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氢能科技 沙蓬绿色种养产业模式 联源科技 超联科技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把脉“双碳”“双控”影响下的铝业发展之道 阿拉丁2021年(第十六届)中国铝业峰会召开

   2021-09-28 中国有色金属报
62
核心提示:作者:刘京青   9月23日,阿拉丁2021年(第十六届)中国铝业峰会在山城重庆召开。冶炼、加工、贸易、物流,上下游、产业链,26
作者:刘京青
 
   9月23日,阿拉丁2021年(第十六届)中国铝业峰会在山城重庆召开。冶炼、加工、贸易、物流,上下游、产业链,260多家涉铝企业、700多位精英齐聚,研判市场走势,把脉“双碳”“双控”影响下的铝业发展之道。
 
  中国铝业股份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副总裁蒋涛,从事铝行业研究超过20年的专家文献军,中国有色金属加工工业协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章吉林,重庆市博赛矿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袁志伦,深圳前海联合交易中心总经理董峰,伊电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志谦,河南神火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委员、神火煤电总经理李仲远,山西交口肥美铝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张汝月,山东宏桥新型材料有限公司销售总公司总经理姜臻,云南铝业股份有限公司总裁路增进,阿拉丁创始人、董事长郑新均等嘉宾出席峰会。
 
  本届峰会得到重庆市博赛矿业(集团)有限公司、国际铝业协会、中国能源研究会、山东省铝业协会、吕梁市铝行业协会、百色市铝产业协会、临沂市铝业行业协会等单位的大力支持。
 
  袁志伦作为本届峰会的特邀协办单位代表致欢迎辞。他指出,当前中国铝产业产销两旺,这得益于中国良好的疫情管控和复工复产环境、国家“双碳”目标及能耗“双控”等政策的出台和严格执行,以及市场行情不断向好等有利的外部因素,大多数铝企业经营业绩不断改善攀升,但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铝行业正在向低碳、节能、环保等方面高质量发展,这也给已有27年发展历史的博赛集团带来了新的课题和挑战,也更加坚定了博赛集团始终坚持以铝系和锰系产品为两大主业深耕发展的信心,进一步抢抓机遇做专、做精,从而才能做大、做强。
 
  他表示,博赛集团积极响应国家“一带一路”走出去发展的倡议,在海外已有近20年开发铝矿及锰矿经验,并已计划未来2年在海外建成一个200万吨的氧化铝厂、一个100万吨的电解铝厂及一个100万吨的锰铁合金厂。希望借助本次峰会,同与会企业碰撞出合作共赢的机会。
 
  郑新均在致辞中指出,目前铝产业正处于历史性重大变革期,能耗水平或将成为制约铝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也将成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阿拉丁举办2021年(第十六届)中国铝业峰会,旨在研究探讨如何“在变局中寻求中国铝工业发展之路”;深入交流“新市场导向并适应价格”以及“‘双碳’目标引领下,如何进行绿色低碳发展”的新路径。
 
  蒋涛致开幕辞。他指出,近几年在铝工业领域,中国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促进全球铝工业健康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今年受国内外各方面因素的推动,铝价呈现持续上涨的态势。市场价格的上涨不仅为业内企业带来了红利,也坚定了整个铝行业向好发展的信心。
 
  他同时指出,国内铝行业的发展也面临着不确定性,我们处在一个挑战与机遇并存的时代,从宏观经济来讲,各国为应对疫情影响而出台刺激政策,形成了宽松的货币政策,货币环境叠加全球主要经济体逐步复苏,为大宗商品共振上涨奠定了重要基础。但同时海运及原燃料的价格上涨,也在一定程度上抵减了价格红利。
 
  他表示,今年8月30日,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组织召开骨干电解铝企业会议,一致认为做好保供稳价工作,防范恶意炒作和非理性大幅上涨,将铝价维持在合理区间,更有利于行业行稳致远。通过提升资源能源利用水平,强化生产管理效能,努力应对成本上升压力,更有利于全产业链的协同、良性、长久发展。服从国家对行业的调控政策,持续保障供给,稳定市场预期,更有利于国民经济健康稳定。而这些都需要行业协同落实,打造更为良好的运营发展环境。
 
  在峰会的主题报告环节,文献军作题为《“十四五”——中国铝工业发展的关键时期》的主题报告,围绕中国铝工业处于由大变强的关键时期和“十四五”时期要做好的几项工作展开阐述。
 
  他指出,近20年来,中国铝工业快速发展,已经形成了完善的产业链,主要产品产量能够满足国内需求;电解铝产能天花板的形成,解决了困惑铝行业多年的产能无序扩张问题,中国铝工业进入健康发展轨道;海外铝资源开发取得了显著进展,有效保障了国内铝产业运行安全;技术进步成效显著,铝冶炼技术和能耗水平国际领先;中国一直是拉动全球铝消费的重要引擎,国内原铝消费即将进入平台期。
 
  文献军提出“十四五”时期六项工作。一要加强基础研究;二要加大原创技术研发力度和共性技术的研究与推广,减少重复研究和浪费;三要严管严控电解铝产能,严控利用国内资源新建氧化铝产能,积极引导铝加工企业兼并重组;四要探索建立商业储备;五要做好减碳工作,变压力为动力;六要坚持不懈扩大国内消费,积极应对国际贸易摩擦,利用RCEP和“一带一路”的大好时机,积极开拓国外新型消费市场,形成多元化的外销体系。
 
