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3月份,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九次会议提出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5月份,浙江省发改委发布《浙江省可再生能源发展“十四五”规划》,提出实施“风光倍增计划”。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认真做好新能源发展规划,加强电网建设,优化电网调度,加快构建新能源共建共享生态圈,助力省内新能源高质量发展。
能源清洁低碳转型加快 新能源装机将大规模增长
近年来,浙江着力推进国家清洁能源示范省建设,加快能源清洁低碳转型。随着能耗双控不断升级,国家明确坚决管控“两高”项目,而新能源等重大项目及新能源消纳比例及格线以上部分不纳入能耗双控指标,浙江有意通过发展新能源,获得新的产业发展空间,此外,依靠新能源及时补位,一定程度上缓解中长期电力供应紧张形势。
广袤的海域让浙江具备得天独厚的条件发展海上风电。依据国家能源局规划批复文件,预计2025年华东地区新增海上风电1927万千瓦,占国家电网经营区新增海上风电的92.1%。其中,浙江新增海上风电装机容量最多,为720万千瓦。“十四五”期间,浙江海上风电将迎来爆发式增长。
与海上风电同步,浙江光伏发电也将保持高速增长。截至2020年年底,全省光伏发电装机1517万千瓦,到“十四五”末,省内光伏发电装机将达2750万千瓦以上,其中分布式光伏新增装机超过500万千瓦,集中式光伏新增装机超过700万千瓦。
国网浙江电力综合省内资源禀赋等因素,测算不同区域新能源消纳潜力,形成全省新能源经济开发分布“一张图”,指导新能源优化布局和规划建设;认真落实风光倍增计划,在山区26个县推行“光伏富裕”工程,挖掘农村地区风能、太阳能等能源资源;依托“网上电网”研发“光伏导航”应用,筛选适合发展分布式光伏的地块,评估其光伏发展潜力值和消纳能力,帮助地方政府规划新能源发展路径,助推新能源大规模发展。
5月16日,浙江迄今为止最大的海上风电项目——岱山4号海上风电在舟山并网,总装机容量为23.4万千瓦,为浙江绿色石化基地提供清洁低碳用能。6月29日,全国最大的海岸滩涂渔光互补光伏项目——宁波象山长大涂滩涂光伏项目并网,总装机容量为30万千瓦,预计年发电量3.4亿千瓦时。
今年以来,浙江新能源发电项目并网速度持续加快。数据显示,1~10月份,浙江电网新增发电装机430万千瓦,其中新能源发电装机304万千瓦,占比70.7%。国网浙江电力预计,到2035年,新能源将成为浙江电网出力主体,2036年到2050年成为省内电力供应主体。
加强电网建设和调度 确保新能源尽并尽发
11月28日,随着最后一台风机并网成功,总装机容量40万千瓦的浙能嵊泗2号海上风电场实现全容量并网发电。该项目每年可贡献可再生能源电量约10.99亿千瓦时,相当于节约标准煤35.4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72.6万吨。
随着中央提出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新能源发展引起社会高度关注。《浙江省可再生能源发展“十四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提出,到2025年年底,浙江省内新能源装机超过3600万千瓦,可再生能源装机超过5000万千瓦,装机占比达到36%以上。国网浙江电力提出打造高承载坚强主网架,促进配电网、微电网协调发展,为新能源大规模并网提供坚强支撑。
年初以来,国网浙江电力先后开展特高压交流环网建设规划,做好白鹤滩—浙江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开工准备,加快构建坚强大受端特高压网架格局;完善500千伏网架,发挥大电网资源配置作用,为沿海大型核电及大规模新能源送出创造条件;加快推进220千伏新能源送出工程建设,确保新能源应并尽并。
主网架持续完善,配电网建设优化也在有条不紊地进行。12月2日,在海宁尖山,5月份投运的光储直柔多端口直流微电网平稳运行。白天,屋顶光伏为体育馆、车网互动(V2G)充电桩和直流智慧路灯供电;夜晚,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向微电网反向供电,实现分布式电源就地消纳。海宁市供电公司探索建设蜂巢状有源配电网,多个微电网“手拉手”抱团,促进分布式电源在更大范围内并网发电。以尖山为示范,国网浙江电力正在探索规模化分布式新能源电量消纳配电网新模式,促进大电网与配电网、微电网协调发展,助力新能源的全额并网消纳。
