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氢能科技 沙蓬绿色种养产业模式 联源科技 超联科技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金川集团:打造高质量发展新高地

   2021-08-30 中国有色金属报
58
核心提示:作者:郭建华  近年来,金川集团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全
作者:郭建华
 
  近年来,金川集团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全面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在优化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建立健全科技创新体系的基础上,携手国内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上下游企业,共同开展科技联合攻关,数百名专家学者云集金川,与金川科技工作者、工程技术人员集思广益解难题、群策群力攻难关,促进制约资源综合利用、工艺流程优化、装备技术提升、深加工产品研发生产等方面关键性技术难题不断取得新突破,科技创新硕果累累,为推进创新驱动发展,迈进高质量发展新阶段汇聚了不竭动能和强大动力。
 
  推进以科技创新为引领
  形成新的增长动力源泉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就是要推动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金川集团通过启动科技联合攻关,实施六大科技专项,广泛开展群众性技术创新、劳动竞赛、小改小革等活动,不断激发金川人的发明创造热情和创新创效活力,奋力打造产业链绿色发展新引擎,为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跨国经营集团奠定基础。
 
  “十三五”期间,金川集团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4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65项;取得国家优秀专利奖1项、省部级专利奖7项;制定国际标准2项,修制订国家标准14项、行业标准 47项,成为国际标准研制创新示范基地;取得群众性职工技术创新成果11684项,总结提炼先进操作法887项。这些成果的转化应用,有力促进金川科技事业枝繁叶茂,全面进步。
 
  科技创新是金川的“传家宝”。60多年来,金川集团依靠科技进步填补了我国镍钴生产工艺技术的空白,成为依靠科技进步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典范。
 
  金川集团科技与信息化部副总经理陈大林说:“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兰州金川科技园时对金川科技工作者提出更高期望和更高要求,鞭策着我们团结奋进、攻坚克难,战胜一个又一个困难,激励着我们超越自我、奋发图强,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
 
  作为一线产业技术工人,已荣获多项国家级荣誉的金川集团职工潘从明,对技术创新有着深刻的认识。他说:“科技工作者在创新,一线职工也在创新。我们工作在一线、创新在一线,不能生搬硬套科技工作者的创新模式,而是要贴近生产实际,走出具有自身特色的创新之路。”
 
  这些年,潘从明因创新成果奔涌声名鹊起,先后获得多项国家级荣誉,所领衔的创新工作室也被命名为“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全国示范性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
 
  潘从明说:“我们要以安全、效益、操作性等因素为标准,直面难题、突破瓶颈,将创新的触角伸入每一道工序、每一个零件和每一件产品中,伸入各行各业细枝末节处,在实践中探索,在实践中优化,最终在实践中转化应用,努力成为推动科技发展的领军人和促进高质量发展的生力军。”
 
  科技创新体系不断完善
  研发投入逐年上升
 
  “十三五”期间,金川集团科技创新体系不断完善,科技研发投入逐年上升。不断健全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坚持以国家级企业技术平台建设为核心,以重大科技攻关项目为抓手,形成以镍钴研究设计院、兰州金川科技园为主体,二级单位工程技术人员为补充的科技研发组织框架,建立优化以“独立项目组”为特征的重大科技攻关项目运行管理模式及科研成果激励机制,有力激发了广大职工参加科技创新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基础性、战略性课题研究不断取得新突破,工艺优化和装备提升等技术研究成效显著。
 
  金川集团科技研发投入,从2016年的1.56亿元逐年增长到2020年的6.54亿元,研发投入累计17.01亿元,年均增长率达22.9%。同时,建立健全科技投入稳定增长机制,优化完善科技创新激励体系,为深入开展科技创新提供坚强保障。每年对科技进步奖、技术改进奖、专利奖、标准奖、职工技术创新奖以及QC成果奖奖励金额超1000万元。同时,创新采用技术入股模式激励技术骨干,成立甘肃首家科技人员入股的兰州金川贵金属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进一步激发创新创造活力,为提升综合竞争实力,推进研发生产工作发挥重要作用。
 
  金川集团加强科技联合攻关机制建设,有力促进科研能力提升和重大技术难题解决。“十三五”期间,金川集团开展重大课题研究306项,承担国家、省级科技计划项目40项。截至2020年底,金川集团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82.7件,保持甘肃省和有色行业企业领军地位。
 
