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氢能科技 沙蓬绿色种养产业模式 联源科技 超联科技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区块链或将影响非洲可再生能源的未来

   2020-04-28 能源区块链研究
60
核心提示:就在几年前,依靠消费驱动能源行业发展的说法还未有所耳闻,在非洲更是闻所未闻。转眼来到2019年,在智能技术的推动下,区块链开

就在几年前,依靠消费驱动能源行业发展的说法还未有所耳闻,在非洲更是闻所未闻。转眼来到2019年,在智能技术的推动下,区块链开启了新的能源篇章。

非洲人口众多,从充满活力的国际性创意中心开普敦到文化和工业化中心开罗,非洲大陆充满了无限的可能性。然而,在很大程度上,非洲大陆的电力供应仍然处于不足的状态。非洲能源安全因数据来源而异。一些资料显示,非洲大约有42%的人口,其能源安全得不到保障。

非洲的能源安全问题远远不只是电力供应不足而已。它还涉及经济社会的复杂性,例如选择清洁能源替代品、为居住在发电厂附近的居民提供安全卫生环境以及参与能源部门经济活动等方面的权利问题。新自由主义资本体系一直主导着非洲的能源行业并决定着社会体系,而新能源管理体制将会挑战其经济社会地位。新的可再生能源管理体制使得我们有机会以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式重新配置社会资源,而区块链可能会提供一些可行的解决方案。

Energy Marketplace Sun Exchange等初创企业正在整合加密货币和区块链技术,以利用非洲丰富的日光资源。

起初,非洲似乎并不愿意进行技术变革,尤其是考虑到其相当“落后”的农业环境以及非洲大陆所面临的复杂的社会挑战。诚然,非洲是非常具有发展潜力的。但是,非洲的技术转型过程往往很慢。非洲潜在的挑战包括政治动荡、政局腐败、投资环境难以预测、政策疲软和政治意愿缺乏,这其中还未考虑依靠外国利益肆无忌惮开采资源的情况。

非洲主要的发电模式为化石发电,以实用为主。这一模式需要非常雄厚的财力。它和非洲传统的能源观加剧了非洲的能源供应困境。因此,在打破曾拒绝改变的社会代谢规范时,它震惊了所有人。目前,世界各地的投资商正与非洲团体、企业联系,其中就包括那些希冀替代化石燃料的团体和企业。众筹加密货币投资平台正在为小型发电厂提供资金,这些发电厂被出租给学校、企业和其他实体,比如南非的Knysna elephant park,依靠一个60千瓦的系统,得以改型。该平台以较低的价格提供了一种替代能源,而且不需高昂的成本。此外,还有机会获得良好的清洁能源,同时创造可靠的投资机会,最高可获得20年的回报。

区块链提供了一个跨越多个网络的分布式账本,记录众筹平台的在线交易。通过记录分散数据,分类账簿提高了透明度,防止出现未经授权的操作行为,以此确保交易的正常进行。加密货币的使用简化了国际货币交易和管理工作。

世界上任何人都可以购买太阳能电池。Knysna elephant park有效利用该平台,出售了13248节太阳能电池,并为其消耗买单。根据外汇管理规定,买卖需要使用加密货币或常规法定货币。投资商在租期内收取现金或加密货币获得租金收入。

其益处是显而易见的:获得了对环境具有较小危害的优质清洁能源。相似分散能源系统的分散供资模式也产生了其他社会经济效益。过去,能源据点是大资本专属领域。而能源据点的瓦解为公众广泛参与创造了条件,对消费者和资助者大有裨益。

此前的能源模式将普通个人和小企业排除在该行业之外,从而巩固了资本利益和控制权。可再生能源加区块链正在打破这种现状,大大小小的投资商现在均可决定各自负责的投资项目。这一模式为能源管理重新配置能源资源提供了公平的分配样式。依靠可再生能源,资本利益受到限制,甚至可能出现一种不同以往的经济模式。

任何突飞猛进式的增长都有其缺陷性。根据世界经济论坛(World Economic Forum)发布的一份白皮书,区块链的不利之处在于:区块链应用在能源行业是为了应对能源供不应求情况,为了增加系统的严谨性和安全性,需要计算“工作量证明”。但这可能适得其反,导致高碳足迹,破坏其自身的一些目标、效率和需求管理。

另一个挑战主要影响的是较贫困消费者。电网能源的成本基于电力的平均成本,其中包括资本成本和发电厂的预期寿命。这种成本分摊到所有电网用户身上。然而,如果有用户不再使用电力,其余用户就会面临电力成本增加的可能性,因为电网付费用户的数量在减少。

虽然上述情况会对那些使用电网用户构成挑战,但对非洲其他能源不受保障的地区而言,不会对其生活质量产生影响。

可再生能源革命和区块链创新为非洲重新调整能源结构提供了一些可能性,但不能仅仅依靠技术。除了发电厂和区块链之外,还需要诉诸法律解决社会不公正的复杂性问题。如果可再生能源和区块链不能实现公正合理的转变,那么旧的结构将继续存在,即新自由主义资本主义制度、能源不公平和不民主的可再生能源体系得到强化。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宣传国家科技政策,展示国家科技形象,参与国际科技舆论竞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网文章及图片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