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氢能科技 沙蓬绿色种养产业模式 联源科技 超联科技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三项指标创历史新高中国钛年会暨钛产业高峰论坛召开

   2021-04-22 中国有色金属报
65
核心提示:责编作者:淮金 陈岩 潘廷祥  4月20日,以新产品、新应用、新格局为主题的2021中国钛年会暨钛产业高峰论坛在陕西省宝鸡市召开
 
责编·作者:淮金 陈岩 潘廷祥
 
 
  4月20日,以“新产品、新应用、新格局”为主题的2021中国钛年会暨钛产业高峰论坛在陕西省宝鸡市召开。会议由宝鸡市政府、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钛锆铪分会主办。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特邀顾问、原会长陈全训出席会议,中国科学院院士曹春晓,宝鸡市委常委、副市长王宁岗,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副会长段德炳出席会议并致辞。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钛锆铪分会会长、宝钛集团董事长王文生,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钛锆铪分会副会长兼秘书长贾翃出席会议并作报告。工信部原材料工业司副司长常国武,宝鸡市副市长张礼涛,科技部火炬中心副主任张木出席会议。会议由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副秘书长、稀有稀土部主任胡德勇主持。来自国内高校、科研机构代表,全国各地钛锆铪分会会员企业代表等300余人参加了会议。
 
  宝鸡市不仅是历史文化名城,也是丝绸之路重要节点,拥有丰富的物产资源,更是装备制造业强市。王宁岗指出,宝鸡是“中国钛工业的摇篮和旗舰”,全市拥有各类钛企业590余户,其中规上企业92户,形成了钛及钛合金研发、生产、销售、服务的全产业链条,产业规模居全国之首,世界第二。从“两弹一星”到“嫦娥登月”工程,从C919大飞机到万米深潜器载人球舱,从苹果手机的钛螺丝到植入人体的钛毛细管,都有“宝鸡钛”的身影。2020年,全市钛及钛合金产业实现产值510亿元,同比增长6.38%。
 
  下一步,宝鸡市将围绕打造“世界钛都、中国钛谷”和建设国际一流钛产业集群的目标,大力推进总投资800亿元的宝钛金属复合材、钛及新材料产业园、正威宝鸡世界钛谷等重点项目建设,设立100亿元的产业发展基金,组建宝鸡钛谷学院、钛交易中心,与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宝钛集团等共同建设西北先进结构材料研究院,力争“十四五”期间,建成千亿元级先进结构材料产业集群。他希望,通过中国钛年会,让更多的朋友关注宝鸡、走进中国钛谷,为宝鸡市钛产业发展把脉问诊、出谋划策,与大家在技术交流、科技攻关、产品研发、产业协作等领域深度合作,实现优势互补、共建共享、互利共赢,共同推动钛及钛合金产业发展。
 
  段德炳指出,2020年是不平凡的一年,有色行业在经历了前4个月的冲击与考验后,主要生产经营指标呈现逐季回升的态势,总体情况好于预期。2020年,有色金属总产量首次突破6000万吨,达到6188万吨,同比增长5.5%。规模以上有色金属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5.8万亿元,同比增长3.9%;实现利润总额1833亿元,同比增长19.2%,实现了全年行业经营正增长。钛行业是有色金属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2020年也取得了良好业绩。产量、表观量创十年最高水平,海绵钛产量12.3万吨,同比增长44.9%,钛加工材产量9.7万吨,同比增长28.9%;海绵钛消费量12.7万吨,同比增长39.7%,钛材消费量8.4万吨,同比增长50.7%。
 
  他说,在经济向好的同时,我国钛产业结构性调整也取得明显进展,航空航天、海洋工程、高端化工装备、体育休闲等中高端消费占比稳步提升,特别是在国防科工建设与国家重大工程实施中,钛材战略地位日益提升,产业高质量发展迈出可喜的步伐。
  段德炳在分析了当前我国钛产业发展状况后,对面临的问题也给出自己的看法。他强调,我国钛行业发展仍面临原材料供应保障能力不高、技术创新能力不足、中低端产品同质化竞争、高端应用亟需加强、绿色低碳发展新挑战增多等新老问题的交织。一要坚持多措并举,提升资源安全供应保障能力。钛企业需要高度重视钛资源保障问题,既要加强国内资源的公益性勘探与商业性勘探,加大对国内现有资源集约化经济开发利用的公关,又要放眼国际市场,主动参与全球资源合作开发利用,用好两种资源,在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下,努力保障资源供应安全可靠。二要坚持创新驱动,提升产业链现代化水平。缩小钛合金挤压型材、大型钛合金铸件、航空紧固件用钛合金棒材丝等方面与发达国家的差距,钛行业与钛企业要积极梳理解决“卡脖子”问题,在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上下功夫,通过上下游融合、协力突破技术制约瓶颈,进而提高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满足高端需求,促进消费升级,实现价值链延伸与高质量发展。三要坚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钛产业做强做优做大。要坚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线,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通过骨干企业的引领,推进产业结构优化,推动行业兼并重组,努力改变产业“弱、散、小”的状况。产业聚集区应注重引导合理布局,形成特色鲜明、优势互补的梯次产业结构。中小型企业应更加关注细分市场,突出细分市场品牌,努力打造“小巨人”“单项冠军”企业。四要坚持绿色低碳发展,为碳达峰、碳中和作贡献。有色产业“双碳”目标的实现任重而道远,钛行业及企业要积极研究碳达峰、碳中和的各阶段目标与实施路径并付诸实施,努力开发并积极推广应用先进节能环保技术,形成节约、清洁、循环、低碳的新型生产方式,把产业绿色发展水平不断提升到新高度,为有色金属行业“双碳”目标早日实现作出新贡献。五要坚持稳中求进,特别注重风险防控。在经营形势向好的时候,尤其要保持冷静,辩证分析价格上涨的基本面因素与非基本面因素,理性看待原材料价格高企的有利面与不利面,保持底线思维,强化风险防控,畅通双循环,保障产业和企业发展行稳致远。
 