大规模新能源发电的间歇性特征会给电网安全稳定运行造成冲击。国网浙江电力正在构建源网荷储一体互动新型调度运行体系,提升电力系统调节能力、运行效率和安全水平。6月30日,全国首个工业园区级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在海宁尖山建成。源网荷储协调控制系统对分布式电源、配电网设备、可调节负荷、储能电站等15类资源统一调控。这是源网荷储一体互动新型调度运行体系在海宁尖山的试点应用。
浙江分布式光伏装机规模巨大,以尖山地区为代表,分布式光伏发电受天气变化影响显著。基于多维气象大数据的负荷和新能源发电人工智能预测技术和应用,结合数值天气预报,国网浙江电力开展多口径、多区域、多时间尺度新能源发电功率预测,提升预测精度,精准研判电力平衡趋势,实现对分布式新能源的智能控制和群控优化,提高新能源主动支撑能力。目前,国网浙江电力已实现全网光伏短期功率预测准确率90%以上,超短期功率预测准确率95%以上。
国网浙江电力还加强新能源基础信息管理,基于调控云平台搭建全社会电力电量系统,通过营销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与浙江调控云系统开展数据交互,实现全省所有低压并网分布式光伏运行信息采集。此外,通过火电机组深度调峰、核电与小水电参与调峰及需求侧填谷响应等方式,新能源发电对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冲击进一步减小。
多元赋能新能源发展 构建共建共享生态圈
10月31日,温州苍南海上风电项目送出工程投产。项目装机容量为40万千瓦,年上网电量约11.5亿千瓦时。11月19日,位于台州的华电玉环1号海上风电场并网发电,年提供清洁电能约8.8亿千瓦时。11月26日,浙能嵊泗2号海上风电场并网。岁末,浙江迎来海上风电密集并网。
新能源发电项目的密集并网,对进一步优化电能结构、提升能源清洁化水平、助力浙江清洁能源示范省建设和支撑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具有重要意义。
新能源发展的成果正逐步惠及全社会,也在吸引全社会参与共建。
国网浙江电力正从政策落实、市场建设等方面发力,加快构建共建共享的新能源发展生态圈。11月1日,衢州正式调整小水电上网峰谷时段。年初以来,国网浙江电力先后与浙江省发改委汇报沟通,省发改委同意调整丽水、衢州小水电上网峰谷时段,解决光伏发电能源外送通道挤占、负荷峰谷倒置问题,以“水光”多能互补促进削峰填谷和新能源消纳,保障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
浙江所有县(市、区)已先后出台“新能源+储能”政策,新建储能项目按照10%容量配备储能设备,为新能源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加快形成成本全社会共担、成果全社会共享的新能源发展生态圈。
大规模储能是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国网浙江电力正积极探索储能和抽水蓄能电站建设。在宁波、温州、金华等地,大型储能项目的前期工作正在开展,该公司与政府、新能源发电企业等深入合作,探讨和推进“共享储能”模式应用,解决部分新能源发电企业储能配置能力弱问题。此外,长龙山、宁海、缙云等抽水蓄能电站项目建设也在加快。根据《规划》,到2025年,浙江抽水蓄能电站装机将达798万千瓦,对电网峰谷差发挥有效调节作用。
在位于台州市椒江区的大陈岛,多能互补、互相转化的新能源利用新模式已经落地。国网浙江电力在这里试点氢能源综合利用系统,实现清洁电力到清洁气体的能源转化及供应。
未来十年,经济发展对能源的需求与能耗双控之间将反复角力,新能源将扮演重要角色。国网浙江电力将多措并举,支撑新能源发展,保障能源供给和绿色转型,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宣传国家科技政策,展示国家科技形象,参与国际科技舆论竞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网文章及图片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