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五年,北京将深入调整能源结构,推进能源绿色低碳智慧转型。到2025年,北京市可再生能源比重达到14%左右。
以上是北京市发展改革委主任谈绪祥在13日举行的中欧合作伙伴对话绿色发展论坛上介绍的。
谈绪祥表示,绿色北京是北京最主要的城市发展理念和目标,也是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重要窗口。目前,北京城市发展正处在深刻转型,城乡环境品质正发生历史性变化。过去五年,北京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量保持全国最好水平,以较低的资源能源消耗实现了较高稳定的经济增长。
五年中,北京PM2.5年均浓度累计下降53%,达到38微克/立方米;优质能源比重提高到98.1%,基本实现平原地区“无煤化”;轨道交通(含市郊铁路)运营里程近1100公里,中心城区绿色出行比例达到73.1%;新增城市绿地3600公顷,森林覆盖率达到44.4%。此外,2020年北京生物多样性调查实地记录到各类物种共5086种,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大都市之一,也是世界上鸟类最为丰富的首都之一。
谈绪祥谈到,“十四五”时期,北京将深入实施绿色北京战略。主要从深入优化产业结构,构建绿色低碳循环的产业体系;深入调整能源结构,推进能源绿色低碳智慧转型;强化科技创新支撑,加快构建市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绿色基础设施,扩大生态环境容量;强化行为引导,让更多市民共同践行绿色生活方式五个方面付诸行动。
其中,深入调整能源结构,推进能源绿色低碳智慧转型方面,北京落实可再生能源优先的理念,将可再生能源利用作为各级规划体系的约束性指标,实现与城市建筑、基础设施、现代农业设施、矿山修复治理的融合发展,推进光伏、热泵等可再生能源技术规模化应用,有序推进源网荷储用一体化发展。到2025年,全市可再生能源比重达到14%左右。
强化科技创新支撑,加快构建市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方面,北京将聚焦碳达峰碳中和、大气污染防控、现代化能源利用等9个重点领域。致力打造中关村、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怀柔科学城、未来科学城和平谷区5个绿色技术创新集群高地,在冬奥会、北京城市副中心、大兴国际机场、回龙观天通苑大型城市社区,建设4个绿色技术综合应用示范区,建设具有区域辐射力和国际影响力的绿色技术创新中心。
建设绿色基础设施,扩大生态环境容量方面,北京将推动城市更新,建设绿色基础设施体系,提升城市品质和承载能力。到2025年,北京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里程达到1600公里,轨道交通占公共交通出行比例提升至56%;建成区海绵城市达标面积比例达到40%以上;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45%,建立100处生物多样性保护示范区。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宣传国家科技政策,展示国家科技形象,参与国际科技舆论竞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网文章及图片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