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氢能科技 沙蓬绿色种养产业模式 联源科技 超联科技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聚焦智能制造助力行业高质量发展 2021(第三届)有色金属智能制造应用技术研讨会召开

   2021-05-26 中国有色金属报
46
核心提示:责编作者:史爱萍   5月15~16日,2021(第三届)有色金属智能制造应用技术研讨会在上海召开,本届研讨会由上海市有色金属学会
 
责编·作者:史爱萍
 
    5月15~16日,2021(第三届)有色金属智能制造应用技术研讨会在上海召开,本届研讨会由上海市有色金属学会、上海有色金属行业协会、上海应用技术大学、上海市人工智能学会共同主办。会上,来自智能制造、金属生产企业和大专院校的专家学者们齐聚一堂,共同围绕智能制造技术最新发展现状,以及如何推动有色金属企业提升智能制造等热点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智能制造是推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培育经济增长新动能、重塑竞争新优势的重要途径。中国要实现从有色金属大国向强国的转变,智能化无疑是重要的方向。加快有色金属智能制造进程,推动有色行业智能化转型升级,是实现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经之路。近年来,随着智能制造的重要性越来越多被人们所认识到,智能制造的应用也在增多。在劳动力成本上涨和产业升级推动下,作为智能制造的基石的工业机器人在中国的应用也快速增加。
 
  数据显示,2014~2019年中国机器人复合年均增长率为30%,2019年中国机器人平均密度为97台/万名产业工人,超过了全球及机器人85台/万名产业工人的平均密度。但与欧洲106台/万名产业工人的机器人平均密度相比仍有差距,与排名第一的韩国710台/万名产业工人的机器人平均密度相比,差距巨大。其中,行业占比分别为电子行业32%,汽车行业24%,金属机械加工15%。机器人在线创始人、CEO俞俊承对于机器人应用前景看好。他预计,我国机器人密度将在2021年突破130台/万名产业工人,达到发达国家平均水平。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荆学东教授对于工业机器人未来在有色行业的应用也很有信心。他表示,目前制造业从总体上来说,数字化程度仍比较低,要实现工业4.0,首先要实现数字化,中国工业机器人的应用目前在全世界是增长最快的,而一线生产工人的短缺也将倒逼企业自动化转型步伐加快。但他也提醒企业,在使用工业机器人时要考虑直接成本、间接成本以及经济效益,机器人一旦使用,其后续的维护、维修成本一定会上升,有可能超出预计。此外,使用工业机器人时,零件尺寸规格需具有一致性,工业机器人不适合单件生产,以及小批量、个性化的生产。应根据机器人的特点优化原有的生产工序,特别是生产节拍;优化工序动作,机器人任务明确,且应简单、单一,避免一台机器人在同一个工位完成多个任务;要避免让机器人完成复杂的任务;同时还要优化设备布局。荆学东认为,工业4.0的目标是人机共融,不是简单的工业机器人换人,不是实现无人化。“不是所有的岗位、所有的工艺都适合用工业机器人来做;应实现人与机器人的有效结合,即人做人擅长的事情,机器人做机器人擅长的事。”他说道。
 
  上海宝信软件股份有限公司陶钧教授介绍了宝钢在智能工厂建设方面的经验。陶钧介绍,冶金行业的智慧制造主要特征体现为现场操作无人化、工序操作一键化、生产安全无忧化、工厂管理精细化、服务支持远程化、质量成本可视化、制造管理集控化、供需服务协同化等。宝钢的智慧制造主要通过装备、制造和运营三个层面的策划推进,通过智慧制造,推进流程再造、管理变革,提升体系能力,支撑扁平化的股份总部+多制造基地的模式。他强调,技术手段只是基础,要保证技术有效的推进下去,管理变革必须跟上,要通过一系列体系的能力建设,提高技术的有效落地并发挥作用。同时,智能制造不是一蹴而就的,要一步步来,必须在已有的基础上再往前跨一步。他建议,在推进智慧制造时,要先做顶层设计,按照先易后难的顺序,从完善信息系统、提升自动化、实现集控、无人化等着手,再通过以点带面、点面结合的策略推进。
 
  上海市有色金属学会副理事长彭惠红在作会议总结时指出,各国产业正朝着更多关注效率和效能提升的方向发展。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对环境的改善和对劳动者的重视,都要求实业领域加速产业升级。此外,劳动力资源的日渐紧缺,更加大了生产企业的作业负重。除了调整产品策略,改进产品质量和提高作业效率也成为生产企业的重任,智能技术正是解决这一任务的重要手段,它不仅可以起到助推制造业升级换代,而且可以起到有效促进企业增效节支的重要作用。随着有色金属产业中新建和改造项目对新工艺、智设备、全管理、人安全和零污染的严格要求,智能制造已经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认可和重视。他表示,随着社会进步和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面对有色金属市场日益扩大的需求,智能制造对于有色产业的广阔需求或会起到很好的推波助澜的作用。他建议,中小型有色金属加工企业应重视生产过程管理智能化和生产工序装备智能化,特别是生产工序智能化应重在生产工序自动化与数字化、信息化、互联网以及云计算等的结合,以避免投资概念化而造成的浪费。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宣传国家科技政策,展示国家科技形象,参与国际科技舆论竞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网文章及图片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