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初有件事情让湖南人记忆犹新:美国总统奥巴马在国情咨文演讲中两度提到湖南。
进入奥巴马视野的,是世界工业两桩打上湖南烙印的大事:世界最快高铁的机车设计和电控系统,由位于湖南的中国南车株机研究所研发;同样坐落此间的国防科大制造出了世界运速最快的计算机“天河一号”。
早在2006年,湖南省第九次党代会就确定新型工业化带动战略,将此作为富民强省的第一推动力。而今,湖南工业无论质和量都呈起飞态势。仅今年1至5月,湖南规模工业完成了2787.17亿元增加值,增速居全国第三,中部第一。
规模提高竞争力
一直以来,湖南工业都有小、散、产品落后的缺点,怎样扭转劣势,大步向前,成了湖南省委、省政府思考的问题。
10月6日,位于娄底经济开发区的湖南创高铝业集团举行了盛大的投产仪式,基地两条高档铝型材生产线投产。当天,来自全国的30多家经销商当场加盟订货,订单合同额达到1.2亿元。事实上,创高铝业正是湖南支持企业做大做强的范本之一。
创高铝业2003年在长沙创建创高模具有限公司,通过多年的模具技术研发,掌握了铝材模具制造的核心技术,成为行业的佼佼者。2008年成立湖南创高铝业有限公司,投资1000多万元,全套引进国内外先进的铝型材生产设备,建成了湖南省内唯一的高档建筑木纹铝型材生产基地。如今,创高已经变成总投资1.2亿元人民币,占地3万平方米,年产各类铝型材2万吨,产值可达6个亿以上的大型企业。
近年来,规模工业成了湖南经济的主要竞争力。仅今年1至8月,全省规模工业企业实现利润745.37亿元,同比增长48.4%。自2008年全省生产总值首次突破万亿元大关,2010年,全省生产总值突破了1.5万亿元,连续3年进入全国前10位。
集约让产品增值
单个企业做大,仅是一家企业的事,因此,湖南省委、省政府将目光放在“用这个优势带动一批企业共同发展”上。
湖南的做法是:从以往单个企业的壮大发展,开始蜕变为园区和产业链集群的急剧发展。
5年来,湖南省内的千亿元产业从无至有,目前机械、有色、食品、石化、建材、冶金、轻工等7个行业年产值过千亿元。工业园区规模工业增加值占全部规模工业的比重由2005年的17.9%,提高到2010年的37.7%。
最有代表性的无疑是装备制造业。在中联、三一等大型企业的带动下,涌现了一批中下游企业。如今,装备制造业已经成为拉动湖南工业经济快速增长的主力军,装备制造业占全省工业比重达25%,产业的集聚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
为进一步推动产业集群的发展,我省尝试用产业基地来推动发展。2009年,国家工信部启动创建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我省长沙经开区工程机械、株洲高新区轨道交通、娄底经开区精品薄板、衡阳高新区无缝钢管、云溪工业园化工新材料、董家塅高科技园军民结合等6大产业基地先后获得批复,数量位居中部6省第一。目前,6大产业示范基地单位土地平均投资强度每公顷超过3400万元,其中5个示范基地工业年产值超过300亿元,明显高于其他工业园区。
创新提供动力
近年来,湖南在推进新型工业化上大打“创新牌”。在推进新型工业化带来的产业大盘整中,政府引导培育,让企业成为自主创新的主体。
仅今年上半年,湖南省已完成技改投资1698.7亿元,政府的“抛砖引玉”功不可没。2007年起,湖南开始设立新型工业化引导资金,当年财政拨付3亿元,今年增加至近10亿元,其中70%以上用于支持企业自主创新和技术改造。湖南省经信委主任谢超英介绍,目前,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51%,且现有成果70%以上为国内首创或具领先水平。
同时,全球工业领域的惯常分工定位也出现一些逆转。“长期以来,中国企业给国外贴牌生产,如今我们也让外国企业为中国贴牌生产!”湖南梦洁家纺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军告诉记者,德国一个家纺企业,如今专门为梦洁贴牌生产一种超细纤维的毛毯。而坐落在湖南长沙市隆平高科技产业园区的国科广电有限责任公司,凭借自主创新的先进技术,选择日本的富士通公司为其“代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