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利用规模稳居世界第一、低风速风电技术位居世界前列、光伏产业为全球市场供应了超70%的组件……近年来,中国可再生能源实现了跨越式发展。3月30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国家能源局局长章建华介绍中国可再生能源发展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
发展成就举世瞩目
近年来,中国可再生能源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开发利用规模稳居世界第一,为能源绿色低碳转型提供强大支撑。发电装机实现快速增长,截至2020年底,水电、风电、光伏发电、生物质发电分别连续16年、11年、6年和3年稳居全球首位。利用水平持续提升,去年中国可再生能源发电量达2.2万亿千瓦时,占全社会用电量的29.5%,较2012年增长9.5个百分点,有力支撑中国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15.9%。
技术装备水平大幅提升,为可再生能源发展注入澎湃动能。章建华介绍,中国已形成较为完备的可再生能源技术产业体系,包括水电领域具备全球最大的百万千瓦水轮机组自主设计制造能力,低风速风电技术位居世界前列,光伏发电技术快速迭代,多次刷新电池转换效率世界纪录等。
减污降碳成效显着,为生态文明建设夯实基础根基。2020年,中国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规模达到6.8亿吨标准煤,相当于替代煤炭近10亿吨,减少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排放量分别约达17.9亿吨、86.4万吨和79.8万吨,为打好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提供了坚强保障。
惠民利民成果丰硕,为决战脱贫攻坚贡献绿色力量。2012年以来,贫困地区累计开工建设大型水电站31座、6478万千瓦,为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和移民脱贫致富做出贡献。
国际合作不断拓展,为携手应对气候变化做出中国贡献。作为全球最大的可再生能源市场和设备制造国,中国持续深化可再生能源领域国际合作。水电业务遍及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光伏产业为全球市场供应了超70%的组件。
多措并举保障消纳
新能源电力消纳问题,一直备受关注。“不能一方面大力发展,一方面弃风弃光大量存在。”国家能源局电力司司长黄学农表示,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战略目标,要推动新能源成为电力供应主体,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多措并举保障新能源高水平的消纳利用。
统筹优化新能源开发布局。黄学农表示,要结合各地区新能源资源条件,充分利用中东部地区相对较大的新能源并网消纳空间,积极推动新能源就地开发利用。在西部地区、北部地区,新能源资源富集地区,科学规划、布局一批以新能源为主的电源基地和电力输送通道,实现新能源电力全局优化配置。
大力提升电力系统的灵活调节能力。在发电侧,加强火电灵活性改造,包括推动抽水蓄能电站、天然气调峰电站建设。在电网侧,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提升资源优化配置能力,特别要发挥大电网资源互济作用。在用户侧,推进终端电能替代特别是绿色电能替代,提高需求侧响应能力。
构建新能源消纳长效机制。在电网保障消纳基础上,通过源网荷储一体化、多能互补等途径,实现电源、电网、用户、储能各类市场主体共同承担清洁能源消纳责任的机制。统筹负荷侧、电源侧、电网侧资源,完善新能源调度机制,多维度提升电力系统调节能力,保障调节能力与新能源开发利用规模匹配。
可再生能源将成为增量主体
“十四五”期间,可再生能源发展面临新形势、新任务。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司长李创军表示,“十四五”期间,中国可再生能源发展将进入新阶段,呈现新特点。
大规模发展。“十四五”期间,可再生能源年均装机规模将大幅提升,装机规模将进一步扩大,到“十四五”末可再生能源的发电装机占中国电力总装机比例将超过50%。
高比例发展。可再生能源在能源消费中的占比将持续提升,到“十四五”末,预计可再生能源在全社会用电量增量中的比重将达到2/3左右,在一次能源消费增量中的比重将超过50%。“可再生能源将从塬来能源电力消费的增量补充,变为能源电力消费增量主体。”李创军表示。
市场化发展。“十四五”期间,将进一步发挥市场在可再生能源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李创军介绍,从今年开始,风电光伏发展将进入平价阶段,摆脱对财政补贴的依赖,实现市场化发展、竞争化发展。
高质量发展。“十四五”期间,将通过加快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提升新能源消纳和存储能力,既实现可再生能源大规模开发,也实现高水平消纳利用,保障电力可靠稳定供应,实现高质量跃升发展。
“展望未来,我们将锚定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充分发挥我国可再生能源的资源优势、技术优势,促进可再生能源高比例、高质量、低成本、市场化发展,为保障能源供应、推进能源绿色低碳发展、实现双碳目标做出更大贡献。”李创军表示。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宣传国家科技政策,展示国家科技形象,参与国际科技舆论竞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网文章及图片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