  最后,他对钛锆铪分会给予充分的肯定,希望钛锆铪分会在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的领导下,继续为企业做好双向服务。
 
  曹春晓表示,2020年,海绵钛与钛材产量分别提升至12.3万吨、9.7万吨,这是个了不起的数字,是钛行业的骄傲。同时,他指出,在十九大、军民融合和“一带一路”等方针政策指导下,钛以优异的综合性能在航空航天、舰船、兵器、核工业、化工、医疗、日用品等领域具有广阔发展潜能,并在近两年已初见成效,这也是行业发展的前景所在。
 
  王文生在《钛锆铪分会2020年工作报告》中指出,航空、航天、海洋工程和高技术船舶等高科技产业快速发展,军工、民用、外贸市场钛材需求呈高速增长态势,建筑、电子、新能源等新兴领域用钛需求也将进一步释放,国际航空市场未来仍是高端用钛的重要领域。钛行业发展正迎来新一轮发展机遇,如何抓好用好机遇,实现高质量发展,是钛行业企业共同面对的课题。一是坚持创新驱动。以国家战略性需求为导向推进科研创新,在材料“卡脖子”的关键核心技术上奋力实现突破,补足钛加工材的缺项。二是坚持高端引领。加大科技成果转化力度,推动钛产业向高端、高附加值发展,在国际市场竞争中以质取胜,实现钛产业由大到强的转变。三是坚持产业协同。以应用需求为驱动,实现企业与下游客户的高度协同。突出特色,形成同行业大、中、小企业差异化发展的有序竞争格局。四是坚持扩大应用。着眼消费升级带来的市场蓝海,加大低成本钛材的开发,做好材料宣传、推广等工作,着力拓展钛产品在新兴领域的需求。五是坚持绿色发展。积极响应“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要求,坚持绿色低碳、节能减排、循环经济的发展方向,推进生产工艺技术升级,向全流程绿色生产迈进。
 
  2021年,钛锆铪分会将重点做好以下工作。举办钛锆铪绿色发展论坛及展览;完成2020年钛锆铪行业统计工作;组织征集2021年中国钛锆铪行业年会报告及论文,组织编撰论文集及年会文集;做好《中国钛锆铪》杂志的组稿、编辑、校对、发行等工作;做好钛锆铪分会网站信息的发布工作。
 
  贾翃在《2020年中国钛工业发展报告》中指出,2020年,我国海绵钛产量12.3万吨,较2019年增长44.9%;钛锭产量近12万吨,较2019年增长35.2%;钛材加工9.7万吨,较2019年增长28.9%。该组数字成为会议的一大亮点,钛材需求量同比大幅增长,钛材消费领域也呈现出不同的增长势头,并且在高端领域的需求将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同时,钛产业也存在同质化、中低端钛产品产能过剩,行业推广应用有待加强,钛及钛合金产品的稳定性与国外还有很大差距等问题,在航空航天、船舰、核电等重要应用领域还存在瓶颈需要突破。
 
  对此,贾翃代表钛锆铪分会提出建议:制定国家战略,首先,整合我国钛产业链,保证国内有长期高端领域的高品质原材料稳定供应。积极引进钛行业的先进技术和工艺装备,提高海绵钛零级品率和批次稳定性。其次是整合国内钛加工企业,形成高端航空航天钛合金加工材供应体系。设立协同攻坚的工作组织关系,搭建协同创新共同体。希望国家尽快构建高端航空钛合金供应链体系,为我国今后的高端钛合金应用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我国钛行业通过近几年的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已步入了高速发展的快车道,我国已从目前的世界产钛大国向世界强国迈进,今后随着国家对航空航天、船舶和海洋工程等重大项目的大力投入,我国钛行业也将展翅腾飞。
 
  论坛环节分别由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钛锆铪分会常务副秘书长逯福生、中船集团第七二五所主任李士凯、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党委书记颜学柏主持。科技部火炬中心副主任张木、中国航发商用航空发动机有限责任公司研究员雷力明、PTA行业协会副总经理万网胜、宝钛集团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刘继雄、中航飞机起落架有限公司总冶金师冯抗屯、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七二五研究所所长王其红、西部超导材料科技股份公司副总经理刘向宏等分别作了《发挥集群化创新优势提升高新区产业现代化水平》《商用航空发动机钛合金应用现状及需求》《钛在PTA 生产装置应用》《宝钛钛合金科研生产进展和发展规划》《飞机起落架用钛合金及适航》《船舶及海洋工程用钛合金发展现状及展望》《高性能航空钛合金材料工程化研究与实践》的报告。
 
  同期,中国钛谷国际产业博览会在宝鸡会展中心开幕。宝钛集团、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西部超导等多家钛骨干企业参展,另有多家化工、装备、日用品生产企业参展,使该届展会更加丰富、多元化。
 
  展会期间,还同步举行了多项专题论坛,涉及钛民品发展应用、海洋及化工装备应用、医用钛材应用等,以及钛产业技术标准、钛装备与检测装备新技术新产品发布。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宣传国家科技政策,展示国家科技形象,参与国际科技舆论竞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网文章及图片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8号