  金川集团依靠科技进步,在贫矿开采、选矿降镁、冶炼降低渣含有价金属等方面取得突破。
 
  金川集团龙首矿西二采区、三矿区东部贫矿开采工程相继投入生产。近3年,每年新增贫矿资源70万-100万吨,为全面提升矿产资源综合利用水平,实现矿产资源“吃干榨尽”目标创造条件。与“十二五”末相比,选矿镍回收率达84.13%,提高0.31%;镍冶炼镍回收率达94.31%,提高0.16%;铜业公司铜回收率达98.76%,提高3.38%;铂族生产线铂直收率达94.58%、钯直收率达93.52%,分别提高0.16%和0.08%;银硒生产线金直收率达94.48%、银直收率达93.72%,分别提高3.38%和4.71%;广西金川公司铜回收率达98.43%,提高0.62%;兰州金川新材料科技公司钴回收率达97.60%,提高1.89%,经济效益、环保效益和社会效益十分显著。
 
  培养高层次、复合型人才
  推进科研创新平台建设
 
  “十三五”期间,金川集团科研人才队伍建设成果丰硕,平台建设有力推进。以着力培养和选拔高层次、复合型人才为重点,以强化人才激励为突破口,依托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中心、博士后工作站等平台,通过实施重大科研、重点工程建设项目,大力培养主任高级工程师、首席工程师、领军人才、高级技师,涌现出一批在镍钴工业等领域具有较高学术水平的拔尖型人才。目前,拥有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6650人,博士18人、硕士687人,技师及以上高技能人才2014人,其中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和高级工程师758人,入选省“555”创新人才3人、西部访问学者9人、省级领军人才10人、集团公司级领军人才67人。
 
  镍冶炼厂成品车间一线职工白翔参与完成的多项科技成果获奖,其中,“机器人手臂在镍电解始极片机组中的系统优化及功能拓展”项目荣获第十二届甘肃省职工优秀技术创新成果一等奖。他本人先后被授予金川集团优秀共产党员和“金川工匠”、“最美金川青年”等光荣称号,成为金川新时代产业工人技术创新的表率。
 
  “十三五”期间,金川集团大力推进国家级科研创新平台建设。目前,金川集团拥有国家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企业技术中心等国家级和省部级创新平台18个,与国内外57家科研院校建立合作关系,并联合国内37家科研院校和大中小企业,组建“甘肃省镍钴资源高效利用及新产品开发创新联合体”,推进产学研用相结合技术创新体系迸发出新的活力。
 
  紧盯前沿技术
  布局“十四五”科技创新
 
  随着“十四五”发展大幕拉开,《金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十四五”科技创新规划》全面落地实施,科研成果加快转化应用。
 
  金川集团二矿区“基于进路式采矿法的铲运机远程遥控出矿技术研究”科研项目实验在井下取得阶段性成果,标志着金川自产JCCY-6型铲运机在井下生产中实现远程遥控出矿;遥控混凝土湿喷台车在龙首矿投入运行,改变了传统生产作业模式,大幅提升生产效率;选矿厂大型磨机小齿轮轴承压装应用技术取得新突破,标志着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大型磨机小齿轮压装技术在金川选矿领域全面应用;镍都实业公司位于金川民营经济产业园的金川20kt/a高精电子铜带项目按期完成设备调试及负荷试车,产出第一卷铜带产品;化工公司合格PVC产品顺利下线,标志着后续6万吨/年PVC生产线项目试车成功并投产运行;金川首个大板电解镍智慧工厂样板间实现电镍产品从预处理、剪切加工到入库出库全流程机械化、智能化、信息化整体联动目标,标志着全国最大电解镍智能化成品包装生产线进入“工业4.0”时代;铜业公司打造智慧工厂和样板车间再结硕果,“5G+5万吨铜精矿仓智能配料系统改造”项目完成并投入使用,装备自动化、智能化、信息化水平显著提升……
 
  寄语金川风日道,明年春色倍还人。当前,金川矿床深部1000m以下地质找矿勘查研究、低品位金川贫矿选冶联合富集新工艺研究硫化铜镍矿安全高效低成本采矿工艺技术研究、低品位红土镍矿火法冶炼技术研究等多项科技创新重点项目加快实施推进,广大科研工作者和工程技术人员紧密围绕产业转型升级和产业发展重点,集中力量攻克制约发展的“卡脖子”核心技术,全力做好“产学研用”大文章,开创科技创新新局面,奋力打造高质量发展新高地,为促进国家镍钴事业发展和经济社会进步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宣传国家科技政策,展示国家科技形象,参与国际科技舆论竞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网文章及图片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