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氢能科技 沙蓬绿色种养产业模式 联源科技 超联科技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2011年国内有色行业回顾及2012年展望

   2012-01-13 中国铝业报
50
核心提示:2011年,全球金融市场动荡加剧,经济增长明显放缓,国际经济环境中不确定、不稳定因素明显增多。国内经济面对国外欧债危机升级、

2011年,全球金融市场动荡加剧,经济增长明显放缓,国际经济环境中不确定、不稳定因素明显增多。国内经济面对国外欧债危机升级、国内通胀保持高位等多重夹击,形势不容乐观。从国家公布的经济数据可以看出,2011年下半年GDP增长速度明显低于上半年。
  2011年有色行业总体向好
  在全球经济大环境变化和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共同影响下,2011年国内有色金属工业运行总体良好,继续朝着宏观调控预期方向发展。
  一是在全球经济不景气的环境中,国内有色金属生产仍然保持了稳步增长。
  2011年有色金属产量保持了增长态势,但增长幅度与“十一五”期间相比有所降低。2011年前三季度,10种有色金属产量2555.44万吨,同比增长8.68%,增幅比“十一五”平均增幅低5.68个百分点。2011年下半年以来,有色金属产量的增幅呈下降趋势,一方面是我国有色金属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从依靠冶炼生产扩张产量,向产业链均衡发展转变;另一方面是受国际、国内经济环境影响的综合反应。
  二是企业利润总体增长,但三季度环比回落。
  根据有色协会对重点联系企业的统计,2011年1至9月份实现利润345亿元,同比增加39.6%;8月份实现利润48.75亿元,环比下降13.18%;9月份实现利润26亿元,环比下降18.2%。
  有色企业三季度利润环比下降的主要原因有三个:一是市场需求增速减慢;二是主要产品价格大幅度回落;三是原辅材料价格上涨,成本上升。
  有色金属行业耗电约占全国发电量的7%,其中铜、铝、铅、锌冶炼能耗占有色金属总能耗的90%以上,而电解铝又占有色金属总能耗的75%。因此电价上调对有色金属行业有较大影响,特别是对电解铝行业影响明显。
  对2012年有色行业的展望
  2012年是“十二五”时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我们对有色行业运行形势有几点看法:
  (一)有色金属行业将面临复杂环境的挑战,也面临结构调整的机遇。
  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和国内经济运行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必然造成国内外有色金属需求疲软、市场价格波动,使国内有色金属生产的可控性难度增大,这对有色金属行业是挑战。另一方面,随着“十二五”期间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深入发展,交通、能源、保障性住房、城镇基础设施等项目的实施,对有色金属产品的需求提出更高、更新的要求,为有色金属调整产品结构带来更大的空间,这对于我们来说也是机遇。
  总体上,2012年有色金属工业生产将基本保持平稳运行,但所面临的困难与机遇共存,困难大于机遇。
  (二)有色产业发展重点是资源和能源的开发。
  矿产资源是有色金属行业的命脉,谁掌握了资源,谁就掌握了未来。目前,我国有色金属资源对外依存度很高,铜达到70%以上、铝达到60%以上、铅锌均超过30%、镍达到78%。在今后很长一个时期,我们必须充分利用海外资源,抓住后国际金融危机有利时机,形成长期、稳定的矿产资源基地,提高资源保障能力。
  2011年国内有色行业的发展已经出现了矿产资源、加工产品增长率明显高于冶炼产品增长率的势头,行业利润向资源能源企业集中,但是国内资源有限,而且开采资源的难度和成本越来越大,所以开发海外资源是有色金属发展的重点。
  (三)有色金属产业将维持增长态势,但增速减缓,市场需求和价格将逐渐趋于稳定。
  “十二五”时期,我国即将进入工业化中后期,有色金属行业将会迎来新的市场机遇。当前我国铜、铝、铅、锌的人均消费量不及发达国家的三分之一,今后一段时期我国有色金属市场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基于对经济形势的研判,我们预计今年有色金属产业将维持缓慢增长态势,产量增幅在10%以内,有色产业总体向好的趋势不会改变,在国际金融波动和国内原材料、电力等成本上升的共同作用下,市场需求和价格将逐渐趋于稳定,有色企业利润增长幅度将有较大滑落,特别是独立电解铝企业。
  今年有色金属行业虽然会面临一些不利的外部条件,但只要我们按照国家“十二五”规划的部署,采取有力而适当的措施,更加注重资源的获取、更加注重结构调整、更加注重高端产品开发、更加注重技术进步,我国就会向世界有色金属强国迈出坚实的一步。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宣传国家科技政策,展示国家科技形象,参与国际科技舆论竞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网文章及图片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