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氢能科技 沙蓬绿色种养产业模式 联源科技 超联科技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怎么看“2030年风、光装机12亿千瓦以上”的目标?

   2020-12-14 能源杂志
62
核心提示:核心观点: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2030年风电、光伏总装机容量12亿千瓦以上,未来10年年均新增风、光装机需不少于75GW,以最低值计算

核心观点: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2030年风电、光伏总装机容量12亿千瓦以上,未来10年年均新增风、光装机需不少于75GW,以最低值计算,这一数字远低于行业预期。但不必太过担忧,习近平同时提出,到203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占比25%左右,根据权威研究,要达到这一目标,风、光年均新增装机需要1亿千瓦以上。

继9月22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联合国大会上宣布中国将提高自主贡献力度,力争2030年前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后,习近平又进一步为中国减少碳排设定了阶段性目标。

12月12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气候雄心峰会上宣布,到2030年,中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将比2005年下降65%以上,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将达到25%左右,森林蓄积量将比2005年增加60亿立方米,风电、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将达到12亿千瓦以上。

这是习近平首次在公开讲话中为风电、光伏设定具体装机目标。

据全国新能源消纳监测预警中心数据显示,截至9月底,中国风电、光伏并网装机均达到2.2亿千瓦,合计为4.4亿千瓦。距2030年12亿千瓦的累计太阳能、风电装机最低要求仍有逾近7.5亿千瓦的装机差额,如果以此数据按10年平均计算,即意味着风、光每年的新增装机将不低于75GW。

风电、光伏在”十三五“期间以远高于”十二五“的增速发展。截至2015年底,风、光累计装机约为1.72亿千瓦,到2019年底,这一数字已经则增长至约4.14亿千瓦,折合年均新增风、光装机60.5GW。

这意味要达到习近平设定的2030年风、光装机目标的最低值,未来10年年均新增风、光装机规模都要远超”十三五“期间。

不过如果以最低值计算,未来10年年均新增风、光装机75GW,远远低于行业预期。

今年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阳光电源董事长曹仁贤在提案中建议提高可再生能源规划的前瞻性和预见性,建议”十四五“期间,年均新增光伏装机60GW,风电装机30GW。

曹仁贤的这一提议彼时颇受行业认可。9月习近平宣布中国提高自主贡献力度,并提出“30.60”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后,风电、光伏行业均大幅提高了预期。

10月14日,400多家风能企业在北京国际风能大会上联合签署了《风能北京宣言》,呼吁制定与碳中和目标相适应的“十四五”规划,保证中国年均新增风电装机50GW以上,2025年后,年均新增风电装机不低于60GW。

12月11日,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向外界公布基于“30.60”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下的”十四五“光伏装机需求分析:“十四五”一般预计国内年均光伏新增装机规模是70GW,乐观预计国内年均光伏新增装机规模是90GW。

两者相加,要远高于未来10年年均新增75GW风电、光伏装机的最低增长值。

不过12亿千瓦是2030年新增风电、光伏总装机的最低目标,最高并未设限。其次,在2030年的减少碳排阶段性目标中,还有一个限制条件:203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占比25%左右。

此前,作为《巴黎协定》的签约国,中国承诺2030年碳排达峰,对应203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占比20%左右。

基于这一目标,某权威机构去年为国家能源局做了一份关于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的研究报告。其中结论认为,要达到2030年份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20%的目标,风电、光伏年均新增装机规模至少要达到60GW,范围区间在60GW-90GW之间。

该报告还设定了可再生能源高发展情景,风电、光伏年均新增1.2亿千瓦左右,203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占比将达到25.6%。

中国光伏行业协会也有类似的研究,如果非化石能源占比20%目标提前至2025年实现,需要年新增光伏装机70GW,如果提前至2024年,需要年新增光伏装机90GW。

这意味着,要达到2030年风电、光伏累计总装机12亿千瓦以上的目标,未来10年最低只需新增风电、光伏装机约75GW,但要达到2030年份非化石能源占比25%的目标,年均新增风电、光伏装机将远超75GW。

分析人士认为,2030年风电、光伏累计装机目标设定在12亿千瓦以上,可能是考虑到风电、光伏快速增长带来的系统成本增加和消纳的难题。

风电、光伏是一种间歇性能源,为匹配电力系统发电、用电实时平衡的特性,需要在发电侧增加储能装机、电网侧增加电网投资扩大调节范围并配套调峰机组、需求侧响应匹配发电侧波动性等一种或多种解决方案,其中前两种解决方案都需要增加系统成本。

国家气候中心的一项研究提供了一条低成本的解决方案。据该研究,中国风电、光伏在总发电量的渗透率到2050年提升到67%,仅通过风电和光伏的配合,可以不需要配置储能和需求侧响应,届时风电装机为25亿千瓦,光伏为26.7亿千瓦,接近1:1的比例,弃电率为7.22%。

这意味着通过风电、光伏的均衡发展,仅需要忍受弃电率的略微提高(目前要求是5%),几乎不需要新增系统成本。

另外,业内普遍认为,在电力需求侧还有大量空间可以提升与风、光波动性的匹配度。

比如,江苏是推进需求侧响应最积极的地区。2015年就出台了《江苏省电力需求响应实施细则》,2019年单次规模最大需求侧响应削峰规模达到402万千瓦,削峰能力达到最高负荷3%-5%,这意味着省去了402万千瓦的调峰电站的投资费用。

随着分布式光伏、风电的发展,业内也在呼吁放开”隔墙售电“等政策限制,让风、光可以在更小的范围内自平衡,缓解电力系统的平衡压力。

值得注意的是,2020年是风电、光伏补贴的最后一年(海上风电到2021年),进入”十四五“期间,风电、光伏将全面进入平价时代,风电、光伏持续下降的发电成本,将在市场端提供越来越强劲的增长动力。

风电、光伏的增长往往要超出规划。按“十三五”能源规划,到2020年光伏装机将达到1.1亿千瓦,实际截至到2019年,光伏装机已经达到2.043亿千瓦,中国光伏协会预计到今年底,光伏装机将达到2.4亿千瓦,超过风电成为中国第三大电源。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宣传国家科技政策,展示国家科技形象,参与国际科技舆论竞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网文章及图片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