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广州4月9日电 (记者吴冰、贺林平)“快看快看,那些衣服可不普通!”舞台上,30位舞蹈演员身上像放电影似的,不断显现各种高清图像。电视机前,看到这一幕的小学生罗宇航兴奋地手舞足蹈。
演员身上由32片全柔性屏“缝制”而成的“柔衣”,是深圳柔宇科技有限公司又一款基于柔性显示屏自主研发的创新产品。这家2012年创立的科技企业,短短7年已在国内外储备2500余项核心技术知识产权,将产品销售到20多个国家和地区。
跟柔宇一样,广东越来越多的企业拥有“独家秘笈”。广州无线电集团一连签下9位科技领域的院士“大拿”,目前已拥有各类创新机构、研发平台61个,为企业发展给予智力支持;我国最早专注于无人艇领域的高科技企业云洲智能,拥有自主开发的“数字孪生系统”等无人艇核心专利近百项……3月27日举行的广东省科技创新大会上,176个项目(人)获颁2018年度广东省科学技术奖。这些奖项成果转化应用后,已累计新增销售额1682亿元,新增利润293亿元。
近年来,广东坚持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双轮驱动”,在优化制度设计、强化制度执行上做文章,咬住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不松劲,让企业成为创新大戏的“领衔主演”。目前,全省4万多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设立研发机构的已达35%,主营业务收入5亿元以上的工业企业实现全配备。广东力争到2020年底,将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覆盖率提升到40%以上。
企业是创新的主角,但也离不开政府和社会的协力相助。广东正筹建一批省级实验室,聚焦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九大重点领域研发计划攻关。去年8月23日,位于东莞的中国散裂中子源通过国家验收,投入正式运行。牢牢把握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重大机遇,一条南北100多公里的“广州—深圳—香港—澳门”科技创新走廊初见雏形。
允许新型研发机构管理层和核心骨干持运营公司“大股”;对科技人员实施股权激励……今年以来,广东又以省政府1号文的形式印发实施“科创12条”,从区域创新、创新主体、创新要素、创新环境等四个方面,一下放出60多个“大招”。未来三年,广东将持续加大省财政投入力度,在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发力,以企业为主体组织实施,力求取得一批重大原创科技成果和自主知识产权。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站文章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