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丽华
“作为河南豫光金铅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发展中的项目建设者,拿了这份工资,吃了这碗饭,就得用实际行动予以回报。工作上的成绩,都只是不折不扣地履行了自己的责任而已。”二十七载豫光路,吴会杰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
埋头苦干
耳濡目染中实现快速成长
1974年,吴会杰出生在一个工人家庭。在他的成长过程中,时常听到父亲口中的“冶炼厂”,也是从那时起,他的心里埋下了将来也要到“冶炼厂”工作的想法。
1994年,济源黄金冶炼厂改制更名为河南豫光金铅(集团)公司。同年,20岁的吴会杰自冶金工业学校毕业后进入豫光,参与了公司金银铅三期扩建工程建设,从一名工程管理员干起。那时的他,实践经历不足,缺乏解决复杂工程建设问题的能力。于是,他白天泡在工地上实践,晚上拿着图纸钻研,一门心思投入到工程建设当中。
1996年,他成为一名电气工段长;2007年,竞聘为副厂长;2008年,任职80kt/a熔池熔炼直接炼铅环保治理工程指挥部电仪处处长兼项目部副部长。虽然,他的职位不断发生着变化,但在工作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扩建经验,让他在日后水电仪安装管理工作中站得住、立得稳,走得实、行得远。
真抓实干
任劳任怨中抓好项目工作
2012年,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豫光董事长杨安国也多次提出要全力推进“两化融合”。2017年,再生铅资源循环利用项目奠基开工建设,推动工程建设过程中实现“两化融合”的种子也在吴会杰的真抓实干中生根发芽。1095个日夜里,他外出学习、撰写报告、实地考察、会议研讨,333078平方米的玉川大地上,他一步一个脚印丈量,实现了工业控制网、工艺监控网、消防数字网、货物物流网、办公环保通信网的五大计算机信息网络规划及大数据平台建设,开创了新形势下“两化融合”的新篇章。
抬头巧干
层层把关中打造精品工程
“16个月,在扩建工地上的摸爬滚打,无数次与设计院、厂家、施工单位的沟通,无数次的论证与修改完善,无数个不眠之夜之后,终于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谈及豫光再生铅资源循环利用项目建设的感触时,吴会杰这样总结自己。
该项目是省、市重点工程,公司的“一号工程”,当试产的日子确定,所有人的第一反应只有三个字——不可能。环保管控、资金不足、地质灾害、疫情防控、工艺变更等制约工期的因素层出不穷。直到2019年底,土建工程也仅仅完成了85%。想要用半年的时间完成土建剩下的15%和水电仪系统安装、设备入场调试,实现如期试产,这是一块难啃的“硬骨头”。
为确保如期试产,吴会杰针对各施工作业面施工进度现场布控、一一核查,推行“标段分包”法,通过分标分段加快施工进度,促进施工单位对标。不足3个月安装期,在他的带领下,克服重重困难,高质量完成给排水、仪表自动化、电力、水力、消防、气象六大专业的工程建设任务,为该项目按期投产、提前达产打下夯实的基础。
获得公司2020年劳动模范荣誉称号的他没有丝毫懈怠:“没当劳模的时候总想着也争取个先进,当上劳模以后才发现这不仅仅是一项荣誉,而是压力、责任,更是不断为公司作出新贡献的不懈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