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氢能科技 沙蓬绿色种养产业模式 联源科技 超联科技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包钢稀土保价 稀土冶炼分离企业停产潮全国蔓延

   2011-10-19 每日经济新闻
60
核心提示:稀土价格接连遭遇滑铁卢,包钢稀土再次出手试图保价  10月17日晚间,内蒙古包钢稀土(集团)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包钢稀

稀土价格接连遭遇“滑铁卢”,包钢稀土再次出手试图保价
  10月17日晚间,内蒙古包钢稀土(集团)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包钢稀土)公布了关于所属冶炼分离企业停产1个月的公告。停产期间,包钢稀土将相应停止对上述冶炼分离企业及外部合作企业的原料供应。
  受环保和指令性计划指标超标等多重政策压力,南方稀土分离企业已经大面积停产。而包钢稀土停产,或许意味着南北稀土全行业停产浪潮的兴起。
  包钢稀土二次出手保价
  据悉,自2011年10月19日起,包钢稀土所属冶炼分离企业(含直属冶炼厂、华美公司、和发公司、山东灵芝公司)将停产一个月。而在停产期间,包钢稀土将相应停止对上述冶炼分离企业及外部合作企业的原料供应。
  为了止住稀土产品价格下跌,包钢稀土在一个月内已接连两次出手。9月19日,包钢稀土旗下的内蒙古包钢稀土国际贸易有限公司启动了轻稀土收购战略。
  针对此次明确保价的举动,百川资讯一不愿具名的分析师预计后市稀土产品会有小幅的上涨,“包钢稀土所属冶炼分离企业如果全部停产一个月,意味着下游需求企业将面临原料供应断裂的状况,这可能导致稀土价格有所波动。”
  不过,有稀土贸易商则称,停产推动稀土价格上涨可能性不大,“主要作用还是稳定市场,尤其是镨钕市场,现在浙江的钕铁硼需求不好,就算大企业都停产,市场库存还可以维持好几个月。”
  事实上,此前“托市”之举未能影响稀土价格走势。据悉,国庆长假过后,以镨钕氧化物为代表的稀土产品价格开始呈现回落并在近期持续下滑。而稀土下游需求不旺、供过于求的形势迟迟不见好转。
  停产潮已全国蔓延
  包钢稀土公告称,停产是进一步维护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指令性生产计划指标执行的严肃性,“在近期稀土产品价格持续下滑、下游需求不旺、供过于求的形势下,为进一步稳定市场、平衡供需而进行停产”。
  上述行业分析人士称,“包钢稀土此次停产,除市场供需失衡的原因外,年初制定的稀土生产指标已基本用完也是重要原因之一。”
  根据年初国土资源部发布的《关于下达2011年钨矿锑矿和稀土矿开采总量控制指标的通知》,2011年全国稀土矿开采总量控制指标为9.38万吨,其中轻稀土8.04万吨、中重稀土1.34万吨。而早在8月初,南方多个稀土厂家就曾以指令性指标“基本用完,或是马上用完”回应《每日经济新闻》记者。
  此前,位居南方的国内稀土冶炼分离巨头五矿有色曾发布《停产倡议书》,倡议严格执行工信部有关稀土生产指令性计划的要求,提出“在2011年8月初立即主动停产,确保稀土市场平稳运营”。不过,因稀土指令性生产计划难以监管,稀土企业往往超标生产,上述倡议也未能在全国执行。
  目前,同南方大多数稀土冶炼分离企业的状况类似,位居赣州的包钢全南晶环、包钢信丰新利已停产。“国家在环保、指令性计划等政策执行上还在持续加码,在南方稀土企业相继停产后,包钢稀土的举动说明停产浪潮开始波及北方。”前述贸易商表示。
  相关新闻
  “天价”稀土遭老专家痛批
  稀土价格的暴涨与大跌,不止备受行业关注,也牵动了多位已退离一线多年的老专家的神经。“稀土价格的前期暴涨没有道理,背后有大量稀土炒家在做推手,并未完全反映实际需求,现在价格的下跌是一种释放。”一位不愿署名的行业资深人士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称。
  日前在瑞道金属网主办的2011年中国首届稀土界老专家联谊会上,全国稀土永磁电机协作网主任郭春生就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反映称,稀土原料的价格现在已经到1400元/公斤,过去是250元/公斤,严重影响了电机的应用,“比如说风电,现在我们如果做1兆瓦的电机,每台电机原材料成本大概增加了140万元。”
  尽管稀土价格持续下跌,但前期高价对下游需求行业的重创仍未痊愈。目前,由于稀土价格上涨致使永磁电机成本大幅上涨,已经使稀土永磁电机生产企业被迫减产或转行。
  而原中国稀土学会副理事长余宗森则对稀土出口限额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一搞配额,价钱必然暴涨,暴涨之后就有一个问题,不利于稀土下游产业的发展,在国外国内都是这样,既影响了稀土产业的发展,又影响了我们出口创汇。”
  他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应尽量要少用这种配额的措施,但“重稀土应该控制出口,因为重稀土更稀缺,而轻稀土世界上有很多。”
  原国务院应用稀土专家组专家、原北京有色金属研究院副院长卢忠效也建议称,要区别对待不同稀土矿种和不同元素,采取不同的政策。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宣传国家科技政策,展示国家科技形象,参与国际科技舆论竞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网文章及图片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