  章吉林作题为《中国铝加工行业发展现状及思考》的报告,对自2020年以来中国铝加工行业的基本情况、中国铝加工行业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中国铝加工行业未来发展思考及建议三个方面进行了全面阐述。他指出,自进入7月份以来,中国铝加工行业受能耗双控、环保及安全监管不断加严、原辅材料价格大幅上涨、房地产汽车等主要消费领域产量下降、外贸形势更加复杂、行业发展内卷化严重等多种因素的叠加影响,而面临着巨大的考验,特别是建筑铝型材生产企业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中国能源研究会中能智库副主任、中国气电产业三十人论坛常务副秘书长袁桂东,上海期货交易所商品一部高级经理张志勇博士,重庆市博赛矿业(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曹文琦分别以《中国2021年电力供需形势及“十四五”发展展望》《铝期货市场运行及创新发展》《川渝地区电解铝和氧化铝供需》为题作报告。
 
  上午的大会还举行了阿拉丁、前海联合交易中心战略合作签约仪式。根据协议,前海联合交易中心的氧化铝现货成交价格将被纳入阿拉丁氧化铝报价体系中,正式成为阿拉丁的采价单位。未来,双方将就我国氧化铝报价体系的建设进行深入合作,共同推动中国铝工业的可持续发展。
 
  以“市场·价格 新市场导向并适应价格”“低碳·发展 ‘双碳’目标引领绿色低碳发展”“精细氧化铝”为议题的三个分论坛在当日下午同时召开,中铝国际贸易集团有限公司首席分析师姚希之,阿拉丁联合创始人、副总经理史夫良等多位业内专家围绕铝行业上下游、产业链、“双碳”目标等诸多热点问题进行了深入的交流探讨。
 
  大会向评选出的2021年中国铝产业竞争力企业、铝产业优质服务商、铝产业绿色低碳领先企业颁奖。
 
  来自某贸易公司的王传欣第一次参加阿拉丁铝业峰会,他告诉记者,随着铝价的攀升,海外进口贸易开始升温。他所在的公司过去没有涉及过铝业进口业务,但从去年开始,开始增加了从伦敦金属交易所采购铝锭的业务,他特意从上海赶来参会,就是为了关注市场的未来走向。
 
  铝进口贸易升温佐证着市场的热度。和他一样,广东南海铝业集团有限公司总裁梁锡华也时刻关注着市场的波动。在铝行业摸爬滚打多年,梁锡华的切身体会是市场今年变数陡增。由于运费成本增加,产品出口时间延长,流动性大大降低,对铝产品出口贸易产生了不利影响。
 
  而阿拉丁会议的常客,国家电投集团铝业国际贸易有限公司发展与研究部高级分析师刘灵安告诉记者,他这次参会关注的热点是能耗双控对于铝产业的影响,特别是各地针对企业的限产要求以及有多少实质性减产。
 
  铝市场何以搅动人心?长期关注电解铝市场的阿拉丁分析师苏延波告诉记者,电解铝产能的“天花板”业已成型,能耗双控目标又让趋于平静的市场绷紧了神经。特别是近两个月来,不论哪个电解铝大省传出能耗双控的消息,即便减产还没有发生,市场都会闻风而动,铝价“蹭蹭”上涨,这表明市场对于供应端很敏感。
 
  在苏延波看来,如果算上进口和国家抛储的铝锭,电解铝供应减量其实并不多,只不过现在市场对消息太过敏感。稍有风吹草动,就会反映在铝价上。
 
  他告诉记者,铝价上涨,让电解铝企业摆脱困境,反之,铝加工企业的压力陡增,而更为始料未及的是,镁、硅等辅料价格的飙涨,让铝加工企业叫苦不迭。现在市场时刻关注着铝加工企业能否承受住成本的重压,担心一旦有减产发生,就会影响铝的终端消费。
 
  事实上,电解铝的利润空间也在不断压缩,企业冷暖自知。某大型电解铝企业代表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现在国内、国际市场大宗商品价格不断上扬,导致铝行业成本大幅增加,电解铝优惠电价的取消以及氧化铝、炭素价格的上涨,进一步压缩了企业的利润空间。比起上游电解铝、氧化铝的盈利,镁硅金属价格猛涨及加工费的滞涨,使加工企业的日子愈显艰难。
 
  “目前铝加工行业正在经历着一个优胜劣汰的过程。如果是好行业,能够接受高铝价,就干下去;如果接受不了高铝价,说明行业可能并不好,产品没有市场,就只能退出。”刘灵安对记者说道。
 
  如何实现铝行业的高质量发展?新疆众和股份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边明勇从政策层面扶持行业发展的角度进行了一番思考。他向记者表示,中国的发展离不开基础材料和制造业的支撑,国家要给予企业更多的支持和政策性指导,让他们有更多的信心和更大的决心去发展产业。
 
  首先,政策制定、实施要稳健推进,让行业企业有适应的时间和过程,引导他们不断学习和提升,避免资源浪费和内耗。第二,国家在宏观层面加强政策性引导的同时,还要制定更加清晰明确的实施细则和配套措施。第三,中国企业有很强的进取精神,如何让这些企业能够有更好的发展环境,参与国际竞争,要有长远考虑。比如,铝业体量很大,但是加工能力、装备能力和技术能力有限,要不断提升技术水平,走高端路线。这就需要国家在战略层面和政策层面给予更多的引导和鼓励,才能快速帮助行业企业形成核心竞争力。第四,举国家之力在铝行业培养细分行业的领军企业,解决“卡脖子”技术。要划出红线,建立倒逼机制,力促国内全产业链的协同创新;同时,设立容错机制,让科研人员有更大的发挥空间。
 
 
 
本文经「原本」原创认证,作者中国有色金属报社,访问yuanben.io查询【2XPNIH7R】获取授权信息。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宣传国家科技政策,展示国家科技形象,参与国际科技舆论竞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网文章及图片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