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4日至15日,由湖南省人民政府主办的2012(湖南)第二届境外矿产资源对接会将在长沙举行。地勘单位和企业在境外矿产资源合作和找矿情况如何?金融机构对“走出去”有哪些支持……记者今天深入湖南省相关单位和企业进行采访。
境外找矿具备三个条件
近年来,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同步推进,我国矿产资源供需矛盾日益显见,资源短缺已经成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从湖南的矿产资源保障看,随着湖南“两个加快、两个率先”总任务和建设“四化两型”总战略的实施,供给形势日趋严峻。
湖南省国土资源厅科技与对外合作处处长陈俊杰表示,虽说湖南是全国十大矿业大省,是全国有名的有色金属之乡和非金属之乡,全国已经发现的172种矿种,湖南就已发现141种,其中已经探明储量的110种,且钨铋、普通铅锌、萤石、海泡石储量居全国首位,但是关系到湖南经济发展的石油、铁、煤等较为短缺,到2015年,湖南煤、铁、铜、铝等资源的缺口,将分别达到需求量的40%、76%、50%、92%,严重制约湖南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国与国之间、地区与地区之间进行资源互补也是必经之路,‘走出去、请进来’是湖南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保资源与保发展的需要。”
湖南省境外找矿工作从2009年开始,目前已经走在全国先列,并取得了较大的成果。
陈俊杰透露,湖南重点在具备以下三个条件的国家找矿,即:一是有双边友好外交关系;二是资源较为丰富;三是法制比较健全的国家。
海外风险地质勘查初见成效
“矿产资源能源在全世界地域之间、国与国之间分配不均的事实客观存在,所以必须大力实施‘走出去’战略,加快国内外合作的步伐。”湖南省有色地质勘查局局长王迪生表示,就地质找矿工作而言,“走出去”的工作重点,首先是要不失时机地抓住国家加大对海外地质风险勘探投入这一历史性难得的机遇,用国际化视野,从长远考虑,高起点规划。对目标国的选择,以法律法规完善、政治经济环境有利、资源能源开发潜力大,能够长期开展工作等条件为前提,本着“大地质、大项目、大产业”的理念来部署和安排。同时,海外地质风险勘查工作要遵循“自有矿权为主、大型企业合作、控股原则”的思想为指导,最大限度地防范、减少和控制风险,促进海外找矿事业持续健康发展。
王迪生认为,选好选准目标国,建立自有海外基地,是海外地质风险勘查工作的首要任务。目前,该局已形成了以“中澳江山资源有限公司”为基地,辐射带动澳洲;以“湘色巴西矿业有限公司”为基地,辐射带动美洲的海外矿产地质勘查开发格局。并拟在刚果等国家,以项目实施获取资源信息成果为起点,建立辐射带动非洲的地质勘查开发新基地。
目前,湖南省有色地质勘查局已在国外自主拥有矿权29个,其中澳大利亚15个,巴西14个,矿权面积达3700余km2,矿种主要涉及铁、锰、金、银、铜、锡、钨、铅锌、铀、金刚石等。另外通过运作海外矿产资源风险勘查资金项目,获得合作矿权30余个,矿权面积也达到3500余km2。
金融机构支持湘企“走出去”
中国银行湖南分行行长助理阳勇表示,参加本次境外矿产资源对接会就是为了了解我国境外矿产资源勘探、开发情况以及国家相关政策,掌握湖南境外矿权和矿业合作项目、设备供应及合作需求等信息,同时推介中国银行支持企业“走出去”的金融服务优势和各项金融产品,分享中国银行在“走出去”矿业企业金融服务的成功案例。
目前,中国银行在澳大利亚、加拿大、南非、赞比亚、巴西、秘鲁、智利、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印尼、蒙古等矿产资源丰富的国家均有分支机构,与国土资源系统、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地矿系统、矿业联合会、钢铁工业协会均有密切联系,并为矿业行业,尤其是“走出去”矿业提供授信支持。中国银行湖南省分行为湖南华菱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收购澳大利亚FMG叙做资金业务,同时协助华菱香港在中银香港申请美元授信。
阳勇说,希望本次对接会达到如下预期效果:让“走出去”矿业企业了解中国银行国际化、多元化的金融服务优势和主要产品,并将其运用到企业海外收购、兼并和经营贸易等活动中,促进贸易与投资便利化,帮助企业规避经营风险,提升整体效益;进一步拓宽银企合作领域,达到银行与地勘单位、开发企业、用矿企业、矿业设备供应企业间的合作共赢;充分发挥金融服务功能,丰富金融支持地方开放型发展内涵。
湘企欢迎各方合作
“欢迎大家合作,共创美好未来。”湖南天建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副董事长傅品业表示,公司已与印尼有关公司合作,已获矿权14处,真诚邀请有关企业合作开采或转让项目。
该企业在印尼14处矿权,包括金矿4处,镍矿1处,锡矿2处,锑金矿2处、天然岩沥青3处和煤矿2处。其中金矿、镍矿与湖南省核工业地质局所属勘探大队、地调院合作,已列入中国国土资源部“境外矿产资源风险勘察查目”,获政府资金资助。
这位负责人还表示,所获的这些矿权,均与印尼有关公司签订相关协议书,并经公证处公证,在法律上、政策上无障碍。此外,该企业在印尼开矿五年,熟悉印尼的法律、法规、国情、村规民约、地理环境、生活习俗,已融入当地社会。熟悉出入境程序,资源进出口的证照齐全,有一批具有国际贸易的人才,为企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