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家发改委、工信部对外宣布,为更好地发挥价格杠杆在化解产能过剩、加快转型升级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对电解铝企业用电实行阶梯电价政策。
根据阶梯电价新政要求,电解铝企业铝液电解交流电耗不高于每吨13700千瓦时的,其铝液电解用电(含来自于自备电厂电量)不加价;高于每吨13700千瓦时但不高于13800千瓦时的,其铝液电解用电每千瓦时加价0.02元;高于每吨13800千瓦时的,其铝液电解用电每千瓦时加价0.08元。
这意味着,每吨铝液电解交流电耗越高的,电价逐级提高。更值得关注的是,每吨13700千瓦时的“惩罚”临界标准,实际上比2013年的国内电解铝行业水平,被视为动了“真格”。数据显示,2013年全行业铝锭综合交流电耗平均下降到每吨13762千瓦时,行业平均成本15240.32元/吨。
据业内人士分析,按这个标准看,全行业中,不少企业如不降低能耗,对技术进行改进,将付出更高的生产成本和代价,面临出局风险。
事实上,这也正是电解铝实行阶梯电价的初衷。国家发改委的人士表示,阶梯电价的推出意在目前电解铝产能严重过剩和铝价低迷的情况下,通过调整电政策提高淘汰标准,促使技术落后和缺乏竞争力的产能退出。
电费成本是电解铝企业的主要成本,对于电解铝企业来说,主要是拼成本,目前关键是电价,2012年电费占铝企成本的45%。
公开消息显示,新疆、山东等电解铝大省(区)已经对外公布了其省(区)内的具体细则,尤其是山东省更是明确以后每年4月15日前所有电解铝生产企业应执行的电价标准,向社会公布,并报国家有关部门备案。
河南作为电解铝大省,也已经下发了执行阶梯电价的通知,上一年铝液生产量及其耗电量相关统计、核查也正在进行之中。
对此,河南省有色金属协会秘书长刘立斌表示,在技术层面,河南的电解铝是领跑全国的,目前河南省电解铝企业装备的几乎都是300KA级别的电解槽,其铝液电解交流电耗基本都控制在每吨13500千瓦时以内,甚至有的企业控制在了13300千瓦时左右,可以说这一电价“惩罚”对河南电解铝企业几乎失效。
电解铝“阶梯电价”来袭 “直购电”正从梦想照进现实
3月17日,一河南电解铝企业的相关负责人向记者算了一笔账,整体来说阶梯电价的实行是利好的,保守估计相对于受到“惩罚”的企业来说,每吨电解铝至少增加近260元的价格优势,将有助于赢得更多市场份额。
可在其看来,作为国内电解铝最先进的河南,不仅在于河南省电解铝产能占据了国内的四分之一,曾一度十年全国第一,同时也在装备、技术、节能、创新等方面占据国内领先水平,但是要想在低迷的市场竞争中走得更好,最好的路径还是更大程度地降低电价。
长期以来,由于电解铝的成本与市场价格严重倒挂,导致大量企业关停、退出,不少企业开始“西进”。事实上不仅河南如此,整个产业均是如此。
而针对铝企的困境,不仅在河南省,广西、贵州、宁夏等多个省(区)的政府相关部门,均在此前提出过支持性电价补贴政策,这些政策的手段有缓缴电费、下调电价、调低电价上涨幅度等。
但是这些类补贴的地方政策已被发改委明确杜绝,并要求对电解铝企业自备电厂自发自用电量收取相应的政府性基金、附加和系统备用费,不得自行减免。
在此背景之下,直购电输配电价(下称直购电)被视为解开河南电解铝困局的有效路径之一。据了解,直购电的成本相对于本地的上网电价而言,每千瓦时可以便宜0.1元左右,这对于降低电解铝的成本将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甚至可以直接使得企业扭亏为盈。
可是自国务院办公厅目前已经决定取消和下放包括直购电等117项行政项目审批权以来,河南电解铝在直购电政策上一直未获得突破。
值得关注的是,在阶梯电价新政中,为享用直购电政策设置了前提:电耗不高于每吨13350千瓦时的企业,将有优先权。而这对部分河南电解铝企业来说并不算是“门槛”,或将很快迎来直购电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