等多地陆续出台新能源配置储能方案,新疆还推出《服务推进自治区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建设操作指引(1.0版)》,“新能源+储能”的招标需求更是屡见不鲜,配置比例一般在10%左右,配置时长普遍为2小时。
“新能源+储能”的场景搭配,提升了风电和光伏的适用性,既进一步刺激了新能源的装机规模,还加大了对新型储能尤其是锂电储能的需求,推动了锂电行业的发展。
家庭储能有望由外及内
欧美日等家庭储能业务已经比较成熟,往往跟户用光伏相互配合,受海外电网及电力结构的影响,需求较大,市场广阔,目前主要品牌包括特斯拉(Powerwall)、Sonnen、LG、派能和沃太等。
特斯拉Powerwall家庭储能一直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锂电池供应始终不足,近年更受芯片影响。2020年特斯拉共安装了10万套Powerwall家庭电池组(每套13.5KWh),销售价格还先后从6500美元提高到7000美元,再提高到7500美元。马斯克曾表示,2022年有机会实现100万套Powerwall的年化销量,但供应链始终是个问题。
近年,国内锂电企业纷纷加大了海外家庭储能的开拓,尤其是去年以来锂电上游材料大涨,锂电成本居高不小,而面向C端的价格容忍度又更高,更是刺激了国内锂电企业对海外家庭储能市场的开拓力度。
于此同时,随着国内户用光伏的发展,国内家庭储能也有望破冰,而兼具“移动充电宝”功能的便携式储能实际上已经具备一定市场雏形,用于长途货运、旅游和直播等领域。
换电模式重拾关注
近期,宁德时代推出换电品牌及服务,让换电模式重新受到公众关注。
换电模式并不是一个新鲜课题,与充电模式之争也始终伴随着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发展,此前已有蔚来汽车这样的汽车系,也有奥动这样的第三方,还有国家电网这样的国家队,而宁德时代则代表了锂电系。
实际上,换电模式主要针对锂电池技术及成本短期难以克服的应用场景,比如需要车电分离或者灵活配置电池数量以降低购置成本的场景,城市居民乘用车充电不方便的场景,以及网约车、共享车、物流车、电动重卡、电动工程机械等生产资料可支配充电时间太短的场景,等等。
通过换电模式,可以刺激这部分应用场景的电动汽车需求,这也是锂电行业进入新阶段深耕的表现。
此外,换电模式除了在电动汽车领域不断深入,在电动两轮车领域近年其实已经比较流行,已经有不少创新企业在资本的推动下做出了不少规模。
大型电动装备进入工矿码头
相对电动汽车的高调发展,大型电动装备在双碳目标的影响下,近年也在低调前行,发展迅速。
具体而言,包括电动重卡、电动装载机、电动矿卡、港口AGV等,这些电动装备尤其适用于矿山、码头、钢铁企业、电力企业等封闭场景。
这些场景的路线固定,充电方便,碳排放压力也比较大,使用频率较高,作为生产资料相比燃油能够体现更好的经济性,因此推广更加容易。
光-储-充模式不断探索
光-储-充模式,一直是能源互联网拥趸的理想模式。
去年4月,北京集美家居城“光储充”配套的储能电站发生事故,让这种模式一度陷入争议。
但是,随着分布式光伏推广和电动汽车渗透率提高,光-储-充模式具有客观的需求,目前规模更小、风险可控的场景仍在被积极探索,比如分布式光伏+储能、储能+大功率充电等模式正在商业化推广。
在上游资源端周期化、中游制造端竞争激烈化的背景下,下游场景端百花齐放,应用不断丰富,模式不断创新,不仅包括产品及服务创新,还涉及开发、投资、运营/运维、资产管理、资产交易、金融服务等方面的创新,资本更是推波助澜。
场景端百花齐放,为新能源行业从1到N的发展,寻找更加纵深的细分领域,还可以进一步带动或刺激上游的发展,这也是新能源行业新阶段的发展重点。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宣传国家科技政策,展示国家科技形象,参与国际科技舆论竞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网文章及图片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