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钛工业起步于20世纪50年代。1956年国家把钛当作战略金属列入了12年发展规划,1958年在抚顺铝厂实现了海绵钛工业试验,成立了中国第一个海绵钛生产车间,同时在沈阳有色金属加工厂成立了中国第一个钛加工材生产试验车间。
20世纪60~70年代,在国家统一规划下,先后建设了以遵义钛厂为代表的10余家海绵钛生产企业,建设了以宝鸡有色金属加工厂为代表的数家钛材加工企业,同时也形成了以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为代表的科研力量,成为继美国、前苏联和日本之后的第四个具有完整钛工业体系的国家。
1980年前后,我国海绵钛产量达到2800吨,然而由于当时对钛金属认识不足,钛材的高价位也限制了钛的推广和应用,钛加工材的产量仅为200吨左右,致使我国钛工业陷入困境。在这种情况下,由当时国务院副总理方毅同志倡导,朱镕基和袁宝华同志支持,于1982年7月成立了跨部委的全国钛应用推广领导小组,专门协调钛工业的发展事宜,促成了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初期我国海绵钛和钛加工材产销两旺、钛工业快速平稳发展的良好局面。
目前,我国钛加工及其制造业大体集中在4个比较集中的区域。
以宝鸡为中心的西北地区。这个地区以宝钛集团及其控股的宝钛股份和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及其控股的西部钛业、西部超导等为龙头,400多家民营企业配套发展,形成了我国专业化程度最高、加工设备最系统化、产品规格最多的钛加工及其制造业基地。
以沈阳有色金属加工厂、抚顺特钢板材有限责任公司、沈阳东方钛业有限公司等单位为主形成了东北钛加工及设备制造集团,该地区中小企业多,钛设备制造颇为活跃。
以宝钢集团上海五钢有限公司、南京宝色钛业公司、张家港市宏大钢管厂、江苏旋力集团等单位为主形成了长江三角洲钛加工及其设备制造集团。该集团具有便捷的市场、开放的理念,很具发展潜力。
正在形成的以四川攀枝花、贵州遵义、湖南长沙、云南楚雄、宁夏石嘴山、黑龙江佳木斯等新兴钛产业聚集区。这些地区以投资密度大、装备水平高、技术力度新,将会成为中国钛产业耀眼的新星,具有较大的发展前景和良好的市场空间。
钛工业面临的关键问题
通过几个月来的调查了解,深感中国钛工业的发展任重而道远。我国钛工业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产品质量存在缺陷。
钛产品质量不足大体上表现为两个方面。
海绵钛的质量还存在明显问题、高品质海绵钛的生产比例较小。
我国零级海绵钛的生产比例是40%,日本和俄罗斯生产零级海绵钛的比例是70%;2009年遵义钛厂生产的“95”海绵钛产量是1000吨左右,占其生产总量的8%~10%,俄罗斯生产“95”海绵钛的比例是30%~40%;我国还不能批量生产“90”海绵钛,俄罗斯生产“90”海绵钛的比例是20%~30%。
钛加工材质量存在缺陷。从航空业反馈回来的信息来看,我国钛加工材主要问题是批次不稳定、表面有缺陷,质量有偏差。
第二、钛产品的品种有重大缺项。
目前,我国对钛带的需求超过1万吨,主要用于电力行业和板式换热器领域。虽然我国有几家企业正在上钛带项目,钛带生产的设备已基本到位,但钛带生产的质量要求很高,我国真正做到批量、稳定生产还需要一段时间。
挤压型材主要用于航空航天、船舶、海洋开发等领域。近年来,国际上海洋石油开采使用大型钛挤压管材的趋势也比较明显,但我国目前还不能生产大型挤压型材和管材。2008年我国出口钛加工材8000余吨,海绵钛6000余吨。但是,2008年我国还进口钛加工材6000吨,其中进口钛焊管3322吨,进口钛薄板约1000吨,还有一些其它产品。这是因为我国的钛产品品种单一,一些高端产品还不能生产。
我国大多钛产品和项目都是跟踪国外,国外做什么我们做什么,自主创新的产品很少。比如,体育休闲领域的钛用量非常大,国外在项链等休闲日用品上的钛应用也非常活跃,而我国则是来料加工或逐步跟踪国外;我国合金材料的品种比较多,但是缺乏对某种新材料比较系统的研究。如要将某种合金材料应用到某个行业上,需要什么样的技术指标,这些还很不清楚。也就是说,对新合金系统的自主研究与应用数据的积累还不够,这是一个系统的差距。
环保已成行业发展的关键
除了钛产品本身存在的一些问题外,钛工业生产带来的环境问题也日益突出。海绵钛是一个高耗能,高污染的产业,海绵钛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气对环境的影响主要为氯化尾气,破碎系统粉尘及生产装置无组织排放对环境空气的影响。由于废气中的主要污染物均为有毒有害气体,一旦超标排放就会对周围环境空气、土壤造成影响。海绵钛生产产生的废水主要为含酸废水,若不进行处理,将对水环境造成污染。海绵钛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废物主要成分为绿化物,显酸性,如不经过处置则易对地下水和土壤造成污染。
目前,我国海绵钛项目已经进入无序竞争的状态,这种高耗能高污染的企业遍地开花是否符合我国的产业政策值得有关部门的思考。
钛工业发展任重道远
谈到中国的钛工业,就必然要提到宝鸡。宝鸡,西部工业重镇、陕西省第二大城市。古称“陈仓”,是华夏始祖炎帝的故乡,周秦王朝的发祥地,素有“炎帝故里、青铜器之乡、佛骨圣地、民间美术之乡”美誉。而今,因为宝鸡钛业股份有限公司的存在,宝鸡又被誉为中国的钛城。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宝鸡钛加工企业主要还是生产一些低端产品,高科技,高附加值产品寥寥无几。一些小型的民营企业存在盲目跟风的现象。这样就造成一些项目重复上马,产能过剩的局面。以钛熔炼为例,经过3年的快速增长,宝鸡民营钛工业的熔炼能力已达到年产钛及钛合金锭3至5万吨的生产能力,宝鸡已成为国内最大的钛锭熔炼加工基地。但受到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需求不足产能过剩,部分熔炼企业设备关停,部分企业面临生存危机。全年的钛锭生产量仅为熔炼能力的30%至40%。作为政府主管部门的宝鸡市工信局也看到了问题的严重性,局领导和规划科等部门急企业之所急,想企业之所想,多次深入钛加工企业进行调研,对民营钛加工企业进行正确引导,钛熔炼领域正在向大型化高科技方向发展。
综观中国钛工业的发展历程,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中国钛工业产业素质与效率的提高已迫在眉睫。中国钛工业产业升级刻不容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